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交期改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如何缩短采购周期
缩短采购周期,就能加快实物流,较为理想的状态是供应商不需要备货,不需要生产, 当采购方下单后就可以安排送货。核心的供应商库存管理。
3.1 供应商库存管理方式
① 供应商没有库存,当下达采购订单后,供应商才开始备料,然后组织生产并送货, 这个相对完整的采购周期,时间较长。
② 供应商已经备有库存,采购周期只是送货时间,时间相对较短。
1.3 交货期的组成部分
交货期由四个部分构成:订单处理周期、采购周期、生产周期、运输/配送周期。
2 如何缩短订单处理周期
订单处理:①订单/合同的评审;②生产计划与排产;③物料需求计划;④采购计划; ⑤采购订单的下达与确认;
缩短订单处理周期,就能加快信息流,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改善:组织保障、流程优 化、电子化以及加强预测。
③ 寄售,供应商库存存放地点在需方附近的第三方物流仓库,送货时间更短。
④ 供应商库存就存放在需方公司内,或通过高频率配送进行补货,送货时间再次缩 短。
3.2共享的信息平台
供应商库存管理中,③、④都需要信息平台支持,与供应商合作建立无边界的信息流, 将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与供应信息充分共享。这有利于推动供应商参与库存管理,最 终保障采购交期的缩短。
2.1 组织保障
缩短订单处理周期,本质是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做法,订单处理的五件事情可能由不同的部门去完成,比如订单/合同的评审 由销售部门或客户服务部门负责,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由生产部门负责,采购计划与 采购订单由采购部门负责。订单处理就是“信息流”传递的过程,每个部门各自负责 一部分,都只掌握了部分信息,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各个环节的审批过程也会相当长。
如何缩短采购周期
商务采购
1 交货期与准时交货率 2 如何缩短订单处理周期 3 如何缩短采购周期
1 交货期与准时交货率
管理的目标要提高准时交货率,管理的手段就是想方设法缩短交货期。缩短交货期就 可以实现快速准时交货,满足客户需求。
1.1 交货期的三种表达方式
交货期是指从接到客户的订单到把产品交到客户手上所需要的时间。交货期有三种表 达方式:客户要求的交货期、公司承诺的交货期与实际交货期。
2.3 电子化
订单处理是“信息流”的传递,要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当然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 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相匹配的电子化手段,致力于“无纸化办公”,可以缩短 订单处理时间,提高效率。
电子化手段:
① OA办公自动化软件;
② 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
③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在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以及SCM供应链系统、CRM客 户关系管理系统、DRP配送需求计划系统 基础上整合形成的先进信息系统。
(3)实际交货期
安排并协调生产计划,跟踪生产进度,及时把产品生产出来并最终交付客户的时间。
1.2 准时交货率的计算方法
基于交货期的三种表达方式,准时交货率有两种计算方法:①实际交货时间对客户要 求时间,统计准时交货率;②实际交货时间对承诺交货时间,统计准时交货率。
按照“实际对要求”来计算,交货往往不准,根本原因是实际交货期比客户要求的交 货期长。
② 人:谁来做,即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③ 时间:何时开始与何时完成,尤其要限定完成时间;
④ 标准:即做的怎么样,达到什么程度或标准。
(2)流程优化的四大手法 即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
首先考虑能否取消订单处理流程中的部分事情,如果不能取消,接下来考虑是否能与 其他相关事务合并,即把两个以上的过程或步骤合而为一,如果不能合并,再考虑是 否可以重新排列,即把过程调整同步进行,减少过程中等待时间,如果不能重排再考 虑是否可以简化。
(1)客户要求的交货期
客户要求的交货期往往是基于公司对客户的“第一次承诺”。“第一次承诺”通常代 表公司的最佳表现,签订合同后有可能兑现不了“第一次承诺”,就会出现交货期延 迟。
(2)公司承诺的交货期
接到客户的订单之后,公司根据现有的生产计划与产能利用状况,如果不能按照客户 要求准时交货,就会在沟通之后承诺给客户一个新的交货期。
现在值得鼓励的做法是将所有订单处理的事情集中到同一个部门,由一小部分人去完 成。原来由多个部门处理订单,部门之间容易出现互相推诿,改为单个部门处理订单 后,部门内沟通障碍较少,容易整合信息,提高信息处理速度,从而缩短流程交期。
2.2 流程优化 (1)流程设计四要素 ① 事情:做什么与怎么做,即过程与具体步骤;
谢谢收看Βιβλιοθήκη ④ ARS自动补货系统;2.4 加强预测
组织保障、流程优化与电子化都是在客户确定之后所做,是相对被动的做法。如何化 被动为主动,预先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做好订单处理的相关准备,这就需要加强需求 预测。
预测必须考虑的八大因素 ① 年度与月度销售目标; ② 销售量的历史趋势图; ③ 行业预测; ④ 市场支持; ⑤ 竞争者的计划; ⑥ 产品结构的调整;——包括新产品的推广,逐步淘汰、降级或者替代的产品。 ⑦ 主销产品; ⑧ 销售人员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