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第13课 短评两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短评两篇
(时间:45分钟满分:51分)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封建社会近三千年的历史,王朝更迭,内乱外扰,政治局面一直风雨如晦,
很少有光风霁月
....的时候。

②红地毯的最高潮来自于压轴明星赵雅芝和夫君的亮相,赵雅芝依旧美艳照人,
夫妇俩一唱一和
....,羡煞旁人。

③在“朗读者”第七期节目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道来
....与故乡、父亲告别的情景。

④与同时期那些名噪一时
....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无重大、敏感的主题,并未立即产生大的轰动,显得过于平静。

⑤《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的饰演者吴刚以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
....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

⑥“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
....,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①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

又作“霁月光风”。

形容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

比喻开拓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②一唱一和: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③“娓娓道来”不能跟宾语。

④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噪:群鸣。

褒义词。

⑤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挥:挥动笔杆。

洒:洒墨。

⑥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

本句使用正确。

②③⑤错误。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受学校普遍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人口定居珠三角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粤语童谣或许会成为绝唱。

B.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热播剧。

C.到目前为止,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文件已不止一次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D.如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品类繁多等诸多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

解析A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受学校普遍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人口定居珠三角等因素的影响下”,去掉“下”或把“受”改为“在”。

B项,语序不当,“却名副其实成为”改为“却成为名副其实的”。

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在“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之前补上“一带一路”。

答案 D
3.下列句子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解析B项,“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

C项“令”,敬辞,称对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

D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

答案 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6分)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__①__。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

王富仁先生对此做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中华民族及其
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__②__。

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__③__。

答:①


答案①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②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③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
5.下面是《人民日报》中的一则消息,请为其拟写一则标题。

(5分)
“北极熊出去,熊猫回来。

”“出门上班,没走多远回头一看,家没了。

”……朋友圈里,段子横飞,孟宪国却乐不起来。

“哈尔滨一到秋冬季雾霾就多,老遭罪了!”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黑龙江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供暖以燃煤为主。

漫漫冬季,熊熊炉火在给市民提供温暖的同时,也不断释放着烟尘。

同时,黑龙江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多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之首。

秋冬时节,常常出现农民焚烧秸秆的情况。

再加上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工业废气等各种因素,秋冬季遭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静稳天气时,雾霾“病”就不时造访黑龙江。

答:
解析该题是一则新闻类阅读材料题,题干要求为其拟写一则新闻标题。

新闻类阅读材料多是叙事类文本,压缩时要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压缩。

但是,新闻标题又有其特殊性——简洁明快,因此,考生在压缩时应注意抓住事件的中心,如果时间、地点信息不重要或不明确,可以省略。

该材料共有三段,第一段以人物的感受来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秋冬季雾霾严重;第二段指出黑龙江省冬季供暖以燃煤为主;第三段指出黑龙江省秋冬季常出现农民焚烧秸秆的情况,以及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等在静稳天气下不利于扩散。

经过压缩,该材料中的时间(秋冬季)、地点(黑龙江省)、事物(雾霾)、事件(燃煤供暖、焚烧秸秆、雾霾频袭)等一目了然,考生可据此拟写答案。

答案黑龙江省秋冬季燃煤供暖、焚烧秸秆等导致雾霾频袭
6.某大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网络匿名有助于/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请你以反方队员的身份,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

要求:不得改换辩题,立场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00个字。

(5分)
正方发言:网络匿名的作用在于保护发言人的隐私,在触及敏感话题时,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人们敢于站出来说话,不再麻木、冷漠。

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打开民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反方发言:
解析该题让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反方辩论词,其实可以看作一个话题式仿写。

首先,考生应根据题干要求使反方发言与正方发言达到形似:结构相似。

反方发言的句式应为“网络匿名的××(危害)在于……,因为……。

可见,网络匿名……”;考生应特别注意正方发言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其次,考生应认真分析正方发言,使反方发言与正方发言达到神似:正方发言首先指出了网络匿名的作用,其次围绕其作用展开阐释,最后扣题。

写反方发言时,考生也要注意这一论述层次,先指出网络匿名的危害,然后围绕其危害展开阐释,最后扣题。

答案(示例)网络匿名的危害在于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了保护伞,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网络暴力、不实言论会趁机兴起,危及社会文明建设乃至国家安全。

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社会建设千里大堤上的一个蚁穴。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26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阅读《台上他讲台下讲他》,完成7~9题。

7.造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原因是什么?根除这种现象的办法是什么?(4分)
答:
答案①领导不以身作则,台上讲的和他在实际中做的不一致。

②领导要以身作则,不要以“声”作则。

8.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试分析本文的论述结构。

(4分)
答:
答案①不以身作则就会失去人民信任。

②先以个别新闻实例入手,一分房小组负责人不以身作则,导致老百姓不满。

继而由个别到一般,扩展到社会上的普遍现象。

最后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以及解决办法。

9.《台上他讲台下讲他》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6分)
答:
答案①本文语言富含讽刺幽默的意味。

“实践证明,以‘声’作则必不成则”。

一字之易,神来之笔,进一步勾画出了少数领导干部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的嘴脸;把个别言行不一的领导讲话形容成在台上背“台词”,台下的听众将其形容为“演员”,形象幽默,嘲讽辛辣。

②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朴素精练,以大众化的语言揭示严肃的问题,如“台上他讲,台下讲他”,几个字不同组合,意趣盎然。

(二)课外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

中医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

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 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 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选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报告网,有删改) 附图: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

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

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中药出口额的33%。

(选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海外屡遭抢注。

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

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

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选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

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

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
200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

(选自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表明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成药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

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解析“国际话语权丢失”于文于据,原文强调中医药要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并非说国际话语权已经丢失。

答案 C
1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图表直观呈现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反映出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中医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

D.材料一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解析B项,“都引用了精确数据”错,材料四有些数据是“据不完全统计”而得出的。

C项,“点明中医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说法不当。

D项,两则材料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并不一样,且“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错,材料一报道的新闻事实时效性不强。

答案 A
12.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
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四则材料中,材料一介绍了我国中医药发展概况,材料二、三提到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其中材料二提到中国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上的国际地位不容乐观,材料三提到中药秘方流失,中药商标被抢注,专利被抢先申请等问题。

其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保护好知识产权,才能解决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等问题。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材料三已经给出答案:“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等。

答案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只有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挥我国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才有可能顺利地解决相关的国际地位、海外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等问题。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秘方保密工作,利用相关的法律,积极保护知识产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