城市轨道基础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E F
道岔辙叉号
道岔类型 单开道岔
辙岔号码 8 9 12 18
辙岔角
7°07′30″
6°20′25″
4°45′49″
3°10′12.5″
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 v(k m/ h) 25
30
45
80
线路连接形式
终端连接 渡线
线路终端连接形式
将相邻两平行线中的一条线路的终端与另一条 线路连接起来,便构成最常见的普通式线路连 接终端。
车站构成
3.车站基本构成
由出入口、站厅、站台和生产用房等组成,站厅 通常分为非收费区、收费区、作业管理区、机电设备 区等。生产用房分为作业用房、管理用房和设备用房 三类。(设备用房包括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变 电、环控、屏蔽门、防灾和给排水等。)
站台长度按远期列车长度加上停车预留距离确定。 站台宽度根据类型、高峰客流量、列车间隔时间和楼 梯位置等因素决定。岛式站台宽度一般为8-15米,侧 式站台宽度一般为3-6米,与车厢底板高度相同为高站 台。低技术标准的站台比车厢地板低几个台阶叫低站 台。
城市轨道基础知识简 介
城市轨道基础知识
➢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 地铁技术设备简介 ➢ 列车运行图 ➢ 列车运行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
城市轨道பைடு நூலகம்通
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 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轮轨交 通系统(区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 (区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大都市圈) 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 日益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
车站选址
站间距合理确定要基于对乘客出行时间、车站造 价和运营费用的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延长站间距会 增加乘客到站距离,从而增加到站时间,但延长站间 距也能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从而减少乘车时间。也可 以减少车站数量及停车次数,从而降低车站造价及运 营费用。
为最大限度吸引客流,同时兼顾投资和运营经济性 目标,站间距确定的原则:在市区客流较大区段,站 间距可适当较短,为1000m左右,在郊区客流较小区段: 站间距宜适当延长,为1500m-2000m左右。车站选址还 需要考虑地质、地形、景观、施工难易程度、拆迁工 作量等因素。
H mm
车站
1.车站分类
按运营功能的不同:终点站、中间站、折返站和 换乘站。按站台形式: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 (露天、封闭、半封闭站台)
2.车站选址
应满足车站的功能和运营要求,考虑沿线土地利 用规划,宜设置在大型客流集散点,尽可能与附近的 交通枢纽、商业中心融为一体,以吸引客流、缓解地 面交通拥挤。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1、按车辆重量及载客量分
轻轨铁路(中等载客量车厢、远期1.5~3.0 万人次)
地下铁路(大载客量车厢、远期3.0~6.0万 人次)
2、按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分
全隔离 半隔离 无隔离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及局限性
1、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
运量大 、速度快、 能耗底 、污染小 、 安 全可靠强 、 舒适性佳 、 占地面积少 。
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相邻两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简称线间距离)。
限界
轨道组成
钢轨 轨枕 道床 道碴 路基
道岔
A、基本轨 B、翼轨 C、辙叉心 D、护轨/帮轨/
护轮轨 E、导轨/导曲线 F、连接杆 G、尖轨
道岔辙叉号
N FEcot
AF N — 道岔辙叉号 FE— 辙叉的跟端长 AE— 辙叉跟端支距
渡线
普通渡线 :
两平行线路之间,由两副辙叉号相同的单开道岔 及两道岔间的直线段组成
交叉渡线 :
四副辙叉号相同的单开道岔和一副菱形交叉组成
轨距
是指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 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mm
16 mm
1435 mm
16 mm
超高
机车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惯性作用,产生离心力,将机车车辆推 向外股钢轨,加大了外股钢轨的压力,使旅客产生不适。因此就需要把 曲线外轨适当抬高,使机车车辆产生一个向心水平分力,以抵消离心力, 达到内外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减小高心加速度,增加旅客 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各种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联络线等。
限界及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限界: 是指为保证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安全,防止车辆与
沿线设备、建筑物发生碰撞而规定的车辆、设备和建筑 物不得超出或侵入的轮廓尺寸线,是工程建设、设备和 管线安装等必须遵守的依据。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和建筑限界三种。设备限界介于车辆限界与建筑限界之 间。
地铁技术设备简介
➢ 线路及车站 ➢ 地铁车辆 ➢ 轻轨供电 ➢ 通信系统 ➢ 信号系统 ➢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
线路基础知识
➢ 线路种类 ➢ 限界及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 轨道组成 ➢ 道岔及道岔辙叉号(线路连接设备) ➢ 线路连接形式 ➢ 线路其它特性 ➢ 地铁线路设计概况
线路种类
正 线: 正线即运营路线,包括所有站内线及区间线(站两
2、城市轨道交通的局限性
投资大、 运营成本高、 经济效益有限 、线路 走向及路网结构不易调整。
地铁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先决条件 员工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在任何情况下
均须以维护自身、同事、乘客及公众的安全 为首要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 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端车墙内为站内,相邻两车站端墙之间为区间)。
站 线:根据列车运行交路和作业能力的要求,在车站内
设置的列车到发线、站前或站后设置的列车折返
线以及车站旁设置的列车存车线等。
段场线: 车辆段(停车场)与正线车站连接的出段(场)
线、存车库线、牵出线、洗车线以及试车等线
特别用途线: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置的安全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