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3、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1)标志: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 (2)地位: 这是中国历史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 实行的学制,标志着我国新型学校制度正式确立。。
(3)内容: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学校课程设置、 教育行政、学校管理等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夏瑞芳(1871—1914),江苏青 浦(今上海市)人,1897年集资 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出任经 理。1901年至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年间,创办发 行了《外交报》杂志《东方杂 志》、《教育杂志》、《小说月 报》》等。培训出版人才,引进 先进印刷技术,对商务印书馆的 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的《新闻报》 延安的《解放日报》
(3)影响: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 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2、出版发行业的发展
(1)商务印书馆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 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 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 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 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东方杂志》
《东方杂志》创办 于1904年3月,终于194 8年12月,共四十四卷8 19号(期)以“启导国民,联络东 亚” 为宗旨,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 景式老期刊有“百年老刊”、 “民 国十大善本之一、“知识巨擘”等 盛誉,影响较大。
④民国时期著名的报刊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 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 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1、近代报刊的发展 (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 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2)近代著名报刊
① 《申报》
a/时间:《申报》自1872年在上海创办到1949年停办,是旧中国 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也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b/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属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 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 c/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 的先驱。因为它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 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 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
(3)评价:积极影响:科举制的废除使得作为科举附庸的学校教育 获得了极大地解放,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 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 领域,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近代化迈进。 消极影响: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社会文化断层,选官制度紊乱,政 局更加动荡混乱。科举制度废除后,没有适时地出现替代性的制度, 以致社会上下层流动的局面不复存在,传统的士绅阶层流向其他领 域,传统社会文化载体逐渐式微。
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使读者 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增长见识。
② 《大公报》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1949年 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大公报创刊号1902年6月17日在 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其创办人是英敛之。英敛之在创刊号上 发表《<大公报>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一名为“忘己之为大, 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 ,启我同胞聪明。”
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使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京师大学堂
2.科举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朝八股取士,形式僵化。西学东渐使部分中国 人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迫切需要先进 的科技人才。
(2)过程:1989年,戊戌变法欲废除八股取士,未果。 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 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 举制度废除。
(一)近代教育的变革
1.新式学校的创办 (1)洋务运动期间:同文馆(北京)、福州船政学堂等
京师同文馆
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 1861年开办。属总理事务衙门。以
外国人为教习,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打破了儒学垄断教 育的局面,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2)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西学堂(天 津)、南洋公学(上海)
北洋西学堂,即北洋大学堂,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 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大学之一,为今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校的前身,校园旧址在今河北工业大学校园内。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学校的创办 (3)戊戌变法期间: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 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 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 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根据材料,想一想,《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编辑特点是什么?
1905年8月31日,袁世凯领衔会同张之洞、端方及盛京将军赵尔翼、两 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等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欲补救时 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2.科举制度的废除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开阡陌。——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