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校—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五校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
卷Ⅰ为客观,卷Ⅱ为主观题。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已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在飞舞的空竹里,在嗡嗡的旋律中,人们把对北京的热爱,把对2008年奥运会的期盼与憧(chōng)憬(jǐng)表达得淋
漓尽致。
B.中午,记者终于到达“嫦娥一号”的观测点,迅(xùn)速(shù)架起像机,一刻不停地瞄准远处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C.青藏铁路的海拔是世界上最高的,它攀爬到海拔5072米的最高点,横(héng)亘(gèng)白雪覆盖的青藏高原,火车的轰鸣声响澈世界屋脊。
D.国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学龄前儿童记忆力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韵文,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的熏(xūn)陶(tāo)中成长,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但这种教育不能急攻近利,要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为给考生创造一个的考试环境,市环保部门组织
城市环境噪声大检查,清理整顿了一批噪声源。
②桃园深处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同桃子甜美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显得飘然而,让
人觉得似乎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③回想起从前我看到的那些伊拉克难民眼中出来的眼神,不能让人慨叹:战争
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扭曲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A.清静悠远透露B.清净幽远流露
C.清净悠远透露D.清静幽远流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巴格达津迪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希望美军能出面把整天不学无术
....的祖拜迪赶走,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满意的答复”。
B.曾几何时
....,打电话拜年取代传统的登门拜年还是社会的热点新闻,到现在又几乎被短信拜年所取代。
C.金克木是老当益壮,文章写得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去世前一个多月还给出版社寄去了一篇《倒读历史》。
D.破产重整制度可以使陷入绝境的企业得以复活,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果措施得当,就有恢复生机的可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确保圣火在珠峰低温、缺氧状态下正常燃烧,有关专家在设计之初,就对北京奥运火炬建立了苛刻的技术指标。
B.目前,杭州湾跨海大桥主线桥面近110万平方米的铺装任务已全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这为确保年内完成后续工程任务,实现奥运会前建成通车的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浙江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往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D.不仅“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探月是什么呢?一种象征、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一个大国能力的象征。
开拓航天活动的意义,不光局限在航天活动本身。
B.我国科学家11日对外宣布,他们已经成功绘制完成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
C.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
D.为了防止荧屏“出错”,《可凡视听》《陈蓉博客》聘请《咬文嚼字》的编辑作为栏目的语文顾问,并希望观众“向我开炮”,这引起多名主持纷纷响应。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它,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
A.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左右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C.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D.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食品味道大不如前
现在的西红柿、土豆、柿子椒、梨、柑橘等等,似乎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它们从美学上讲都变得更好看了,但是它们都失去了其原本的特点,即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
这些食品虽然好看,但吃起来没有味道,甚至就连鼻子也蒙骗不过去。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
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农业多样化保护和改良中心已经得出证据,现在西红柿的味道指数(即酸甜度)是2.77,而过去是3.24,损失了近15%。
维生素C的含量也下降了,比30年前降低了17毫克,而糖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从原来的5.29%降到了4.95%。
相反,西红柿的硬度比过去大了,从过去的6.86上升到12.10。
当蔬菜和水果的产量提高时,其特点即可感结构(气味和味道)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盛行的这种疯狂生产(即产量第一,质量第二的生产方式)。
我们吃的98%的产品几乎都来自疯狂生产。
它们的种植方式都会降低产品的味道。
疯狂生产的另外一种表现是温室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让它们提前或推迟成熟,其味道总是不那么完美。
为了让生菜在运输的路上不至于腐烂,生产者都选用了耐存放的转基因种子。
另外一种技巧是在成熟期15天之前就采收。
这样就可以延长存放期,但是味道会有所损失。
绿色生菜或用传统方式种植的生菜比现在我们吃到的生菜口感要好上30%,也就是说其蛋白质、纤维和矿物质含量都高。
蔬菜味道的好坏与种植地的远近有很大关系。
如果通过化肥或利用一种高产品种强行让一棵植物比正常情况多生产果实,那么它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所有养分就会分散到所有的果实之中,因此每个果实中所含的养分水平就会降低。
以柑橘为例,据西班牙生物农业协会专家戴维·托马斯说,疯狂种植会使柑橘的维生素含量降低10%。
他在研究中还发现,钙和碘的含量将会减少一半,而铁和铜的含量甚至会减少75%。
几年前,一棵梨树只可生产70公斤梨。
而今天由于使用了高产的转基因种子和各种化肥,一棵梨树可以生产190公斤梨。
生态农业专家蒙特塞拉特·埃斯库蒂亚说,混合化肥的使用使得梨树生长加快,不仅能够多产水果而且也能增大水果的体积。
这种大梨虽然比正常的水分含量大,但是不比小个的梨口感好,因为小个的梨中的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和糖分含量更高。
那些生长速度快的蔬菜和那些高产果树结出的果实,由于达不到生产的日期和缺少各种矿物成分,其原有味道都会降低。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无核蜜桔品种上市。
但是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专家化验表明,在这种果品中,锌的含量已经减少50%,而这种矿物质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极其重要的。
不仅如此,它们的口感也不如以前了,这是因为甜的水果不可能在离开果树之后成熟。
由于考虑运输问题,水果在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就被采摘下来。
所以摆到餐桌上的水果不会有同样的甜度。
除了上述产品,还有许多食品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7.下列对“食品味道大不如前”所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品味道指数降低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
B.食品可感结构受影响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
C.食品硬度增加、外形好看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
D.食品蛋白质、维生素、糖、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降低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
8.下列对“蔬菜味道的好坏与种植寺的远近有很大关系”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区域种植的同样品种的蔬菜味道有很大的差别,距离越远,味道越差。
B.运输时间的长短影响了蔬菜的味道的好坏,距离越远,味道越差。
C.种植地远近不同,蔬菜种植的条件和环境也有所不同,距离越远,味道越差。
D.不同区域的人们,对蔬菜有着不同的口味,距离越远,味道越差。
9.下列对“疯狂生产”影响食品味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室种植,通过控制植物生长环境,改变植物成熟基因,控制成熟时间,从而影响食品味道。
B.选用耐放的转基因种子,提高水果的硬度,延长其存放的时间,从而影响食品味道。
C.在成熟期到来之前提前采收,不能让蔬菜和水果自然成熟,从而影响食品味道。
D.利用化肥和选用高产的转基因种子,强行提高植物产量,从而影响食品味道。
10.下列对“疯狂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相关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疯狂生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食品味道大不如前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B.人们在“疯狂生产”中,通过改变事物的可感结构来达到提高蔬菜水果的产量的,从而走上了一条危险的发展道路。
C.长期食用以“疯狂生产”的方式生产出的食品,人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严重伤害。
D.废除“疯狂生产”方式,选择“绿色”(传统的)生产方式,将是保持食品原有味道的可靠而有效的途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象①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
A.
因.诸苗夷之情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而请记于.予
C.
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D.
吾将以.表于世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B.
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
”“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之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毁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
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②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益有以见舜德之至,人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尔,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
”瞽瞍亦允若③”,则已化而为慈父。
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
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④不免焉。
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
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
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
【注】①象:舜的同父异母弟,曾多次图谋杀害舜,舜都不计较。
舜继位后仍封象为有鼻国国君。
②干羽既格:舜命禹征有苗,三旬,苗民逆命,禹班师。
舜乃广修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归顺。
③瞽瞍亦允若:瞽、瞍,瞎子。
舜的父亲有眼不分善恶,故名。
允若:忠诚老实的样子。
④管、蔡:周武王之弟,因作乱被诛。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原:根由
B.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意:料想
C.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信:相信
D.既死而人怀.之也怀:想念
12.下列句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舜德之至”的一组是()
①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②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③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④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⑤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⑥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象为子不孝,为弟不悌,而苗族百姓却“皆尊奉而禋祀焉”,而今又重修象祠,作者认
为象是圣人舜的弟弟,苗民们只是爱屋及乌而已。
B.作者由象当初的不仁到最后世代受到苗族百姓祭祀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人性原本是善良的,至善的品德可以感化天下所有人的结论。
C.舜不仅以自身崇高的品德感化了象,而且在封象之后派遣官吏帮他治理国家,从而使名象能“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
”
D.文章善用对比进行说理,如象祠被唐人毁坏而在苗族得到奉祀,舜父瞽瞍的变化及与周公处置管、蔡的比较,论述“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3分)
②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
(2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3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选自《论语·学而》端木赐,字子贡,孔子的学生)16.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这两首词的下阕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2)两首词都表达了思乡的主题,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7.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文学常识或名句。
(4分)
(1)格里高尔·萨姆沙是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则是俄国小说家(作家)创造的艺术形象。
(2)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说的是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周瑜打败的事。
苏轼写于同一时期的
《念奴桥·赤壁怀古》对此事是这样描绘的:“,谈笑
间,。
”
五、(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
状美的印江
聂鑫森
①嵌在黔东北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未与其晤面之前,我常把她想象成湖南湘西的凤凰,玲珑的城廓,宁静的村寨,山如黛眉,水似眼波,歌舞翩跹,银饰丁当,说不尽的秀润与妩媚。
②我与几位文友应邀去了印江。
先到贵阳,再乘车近7小时始达,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几天来,我们走访印江县城,街市井然,新楼亮丽,澄碧的印江水,窄窄,款款,穿城而过;到处绿树蓊郁,清凉可人,那枝丫间无意中便会绾住一段少男少女的歌谣;杜鹃花红红粉粉,肆意地开得正盛。
我们踏勘山环水绕的村寨,茶园、果园、稻田,一片接一片,绿意盈盈,而在结构精美的吊脚楼、桶子屋,燃着灿若红莲的火塘,奇瑰的传奇故事,在口口相传中繁衍生长。
我们在紫薇园,观赏土家族婀娜多姿的摆手舞;在合水镇木黄河边的古作坊,看薄如蝉翼的白皮纸如何诞生;在梵净山半山腰的护国禅寺方丈室,听年过九旬的高僧细说因缘……印江,你是如此静穆,如此娟丽,如此纤柔。
④不,这不应是印江全部的内蕴,当采风活动日渐深入,兀地触摸到印江强烈而雄劲的脉跳时,我眼中的印江分明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壮美,喷涌出震撼心脾的伟力和热情。
⑤到印江不可不去梵净山,它绝不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而是充满着无羁的野性,山峰陡峭,断崖如削,沟谷幽晦深邃,泉瀑奔涌呼啸掷出万钧沉雷。
与之相配的怪石嶙峋狰狞,奇树傲岸挺拔,翠竹剑戟横空,连四时开放的杜鹃花也凝重如血。
到了梵净山,不可不飞身登绝顶,日出或日落,霞云簇拥,山顶铸金,这“红云金顶”何其气象万千。
当一番潇潇春雨过后,天兀地晴亮,金顶会出现巨大的环状佛光,登临者的身影镶嵌环中,何等壮观啊!
⑥“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厌风欺分外斜”,宋人杨万里所描绘的紫薇花,不过是一种小型灌木,袅袅婷婷,与病美人何异?但在印江永义的紫薇园,却屹立着一株历千余年风霜,高30余米的紫薇树,属第三纪残遗植物,在神州大地仅此一株。
一年开花一次,脱皮一次,但种子落地不生,枝条嫁接不活,与园中各类紫薇科植物迥然不同。
多少紫薇在无尽的劫难中,从外形到内质,不断虚化和蜕变,成为纤弱的种群,顾影自怜。
而这株千年神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在开花和脱皮中不断新陈代谢,以恪守坚贞不渝的信念,如一面猎猎飞扬的旗帜,昭示着生命的真谛。
不可再生,不可嫁接,正如一种壮美的精神气质不可复制,不可克隆。
⑦在灯影交织的严家祠堂,我们观赏过遒劲古拙的傩戏,那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将远古初民的遗风流韵,肆无忌惮地渗入现代生活的图景,激腾起都市一族对大自然的由衷拜服。
在庙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的长号唢呐向天而吹,其声沉宏峭拔,穿空裂云,让闻者心胆俱壮。
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揭示着传统文明不竭的张力。
⑧那个夜晚,星月交辉,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
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的各路好汉赤膊赤脚,和着雄浑的锣鼓声、长号唢呐声,舞着龙灯呼啸而来。
于是壮汉们举着缠绕鞭炮的长竹
竿,捧着填满硝药的大竹筒,蓦地“杀”入龙阵“打火炮”和“打花”。
鞭炮点燃了,烟花点燃了,一声声的炸响,一团团的火焰,在舞龙汉子的身前身后翻腾喷溅,于是欢声更高,龙影更疾。
我看见火光在赤脚下流淌,火焰在古铜色的脊背上滚动,没有人稍有怯色,没有人略显彷徨。
只听见舞龙汉子齐刷刷呼喊:“呵——呵嗬——”
⑨他们曾这样踏着火光走过漫长的历史,他们曾这样呼喊着塑造印江的山山水水。
在火光和呼喊声中,我看见跨在龙背上的印江,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意气飞扬,如此威风八面!
⑩印江啊,壮美的印江!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30日第三版)18.文章第②段,有这样一句话:“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9.文章第①段,用“她”来称呼印江,到第③段的结尾则改成“你”,这样的变化起什么作用?
(4分)
20.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具体写印江的“壮美”?(5分)
21.文章第⑨段,是虚写还是实写?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跨在龙背上的印江”有何象征意义?(5分)
六、(12分)
22.在横线①上插入一句话,使与上下句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在横线②上续写一个结句,恰当概括前三句表达的意思。
(4分)
屈原将“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愁苦分享给香草,①
,于谦把“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烈赋予了石灰;②。
23.一位出租车公司的老松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教师为新公司命名。
老师接到这个邀请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蕴含的意义。
(4分)
24.“贴吧”是网络中对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的地方。
网友可以对相关的话题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这是一个热闹自由的地方,在这里常常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来。
下面是某“贴吧”有关“究竟该不该复建圆明园”的主题贴,已经有网友对这个话题进行了回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请你用简洁深刻而有说服力的话表达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4分)
七、(60分)
25.请以“修饰”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个字。
③不得秒袭。
浙江省五校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14题,每题3分)
1.A(B速sù像—相C亘gèn 澈—彻D陶táo 攻—功)
2.D(“清静”多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清静”指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静”。
“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
“幽远”是幽深的意思。
“流露”指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透露”指泄露或显露消息、思想等。
)
3.B(A项“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面加“整天”“整月”等修饰词。
C 项“一发不可收拾”是“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应该为“一发不可收”。
D项褒贬不当。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
4.B(A搭配不当,应为“提出……技术指标”。
C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应这“防止出现……
现象”或“防止……现象出现”。
D语序不当,“生态伦理”应放在“不仅”的前面。
)5.C(A顿号使用不当,两个顿号应改成逗号。
B括号使用不当,应却掉括号前的逗号。
D 书名号使用不当,应改《可凡倾听》《陈蓉博客》的书名号为引号。
)
6.C
7.C(“外形好看了”从本文看不能成为必然导致食品味道大不如前的理由。
)
8.B(“种植地的远近”文中指的是“运输时间的长短”与蔬菜的品种、种植的条件和环境、不同区域人们的口味没有关系。
)
9.A(“改变植物成熟基因”有误。
)
10.D(依据“绿色生菜或用传统方式种植的生菜比现在我们吃到的生菜口感更好上30%”。
A 项“必然发展趋势”言过其实,B项颠倒因果,是提高产量才导致食物可感结构的改变,C项“受到严重伤害”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
11.C
12.C
13.D
14.A
15.(1)①象的忤逆、傲慢,可能他的初期是这样罢了,又怎么知道他的结果不被舜感化呢?
(3分)
②让大家知道:一个人的恶,即便如同象那样,还可以转变。
(2分)
(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3分)
16.(1)都采用了正话反说的写法。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只有在梦中才不会受思乡之苦,言外之意是说长夜难眠,备受思乡之情的折磨;“明月楼高休独倚”,劝说自己不要登上高处,正表明自己独倚高楼,愁绪满怀。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可见清醒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2分)
(2)范词上阕写景从大处落笔,意境开阔高远;下阕抒情,“酒入愁肠,比作相思泪”,抒情自然直接;李词上阕写初春清晨起床后的感受,意境闲适优美;下阕抒情,“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不直说愁,而说酒,说熏香,抒情含蓄隽永。
(4分)
17.(1)《变形记》契诃夫(2分)
(2)羽扇纶巾强虏灭飞烟灭(2分)
18.在未与印江晤面之前,对之充满了想象,无数次的想象之后,有机会得到邀请,想象一下子变成了现实。
引用辛弃疾的词(或:王国维的“境界”说),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
19.用“她”,是一种客观描述,但已有拟人的手法;改为“你”,就成为面对面的交流,更能拉近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便于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
(4分)
20.①梵净山的壮观。
②永义的千年紫薇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
③严家祠堂的傩戏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庙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的长号唢呐其声沉宏峭拔,穿空裂云;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
④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
(答对要点③给2分,其余各点均为1分,共5分)21.①虚写。
(1分)②升华主题,为文章结尾蓄势。
(1分)③“龙”已经虚化,象征着壮美。
“龙”已虚化,象征着壮美。
“龙”又是中国的象征,用在这里象征壮美的印江与壮美的祖国同行。
(3分)
22.①例1:陶渊明将“少无适俗韵,性要爱丘山”的心境赋予了菊
例2:李白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送给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