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真题精编(精英练习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
填空。

在《自相矛盾》的故事中,楚人夸耀自己的盾说:“吾盾之__,___________。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吾矛之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填空。

这学期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品读了许多精彩故事,如《儒林外史》中的“两茎灯草”:《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___“:《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___”。

第三题
填空。

《朱子语类》中有言:“人有耻,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有羞耻之心,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

《论语》云:“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告诉我们为人要坦荡、光明磊落。

第四题
名句默写。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

《为人民服务》
②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③漫步蓉城,我们与杜甫一起聆听春雨润物,体验“______,______”的惊喜之情。

黄鹤楼下,我们与李白一道
目送孟浩然远去,只剩下“______,______”的惆怅之情。

渭城客舍,我们与王维一同举起离别的酒杯,干不尽“______,______”的不舍之情。

端详立根乱石丛中的翠竹,我们与郑板桥一样心生豪情,表达对竹
子“______,______”的敬佩之情。

第五题
填空。

母亲节到了,小宁在贺卡上引用《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妈妈的感恩。

第六题
古诗文、名句诵读积累。

(1)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3)曾几《三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

(4)见善则迁,__________。

(5)近朱者赤,__________。

(6)《守株待兔》:__________,折颈而死。

(7)《论语》:__________,不贰过。

(三上)
(8)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二上)
第七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剔除(tì)吞咽(yàn)圈养(juàn)藤蔓(wàn)
B.兴旺(xīng)日晷(miǎn)褴褛(lán)高醋(cù)
C.栖息(xī)炽热(zhì)唾沫(tuò)僧人(sēng)
D.祈祷(qí)沏茶(qī)温馨(xīn)坚劲(jìng)
第八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拘无束万象更新零七八碎美不盛收
B.跃跃欲试五湖四海轻于鸿毛死得其所
C.情不自禁截然不同迫不得己焉知非福
D.通霄达旦残灯末庙天涯海角垂头丧气
第九题
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贩卖恼怒书藉舍生忘死
B.诸侯浓稠轿车荒无人烟
C.搅绊抵御竹筏匍匐前进
D.喜讯贷款判乱震耳欲聋
第十题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隐蔽(pì)协调(tiáo)B.销(xiāo)毁间(jiān)隔
C.触(chù)动勉强(qiáng)D.嫉(jí)妒崩(bēng)塌
第十一题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明同学在短跑比赛中一马当先,其他运动员都过犹不及。

B.“六一”儿童节这天,五湖四海的儿童共度这美好的节日。

C.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员勇敢地冲进火海,抱出了小孩。

D.爸爸是个工程师,他在工作上总是精益求精。

第十二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病菌可以说是_____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②但是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也许是_____,护堤人未免是大惊小怪。

③这点小事就让我去做吧,实在是_____。

④对他来说,好像什么困难和危险都是_____。

A.微不足道不在话下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B.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不在话下
C.不在话下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D.不足挂齿微不足道不在话下微乎其微
第十三题
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联结众星供月B.燥声金碧辉煌
C.迟延震天动地D.烦琐完壁归赵
第十四题
下列词语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圈(quān)养藤蔓(màn) 梗概(gěng) 锲而不舍(qì)
B.挪(nuó)移畜(xù)养不禁(jīn) 黄焖鸡(mēn)
C.处(chǔ)境漩涡(xuàn) 熬(áo)粥僻静(bì)
D.搅和(huo) 栅栏(zhà) 花蕊(ruǐ) 铭(míng) 记
第十五题
你和奇奇在教室读书角还发现了一篇和《清明上河图》有关的文章,请你阅读文章,领略画卷中的汴河风光。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①《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
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②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

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
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

③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

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跳板在卸货。

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

④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

一艘大船逆流而上,
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

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篙竿撑住桥洞顶端。

⑤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
绘画的骄傲。

(选文有删改)
1.(近义词辨析)请你在文章中找到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稀疏——( ) 忙碌——( ) 努力——( )
2.(信息提取)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画面渐进、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清明上河图》。

3.(内容概括)文章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展开描写的?请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并说一说围绕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象。

(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下面两个角度说说《清明上河图》为什么“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价值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六题
活动结束后,妙妙找到了中国又一伟大发明——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

印刷术的发明
佚名
①印刷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②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的书籍。

手抄不仅费时、费事,而且容易抄错、抄漏。

书籍抄
本的数量有限更无法大批量复制,严重制约着信息的传播,给文化发展带来了阻碍。

③大约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

雕版时,在平滑木板上粘贴上抄写的书稿,稿纸正面和木板相
贴,字就成了反体,接着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覆上纸,字迹就留在了纸上。

④雕版印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复制的速度,但同时雕版印刷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第一,刻版费时费工。


二,版片存放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第三,雕版中的错别字更改起来非常困难。

⑤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家毕昇(shēng)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更先
进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

⑥毕昇用质细且带有黏(nián)性的胶泥,做成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字像一
枚枚印章,放在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

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脂、蜡、纸灰等混合物,铁板四周围一个铁框,然后按照文章内容在铁框内将要印的字按顺序排好,摆满就是一版。

排好后将版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熔化,与活字印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压,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进行印刷了。

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

⑦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用这种方法进行大批量的印刷时,效率非常高。

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
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

⑧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它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选文有删改)
1.(信息提取)读文章,梳理并填写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②_______在宋仁宗庆历年间
①________雕版印刷术③_______
2.(说明文语言)第③自然段“大约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对句中“大约”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词语可以删掉,删掉后意思不变。

B.这个词语不能删掉,删掉后与事实不符。

3.(句段作用)选文第④自然段是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A.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B.中心句,总结全段的作用)。

4.(内容理解)结合第⑦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第一,可以实现大批量印刷,效率高;第二,可以___________;第三,可以________。

第十七题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

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

”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去问小马。

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

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

”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

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

它说:“汗?在舌头上。

”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

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

哈,它俩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请你选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A.小花猫 B.汗在哪里 C.没汗的小花猫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3.填一填。

(给加点字写上拼音,并按短文知识填空)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______,小马的汗在______,小狗的汗在______,小花猫和小猪的汗都在______。

今后,我要多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从小掌握科学
知识,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力量。

第十八题
宝箱告诉你,通过考验就可以回到家了。

读读儿歌,完成测试。

三才三友歌
三才者,天地人。

天在上,地在下,大大人儿立中间。

三友者,你我他。

互相爱,互相敬,一起住在蓝天下。

1.在上面的是,在下面的是。

2.请在儿歌中用“○”圈出“天”“地”“人”“你”“我”“他”。

第十九题
文言文阅读。

鹬①蚌②相争
蚌方③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柑其喙⑤。

鹬曰:今日不雨⑥,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⑦,渔者得而并禽之。

——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
①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②蚌(bàng):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③方:正在。

④曝(pù):晒。

⑤措(qián)其喙(huì):把它的嘴夹住。

措,通“钳”。

⑥雨(yù):下雨。

⑦相舍:互相放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蚌方出曝曝:__________
(2)蚌合而柑其喙合:__________ 喙:__________
(3)蚌亦谓鹬曰亦:__________
(4)两者不肯相舍舍:__________
(5)渔者得而并禽之之:__________
(6)即有死鹬即:__________
2.这则寓言,它启迪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题
文言文阅读
鲁人好钓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④,事之急不在辩言。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
①错:镶嵌。

②纶:钓鱼线。

③是:正确。

④芳饰:漂亮的装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鲁人有好钓者好: ____________(2)以桂为饵为: ____________(3)故曰故: 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