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12G G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1F 和2F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1P 和2P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η和2η(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12F F > 12ηη< 12P P <
B .12F F > 12=ηη 12P P =
C .12F F < 12ηη= 12P P <
D .12F F < 12ηη> 12P P >
【答案】B 【解析】 【详解】
CD .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
1
F G n
G =+动()
12n =,23n =,所以绳子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111
2
F G G =+动()
221
3
F G G =+动()
因为12G G =,故:
12F F >
故CD 项错误;
AB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 G h =额轮,W G h =有用物,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100%W W 有总
η=⨯可知,机械效率相
同,即:
12ηη=
又因为所用时间相同,由
W
P
t
=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
12
P P
=
故A项错误,B项正确。
2.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
F1、F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___________P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甲___________h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于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
[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根据P=W
t
可知,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等
于P2;
[4] 用滑轮甲、乙匀速提升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它们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Gh,因为拉力F1、F2做的功相同,所以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相同, h甲等于h乙.
3.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8N的物体匀速提高1m,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为5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用此动滑轮将重为18N物体也提高1m时,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J。
(不计绳重和摩擦)
【答案】80 20
【解析】
【分析】
使用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2h ,有用功就是将物体提升对物体做的功(W Gh =有),拉力F 做的功为总功(W Fs =总),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根据W W W =+总有额求出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做的功W G h =额轮,知道提升的高度,可以求出动滑轮重;再利用()1
F G G n =
+轮
物求拉力大小,知道s =2h ,利用功的公式求拉力做的功(总功)大小,根据W Gh =求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
[1]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 =1m ,拉力移动距离
21m 2m s nh ==⨯=
有用功为
8N 1m 8J W Gh ==⨯=有
拉力做的总功为
5N 2m 10J W Fs ==⨯=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J
100%100%80%10J
W W η=
⨯=⨯=有总 [2]根据W W W =+总有额可知,额外功为
10J 8J 2J W W W =-=-=额总有
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W G h =额轮可知,动滑轮的重力
2J
2N 1m
W G h
=
=
=额动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有
()()1
2N 18N 10N 2
F G G ''=
+=+=动物 拉力做的总功
10N 2m 20J W F s '='=⨯=总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6 N 的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 为__N ,拉力的功率为__W ,动滑轮的重力为__N .
【答案】10 4 4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n =2,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2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W Gh Gh G
W FS F h F
η=
=
==有用总
则拉力
16N 10N 2280%
G F η=
==⨯ (2)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v =2v 物=2×0.2m/s=0.4m/s ,
拉力做功功率:
P=Fv =10N×0.4m/s=4W ;
(3)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1
2
F G G =
+动 动滑轮重力:
G 动=2F ﹣G =2×10N ﹣16N=4N .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12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拉力为5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N ,额外功为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答案】30 60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n =3,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拉力
F =
1
3
(G +G 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 动=3F ﹣G =3×50N ﹣120N =30N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 =120N×2m =240J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 =3h =3×2m =6m
拉力做的总功
W 总=Fs =50N×6m =300J
额外功
W 额=W 总- W 有用=300J-240J=6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240J
300J
W W =
有用总=80%
6.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一重100N 的物体M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 =20N ,绳子拉出了6m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物体前进了_____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
(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答案】60 2 4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滑轮组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 =3,所以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f =nF =3×20N=6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0N 。
[2]物体移动的距离
11
6m=2m 33
=s s =⨯物绳
物体前进了2m 。
[3]弹簧测力计与定滑轮相连,定滑轮上有两股绳子,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弹=2F =20N ×2=4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
7.小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货物。
已知货物重G 物=720N ,在t =5s 内货物被匀速竖直提升了h =1m ,小李始终静止在地面上,并且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400 N 且竖直向下。
求在此过程中: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 (3)拉力F 做功的功率;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720J ;(2)800J ;(3)160W ;(4)9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就是货物上升克服重力势能做的功,为
720N 2J m 170W G h ==⨯=物有
(2)动滑轮与2股绳子接触,故n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
2400N 1800J m W Fs nFh ===⨯⨯=总
(3)由功率公式,可知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
800J
160W 5s
W P t =
==总 (4)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
720J
100%90%800J
W W η=
⨯=
=有总
答:(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为720J ;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800J ; (3)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160W ;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90%。
8.为了开发和利用深海的资源,我国某科研考察队在远海进行科学实验时,使用母船上的起降设备,将我国最新自主研制的“潜龙三号”无人潜水器,从母船甲板上吊起并降到海面上,如图甲所示,该起降设备利用了液压装置、杠杆、滑轮组等,“潜龙三号”潜水器是我国最新研制的具有高智能的自动巡航潜水器,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可抵达3850米深海连续航行42小时48分钟、航程15682公里。
(1)起降设备中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表钢丝绳,画出最省力的
绕线方法____。
(2)该起降设备若在1min 内将“潜龙三号”匀速提升了20m ,该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0kW ,则钢丝绳的拉力是多少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
【答案】 7500N 50%
【解析】 【分析】
(1)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要考虑到它的省力情况,还应注意动力的施力方向。
(2)已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和“潜龙三号”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钢丝绳拉下的长度;已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得到拉力做的功;已知拉力做的功和做功时间,利用公式W
P t
=
得到拉力。
(3)根据G mg =和W Gh =有求出有用功,再根据100%η⨯有
总
W =W 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
(1)[1]对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4股和5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5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4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据题意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从定滑轮上固定,如图所示:
(2)[2]钢丝绳端移动的距离
420m 80m s nh ==⨯=
把“潜龙三号”提升20m 拉力做的功
351010W 60s 610J W Pt ==⨯⨯=⨯
钢丝绳的拉力
5610J 7500N 80m
W F s ⨯===
(3)[3]“潜龙三号”的重力
341.510kg 10N/kg 1.510N G mg ==⨯⨯=⨯
有用功
451.510N 20m 310J W Gh ==⨯⨯=⨯有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5310J 100%100%50%610J
W W η⨯=⨯=⨯=⨯有
9.(1)如图甲所示,图中的装置相当于一个_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
(2)如图乙所示,使用此简单机械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做成了能自动回头的“魔罐”,当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还能自动滚回来,这说 明_______.
【答案】滑轮组 省力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绳子和木棍组合在一起,起到滑轮组的作用,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作用有较大力的两根木棍靠拢,说明使用该滑轮组可以省力;
(2)[2]图乙是过盘山公路,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山高一定,盘山公路相当于增大了斜面长度,因为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人们修建盘山公路的目的是为了省力; (3)[3]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零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魔罐来回滚动,说明了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0.体重为60kg 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0kg 的重物A 匀速提升1m ,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 取10N/kg ),小明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了以下论断:
①动滑轮重为200N
②此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 ③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
④若增大重物A 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90% 关于小明的以上论断( )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②③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物体所受的重力
80kg 10N/kg=800N G m g ==⨯物物
物体上升的高度1m h =,此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h 800N 1m 800J W G ⋅=⨯=物有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100%=80%W W η⨯有总
有,总功为
800J
=
=
=1000J 80%
W W η
有
总
而=W W W +总额有有
==1000J 800J=200J W W W --额总有
又因为=W G h ⋅额动可得
200J
=
200N 1m
W G h
=
=额动 ①②均正确。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当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增加,它的机械能增大,③正确。
若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达到90%,由效率公式有
=
100%90%
1
(g g)33
W m gh W m m h η⨯=+⋅有物总
物动=
化解可得当=9m m 物动时,滑轮组的效率能到达90%,则若增大重物A 的质量,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能达到90%,④错误。
故选C 。
11.如图所示,重300N 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C .拉力F 的功率为4W
D .有用功为120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n =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绳=3s 物=3v 物t =3×0.2m/s×10s =6m
故A 错; B . 因为
=100% =100%=100%=100%=80%33W fs fs f W Fs F s F
η⨯⨯⨯⨯有物物绳总物 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380%320N 80%48N f F =⨯=⨯⨯= 故B 正确;
C .拉力做的功为
W 总=Fs 绳=20N×6m =12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120J 12W 10s
W p t =
==总 故C 错误;
D .有用功 W 有=fs 物=fv 物t =48N×0.2m/s×10s =96J
故D 错。
故选B 。
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装100袋大米,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0N ,不计滑轮以及绳重,不计轮、轴间摩擦,g 取10N/kg ,则至少需要吊运的次数是( )
A .9次
B .10次
C .11次
D .12次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及图知吊起重物的绳子股数为n =4,最大拉力1200F N =,一次能吊起的大米重力为:
14412004800G F N N ==⨯=,
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质量为:
14800N 480kg 10N/kg
G m g ===, 因为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 ,故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袋数为:
1480kg 9.650kg /n =
=袋袋
, 由题意知一次能吊起9袋大米,即 19n =,
则至少需要吊运的次数是:
/10011.19n =
=袋次袋次
, 至少需要吊运12次。
故选D 。
13.如图所示, 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m ,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0.5m ,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 G 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 F 1 、F 2 。
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拉力 F 1 小于 F 2
B .拉力 F 1 的功率小于 F 2 的功率
C .拉力 F 1 做的功小于拉力 F 2 做的功
D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图甲、图乙滑轮组,n =3,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摩擦,所以
F 1=13 (
G +G 甲)=1 3 (G +mg ),F 2=13 (G +G 乙)=1 3
(G +0.5mg ) 故F 1> F 2,故A 错误;
BC .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 ,则拉力移动距离s 相同,拉力做功
W 1= F 1s ,W 2=F 2s
故W 1> W 2,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 F 1 的功率大于 F 2 的功率,故BC 错误; D .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G 甲> G 乙,则甲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 正确。
故选D 。
14.如图,工人要将一块重900N 的建材运到10m 高处,装置中每个滑轮重100N ,建材上升的速度是0.8m/s 。
在施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的拉力为500N B.工人拉绳的速度为2.4m/s
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400W D.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小于9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两根绳子承担物重,动滑轮和建材总重为1000N,由于有摩擦和绳子自身的重量,所以工人的拉力应大于500N,故A错;工人拉绳的速度应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为1.6m/s,故B错;若部考虑绳重和摩擦,工人做功的功率为P=Fv绳=500N×1.6m/s=800W,由于有摩擦和绳子自身的重量,所以工人做功的功率应大于800W,故C错;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900N×10m=9000J,而拉力做的总功应大于1000J,所以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小于90%,故D正确;应选D.
15.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是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已知长度OA∶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
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
A.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为3m/s B.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5000N
C.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 D.建筑材料P的重力为60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重由2段绳子承担,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
v=1
2
v绳=
1
2
×1m/s=0.5m/s
B.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3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杠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 A′=3F+G定=3×300N+100N=1000N
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
F A= F A′=100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OA=F B×OB,且OA:OB=1:2,所以
F B=F A×OA
OB
=1000N×
2
OA
OA
=50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的拉力等于物体M对杠杆的拉力,即
F B′=F B=500N
物体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受到的支持力为
F M支持=
G M− F B′=5000N−500N=450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
F M压=F M支持=4500N
故B错误;
C.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绳子对工人会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其大小也为300N,此时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支=G,则
F支=G−F=700N−300N=400N
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F压=F支=400N
故C正确;
D.由图可知n=2,且滑轮组摩擦均不计,由F=1
2
(G+G动)可得,建筑材料P重
G=2F−G动=2×300N−100N=500N
故D错误。
故选C。
16.用下列方法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提起的是同一物体G ;
A .此图是动滑轮,由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可知,省一半的力,即12F G =;
B .此图是定滑轮,由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可知,不省力,即F G =;
C .此图是滑轮组,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3股,则13F G =
; D .此图是滑轮组,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2股,则12
F G =。
由以上可知:在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C 。
故选C 。
17.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 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 为2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
若用这个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1200N 的物体时,人的拉力F 为( )
A .400N
B .450N
C .500N
D .60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n 为3,提升一个重为600N 的物体时,拉绳的力F 为250N ,根据()1F G G n
=+物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33250N 600N 150N G F G =-=⨯-=动物
当提升一个重为1200N 的物体时,人的拉力为
()
()111200N 150N 450N 3F G G n ''=+=+=物动 综上所述,ACD 项不符合题意,B 项符合题意。
故选B 。
1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10N 的力F 沿水平方向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板B 静止,木块A 在粗糙木板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5s 内木块A 移动了0.5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 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 .地面对木板B 的摩擦力为4N
C .5s 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2J
D .拉力F 的功率为0.5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公式2=W F s W F s
η有
绳总拉=可算出绳子上的力为 80%10N 80%==4N 22
F F ⨯⨯=拉绳 木块A 在粗糙木板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等于绳子上的力,为4N ,A 错误;
B .木板B 静止,受力平衡,对其受力分析,受到绳子的拉力为5N ,方向向右,还受到木块A 的摩擦力为4N ,方向向左,因此地面给木板B 的摩擦力大小为1N ,方向向左,B 错误;
C .5s 内木板B 静止,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0J ,C 错误;
D .5s 内木块A 移动了0.5m ,则拉力拉着滑轮移动了0.25m ,拉力F 的功率为
10N 0.25m 0.5W 5s
W Fs P t t ⨯=
=== D 正确。
故选D 。
19.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重物G 1 =100N ,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处绳子的拉力为50N
B .G 2=280N
C .e 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
D .G 2=20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a 、b 、c 、d 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e 、f 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G 1由两根绳子承担
12b G G F +=动
则b 处绳子的拉力为 1100N+20N 60N 22
b G G F +=
==动 故A 错误;
C .e 处绳子的拉力为 2260N 20N 140N e b F F G =+=⨯+=动
故C 正确;
BD .G 2由两根绳子加上f 承担,则
22b f G G F F +=+动
2f b F F G =+动
则
24460N 240N b G F ==⨯=
故B 、D 错误。
故选C 。
20.工人利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4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所用拉力为250N .
(1)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
(2)如果要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更省力的效果,绳子应该怎样绕,请在图乙中画出绳子的绕法;______
(3)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把同一物体提升同样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机械效率的关系是η甲_____η乙(选填“>”,“=”,“<”).
【答案】80%; =
【解析】
【详解】
(1)由图甲可知,滑轮组承担重物和动滑轮重的绳子的股数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2m=4m ,
工人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400N×2m=800J ,
工人做的总功:
W 总=Fs=250N×4m=1000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0η100%100%80%1000W J W J
=⨯=⨯=有用
总; (2)如果要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更省力的效果,绳子应从动滑轮上面的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和下面的动滑轮,如图所示:
(3)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把同一物体提升同样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是提升动滑轮做的功,由题意可知,动滑轮的重力相同,提升动滑轮的高度也相同,由W=Gh 可知做的额外功相同;因为W 总=W 有用+W 额,所以做的总功相同,由η100%W W 有用总=
⨯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η甲=η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