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古代埃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古代埃及教学反思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下教学反思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分为欣赏与表现两大块,它通过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有趣活动,使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建设美好未来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幻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并能按自己的意图简单绘制一幅科幻作品。

2,引导学生能从科幻、美术等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提高艺术修养。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下教学反思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分为欣赏与表现两大块,它通过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有趣活动,使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建设美好未来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幻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并能按自己的意图简单绘制一幅科幻作品。

2,引导学生能从科幻、美术等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提高艺术修养。

古埃及的数学是怎样的
一个民族的数学知识首先是从数字开始。

在古埃及有很系统的表示数字的方法,这也是他们能够完成像金字塔这样的大工程的基础之一。

古埃及人没有零的概念,他们记述从1到9都用画竖的方式来代表。

1就是一竖,9就是九竖,从10开始就用物品来代替了。

10是一段绳子,而一卷绳子表示100。

荷花代表1000,一根手指代表10000,蝌蚪代表100000,而一个举着双手的人代表着1000000。

在表示5000000的时候,古埃及人并不是用5道竖加一个举手的人,而是把那个举手的人重复画5次。

这稍微有一点复杂,不过也算是一种习惯,而且相当精确。

除了数字,古埃及人还会用精确的方法表示分数,他们用在这个符号下面写数字的方式表示这个分数是多少分之一。

对一些特殊的分数,他们用特殊的符号表示,这些符号据说来自一个神话传说,比如1\/2,1\/4,1\/8,1\/16,1\/32和1\/64。

传说鹰神荷鲁斯在为自己的父亲奥西里斯复仇的时候与他的歹毒叔父塞特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

战斗中塞特挖掉了荷鲁斯的一只眼珠,并把它撕成了碎片,这些分数就用这些碎片表示。

比如眼睛的一部分为1\/2,眼珠表示1\/4,眼眉表示1\/8等,有意思的是这些数字加起来并不是一只完整的眼睛而是63\/64。

古埃及人也一定计算出了这个结果,他们说丢掉的那1\/64由智慧之神填补。

在表示一些分子不为1的分数时,古埃及人用分数相加来表示,比如2\/5就是由1\/3和1\/15的和来表示。

从这种分数的表示方法,我们就很轻易地得出结论:古埃及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分数的加减。

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两张纸莎草文书:一片叫做莫斯科草片文书,一共25题。

另外一片叫做莱茵德草片文书,这也是记录古埃及数学常识的最著名的一片文书,共有85题之多。

是英国人HenryRhind于1858年发现的,现存大英博物馆。

因为作者是一个叫Ahmes的人,所以又叫Ahmes草片文书。

它的开篇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获知一切奥秘的指南。

如果单看这句话很容易把这片纸草误认为埃及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对于这两片纸草,有人认为它是小学生的练习本,有人则认为是学校的教科书,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能从中管窥古埃及的数学水平。

在Ahmes草片文书的第31题,记录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一个数字,它的2\/3,它的1\/2,它的1\/7和它的全部加起来等于33。

这个题目没有问答,但意思显然是让我们求解这个数字,这样的题目即便放到现在,没有初中一年级的代数知识,也是很难回答的,而且它的答案也是一个分数。

从这张纸草的第63题,可以看出数学的目的还是服务于生活的,这个题目是这样的:把700块面包分给4个人,第一个人得2\/3,第二个人得1\/2,第三个人得1\/3,第四个人得1\/4。

这个题目给出了计算方法,而且有正确的答案。

不过我们还是很轻易地看到了编写过程中的漏洞,得出的这个结果是400,也就是说第一个人得到的是400的2\/3,而不是那700块面包的2\/3,这不符合我们把总数定为“1”的习惯。

而且第一个人得当了400的2\/3也不是一个整数,看来要真分这些面包,他还是要另掰一块带回去的了,现在我们在教案编写上已经知道避免这样的问题了。

古埃及人没有专门的乘除符号,他们用一双走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431363062的腿表示相加,离开的腿自然是减号。

他们的乘除法计算也是以加减法为基础的,这其实很符合乘除法的计算原理。

因为要丈量土地面积,所以他们在面积计算方面的公式非常准确。

圆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和现在的计算结果非常近似,圆周率一般近似地取3。

因为金字塔是一种棱锥体,他们同样掌握了计算棱锥体的体积公式,这对采集石料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古埃及的长度单位是腕尺,1腕尺等于从肘至中指尖的长度,约合
20.62英寸。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肘到中指尖都是20.62英寸,这很可能是某位法老定下来的,具体是哪一位则不甚详细。

腕尺在象形文字中用前臂和手表示,读作迈赫(meh)。

1腕尺被分成7掌,每掌等于4指。

边长为1腕尺的正方形,它的对角线(长29.16英寸)的一半,叫做雷曼(remen),可分成20指,是第二个长度单位,是丈量土地的主要单位。

100腕尺叫1哈特(khat),也是丈量土地的基本单位。

面积和体积单位则是以腕尺为基础引申出来的。

古埃及人主要的容量单位是哈努(henu),约合29立方英寸,10哈努为一哈加特(heqet)。

另一容量单位是哈尔(khar),等于1立方腕尺的2\/3,或相当于一个直径为9掌、深为1腕尺的容器容量。

1哈努的水被定为5德本(deben)。

容量单位源于水的重量单位,这和我们把一立方米的水定为1000公斤也有着惊人的类似。

1\/10德本为1加德特(qedet),等于1个戒指的重量。

看来埃及人把金戒指打造得够重的。

急求六年级下学期第9课:健康成长的教案
你可以试试
《埃及的金字塔》的作者是如何描写金字塔的_描写秋天的…… 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2 埃及的金字塔 2[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埃及的金字塔4 埃及的金字塔4 结构分析:这
是一篇说明文。

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埃及的金字塔》教案(三)《埃及的金字塔》教案(三)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二)《埃及的金字塔》教案(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区分多音字在各种情况下的读音。

2 读通课文。

3 理清文章脉络。

4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1 理清文章脉络.《埃及的金字塔》教案(一)《埃及的金字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教案及课件)
http:\/\/\/meishu\/JIAOAN\/09-
10\/waiguo\/%A3%B1.htm
http:\/\/:8022\/jxyd\/jiaoan\/ShowArticle.asp?A rticleID=152
自己看吧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
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有一个伟大的国度—埃及。

正如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由于埃及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本身并不具备形成早期文明的先天条件,但是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贯穿全境,使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2383639得埃及成为了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

贯穿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维多利亚湖附近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流而成。

每年7月到11月,当尼罗河进入汛期的时候,河水泛滥,不仅成为两岸的灌溉水源,还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成为天然的化肥。

埃及先民们就是在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生息繁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

最早的“埃及人”出现在约公元前4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非洲东北部,但他们直到公元前2.5万年气候开始变得干燥的时候才开始在尼罗河附近定居。

在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前5000年),人们便逐渐聚集到尼罗河两岸生活,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

约公元前3500至前3100年的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埃及逐渐过渡到文明社会。

在涅伽达文化Ⅱ后期,埃及出现了“州”(希腊人称之为“诺姆”)。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这些州逐渐转化为独立的奴隶制小国。

为了争夺土地、水源、人口和财富,各个州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经过长期不断的兼并战争,埃及出现局部统一的状况,即在埃及南部的上埃及王国和北部的下埃及王国。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王国逐渐强大,其国王美尼斯通过一系列征服战争,最终实现了上下埃及的统一。

法老埃及即始于公元前3100年,结束于公元前332年。

古代埃及祭司曼尼托把法老埃及历史分为31个王朝,德国的列普修斯(1810年—1884年)又根据曼尼托的王朝体系提出古王国、中
王国、新王国的分期法。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沿用这个分法。


表I:古代埃及历史分期
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第1-第2王朝)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第3-第6王朝)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2055年(第7-第10王朝)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年-公元前1650年(第11-第12王朝)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650年-公元前1550年(第15—第17王朝)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69年(第18-第20王朝)
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664年(第21-第25王朝)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年-公元前332年(第26-第31王朝)这段涵盖31个王朝的历史时期创造了我们所知道的古代埃及的辉煌文明,当然这也是古埃及文明中的主要创造期。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
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有一个伟大的国度—埃及。

正如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由于埃及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本身并不具备形成早期文明的先天条件,但是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贯穿全境,使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2383639得埃及成为了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

贯穿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维多利亚湖附近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流而成。

每年7月到11月,当尼罗河进入汛期的时候,河水泛滥,不仅成为两岸的灌溉水源,还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成为天然的化
埃及先民们就是在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生息繁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

最早的“埃及人”出现在约公元前4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非洲东北部,但他们直到公元前2.5万年气候开始变得干燥的时候才开始在尼罗河附近定居。

在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前5000年),人们便逐渐聚集到尼罗河两岸生活,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

约公元前3500至前3100年的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埃及逐渐过渡到文明社会。

在涅伽达文化Ⅱ后期,埃及出现了“州”(希腊人称之为“诺姆”)。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这些州逐渐转化为独立的奴隶制小国。

为了争夺土地、水源、人口和财富,各个州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经过长期不断的兼并战争,埃及出现局部统一的状况,即在埃及南部的上埃及王国和北部的下埃及王国。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王国逐渐强大,其国王美尼斯通过一系列征服战争,最终实现了上下埃及的统一。

法老埃及即始于公元前3100年,结束于公元前332年。

古代埃及祭司曼尼托把法老埃及历史分为31个王朝,德国的列普修斯(1810年—1884年)又根据曼尼托的王朝体系提出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的分期法。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沿用这个分法。


表I:古代埃及历史分期
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第1-第2王朝)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第3-第6王朝)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2055年(第7-第10王朝)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年-公元前1650年(第11-第12王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650年-公元前1550年(第15—第17王朝)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69年(第18-第20王朝)
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664年(第21-第25王朝)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年-公元前332年(第26-第31王朝)
这段涵盖31个王朝的历史时期创造了我们所知道的古代埃及的辉煌文明,当然这也是古埃及文明中的主要创造期。

古埃及雕塑的哪些特点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

在古埃及,工匠的雕刻艺术十分高超,他们双手创造的雕塑成就了雕塑界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一)法老贵族体态模式化,神态真实
在古埃及,雕塑大多是用来做装饰品,一般都是装饰宫殿与神庙,神庙与宫殿在古埃及人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赋予了神的力量。

在古埃及,最常见的是法老与其妻子的双人像,姿态各异,其神态的雕刻惟妙惟肖,看上去相当真实。

但在体态上,却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为了维持法老的威严,大部分雕像中夫妻并肩而坐,双脚仅仅靠拢,双手端正放置膝盖上面,昂首挺胸。

当游客站在雕塑面前时,会有一种庄严感。

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法老裸露上身,其妻子则有着衣的也有裸体。

例如:在《拉荷太普及诺弗儿》中,法老双手紧握拳头,正襟危坐,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放置膝盖上,双腿紧紧并拢,上身裸露,下身穿一天白色短裤,诺弗尔则身穿白色长裙,雕像经过上色,法老呈古铜色,王后呈乳白色。

这幅雕像的不同之处在于法老身上无任何饰品,王后也是,仅在头发上绑了一条绸缎,法老的表情过于严肃,所以显得有点呆板,王后的表情相对而言比较温和。

在古埃及,法老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古埃及法老的雕塑很多,其中有各种不同的单人像。

在坐像中,法老都头戴假发,上身裸露,下身着一条短裤,双手放置膝盖,昂首挺胸。

在《哈夫拉法老像》中可以看到,在坐像中,除法老还有女神像,王后贵妇像也较多,在女神像中,大部分都上身裸露,腰身纤细,下身穿一条较薄的裙子,双目微微闭着,双手放在膝盖上,左手摆平伸直,右手握着拳头。

在有些女神像中,女神头上没有戴冠,飘着浓密的长发,人体和面部五官都透着其写实风格,面部表情逼真,略带微笑。

在古埃及还存在许多贵族官吏雕像,这其中不仅包括知名者,也有不知名官吏。

这些贵族官吏雕像也是半裸,大部分雕像都是上身赤裸,下身围着布裙,所有的贵族官吏的雕像看上去都很威严,人物的面孔长相不同,但却也倾向于模式化,面部表情没什么差异,只是头发的长短不一,人物刻画给人的感觉相当真实。

(二)平民朴实,生活气息浓
在埃及的雕塑中,迄今为止,只有普通劳动者的雕像存在全裸像。

在古印度,一般都不会雕刻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的雕像主要是给陵墓做殉葬品,所以其雕像在做工方面远没有统治者的精致。

古埃及人在雕刻平民雕像时,对人体的刻画不会很精细,在比例方面不够严格,也不够写实,相对而言,这种较随意雕刻的雕像更富有生活的气息。

平民雕塑不再与贵族法老相同,不再模式化,这类平民雕像,以劳动为题材,其艺术魅力更加独特,劳动者的雕像在人体动态上更加曲折,在面部表情刻画方面更加形象逼真,相较于其它种类雕像而言,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三)古埃及雕塑严谨程序化
尽管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文化古国,其文明发展较早,但其最初的发展也很缓慢,最初的古埃及人民以及雕塑家并没有“艺术”这个概念,古埃及的艺术家在雕塑人像时,并不以美为其雕塑目标,对于这些艺术家而言,雕塑物体只是为了传递宗教的思想。

但由于古埃及人们对宗教相当重视,当雕塑师技术达到巅峰时,它的作品自然也会很美丽,这种美是由艺术师的双手创造出来,并不源于其心中对美的理解。

所以,在古埃及的雕像中,人们会发现,一大群不同人物的雕像确惊人的相似,人物的姿势也相差不大。

在古埃及,雕塑家不断深入的对写实风格雕塑的技术进行研究,探索人体每个部位之间的最佳比例,如何塑造人体才能更逼真,五官如何刻画才会生动,人体结构等等。

在古埃及,王权至上,王权的威严不容侵犯,所以要求雕像程序化,不允许人体动态的存在。

在技术方面,古埃及的艺术家很好的完成了写实主义雕塑艺术。

古埃及艺术家对人体的视觉形态进行研究,遵循写实主义原则塑造人体,其塑造的雕像便更加真实。

古埃及的雕塑,在艺术方面一直是严谨的程序化。

在雕塑神与法老时,制作过程更加严谨。

在古埃及雕塑中,著名的正面律法则把雕塑造型的程式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正面律主要用于圆雕中,在圆雕中坐像、立像都是以正面直视前方,身体的重心与头部垂直于同一平面。

不能左右晃动,在形态上必须始终垂直于同一平面。

虽然雕塑的形象固定单一,但面部表情的刻画却十分生动,带有理想化色彩,雕塑家在制作雕像时,以心中的美好形象为蓝本,雕刻的塑像年轻、充满活力。

(四)古埃及雕塑的神圣性
祭祀神灵的祭坛、庙堂最早始于古埃及,当时的古埃及人,已经
开始在石头上雕刻动物形象。

约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与下埃及被统一,埃及的雕塑文化便开始显现,古埃及的雕塑是面无表情与无限重复的风格。

古埃及的雕刻与宗教息息相关。

古埃及雕塑完美的体现了生命的静态景象,古埃及雕塑并不是凭空幻想的产物。

埃及文化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一样,都属于东方文化,信奉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觉得个人力量过于渺小。

古埃及雕塑就其本身而言,完全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宗教对雕塑风格的要求具有永恒性。

古埃及雕塑都突出合作的重要性,在雕塑时,需很多雕刻师聚在一起工作,相互配合。

在雕刻师的眼里,只重视作品的实用性,所有的作品功能都一样~ 第14课埃及金字塔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

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

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
面积5.29万平方米。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

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

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拟像。

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

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

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

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

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

墓壁上有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

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

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

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

1996年7月,埃及又决定开放位于开罗以南约35公里的达舒尔的4座金字塔。

这4座金字塔中有两座是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

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

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度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度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

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

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

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

新发现的两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它们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

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约公元前1304-前1237年)?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则生活在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560-前1100年)时代。

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揭示金字塔地区更多秘密。

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

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

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

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

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