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来水厂工艺优化与水质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自来水厂工艺优化与水质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自来水的水质要求
也越来越高。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导致资源进一步开采直至枯竭,就目前
来看,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较为普遍,水质受到污染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水资源需
要进行加工才能饮用,因此,进行自来水厂的工艺优化以及水质管理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自来水厂水质处理基本流程,分析了水处理工艺方法,并且对自来水厂工艺优化与水质管理方法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相关领域的
研究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自来水厂;工艺优化;水质管理
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众对于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自来水的水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如今的自来水厂的工艺优化以及
水质管理不断探索,这样才能保证水质能够达标,才能保证大众的饮水安全,才
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

1.自来水厂水质处理基本流程
楚雄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第四自来水厂,位于楚雄市兴隆村委会吴太河村磨盘
山麓,占地面积约 100 亩。

第四自来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
处理工艺。

厂区内设有活性炭投加系统、高锰酸钾投加系统,可在水源水质异常
时对原水进行应急处理,并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同时,还设有排泥水系统,用于收集废水作原水利用,保护龙川江的水质。

第四自来水厂的水质处理需要经过以下过程:
第四自来水厂水源主要取自九龙甸水库。

当原水从输水管道进入配水井,再
进入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前的管道上设有液氯投加点,对原水进行滤前消毒预
氧化,去除部分有机物,抑制藻类、原生小动物等水生生物在水处理构筑物中的
繁殖。

当水源水质变化时,相关人员需要向原水中投加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
这可改善水质,强化水处理效果。

接着需要进行沉淀,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主要作用是使原水中的微小杂质颗粒在网格絮凝池中发生絮凝反应,形成质量较大的矾花,并最终在斜管沉淀池内沉淀下来,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2]。

下一步需要进行过滤处理,絮凝沉淀后的水经由集水槽流入 V 型滤池,经过均值石英砂滤料截留水体中微小杂质颗粒和部分菌体,使水体更加清澈透明。

滤池反冲洗方式采用气水反冲、微膨胀的冲洗,保证截污效果充分,冲洗过程实现自动化更使滤池工艺体现出先进水平。

清水池中还需要放入一定的液氯,将水中的杂质吸附,并且达到消毒的效果,接着通过二级泵房来对清水池的水加压,从而获取更加洁净的自来水[3]。

楚雄市第二自来水厂位于灵秀湖东侧,厂区.总占地面积100.57亩,设计规模为10万M3 /日,分二期建设,每期5万立方米/日。

一期项目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13日正式并网供水。

第二自来水厂使用水源为楚雄市九龙甸水库,水库库容7300m,九龙甸输水管线采用管径为 DN1200球墨铸铁管,全长39.465KM,设计输水为11万/日。

管线途经吕合,紫溪、鹿城3个乡镇10个村委会。

观音山水厂1990年建厂,1991年投产,占地面积约30亩。

1990年建成后设计日供水能力3万立方米,2000改扩建后设计日供水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

供水范園主要是:龙川江以北经济开发区、龙川江以南老城区、东瓜镇片区,服务人口约21万人。

三个水厂建设时间不同,对水质的处理过程也有所不同,当前时期原水水质发生变化,可以进行以下方式处理:引用单因子混凝投药自控技术作为净水处理第一关预警系统。

自动投药系统自混合出口连续取样,经流动电流监测器检测,测定结果用4~20mA的标准信号输入控制器,改造滤地虹吸辅助管线。

再者,根据原水的情况可以使用“前加泥”和“前加碱”。

“前加泥”可以增加水的吸附能力,“前加碱”可以改变原水中的pH值。

这样就能进一步改善原水水质。

除此之外,完善预警系统及各工艺构筑物检测手段,是保证水质安全的前提条件,也对后续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准确提供可靠技术信息。

2.水处理工艺方法
2.1对原水反应工艺进行改善
在进行水处理的相关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首先要对原水的反应
进行一定的改善。

由于水中会存在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产生的原因也较多,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两种[4]。

一般来说,自然原因包括原水中有微
生物和其他的矿物质造成这些杂质的形成。

2.2对原水沉淀过滤工艺改进
相关工作人员处理过原水之后,原水中的杂质就会聚集成颗粒团,沿着网格
池流向沉淀池之中,这些杂质也会很快的被处理掉。

原水的水质就会得到进一步
的提升,原水会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经过沉淀池处理以后,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
进行气水反冲洗的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进一步的提升水质,对于自来水厂而
言需要做好水质改善的相关措施,注重多方面的细节。

2.3当过滤不能满足回用反冲洗处理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水质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如果将沉淀池的排泥水和过滤
池的反冲洗水合并处理以后,需要及时地排放上清液,如果过滤的时候不能满足
相关的需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排泥水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一般情况下,
可以将沉淀池排泥水含固率控制在0.6%以上,进一步浓缩后,直到浓缩池底部排
泥浓度超过3%,就可以利用脱水机械进行高效处理,这样一来才能进一步的提升
水质。

3.自来水厂工艺优化与水质管理
3.1改造沉淀池
在自来水厂的水质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是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改善好沉淀池,这就导致原水在处理以后,还会有小粒径的矾花现象出现。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
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原水的平均浊度,避免矾会产生上翻的现象。

就目前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1点,相
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原水的沉淀时,会将原水引入到沉淀池中,而沉淀池老化的现
象会影响原水的沉淀,第2点,相关工作人员在投入混凝剂时,没有精确地控制好混凝剂的量,过多或者过少的投入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3.2水质管理措施
在进行水质管理的过程中,流程较为复杂。

开始时,自来水厂要控制好水的余氯,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样才能达到相关要求,避免细菌、悬浮杂质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但是对于部分细菌来说,其可以通过自我修复还原,这就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杀菌效果。

基于此,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对于进行水质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应当进一步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定期地检查好水质状况,一旦发现水中细菌含量较高,则需要跟进后加氯工作。

4.结束语
饮用水安全涉及到大众的人身安全,因此,对于自来水厂来说,需要重视水质管理以及工艺优化工作,给人们提供有保障的饮用水。

在进行日常的水质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也应当明确自身职责,对于各项优化工艺要不断探索,根据实际状况出发,给人们提供良好水质的饮用水,保障大众的饮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谢剑根, 唐国平. 自来水厂工艺优化与水质管理探讨[J]. 建筑技术研究, 2020, 3(2):2.
2.
张新培. 自来水厂工艺优化与水质管理研究[J]. Building Development, 2020, 4(7):98-99.
3.
王冬生, 张敏, 蒋国平. 自来水厂后臭氧投加复合控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 51(2):6.
4.
李杰, 袁霄, 赵黄浦. 雨季原水水质波动条件下的自来水厂系统优化-水质保障和成本控制[J]. 山东化工, 2019, 048(013):247-248,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