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3分)(2019?上海)以下运动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是()A.简谐振动B.匀速圆周运动
C.竖直上抛运动D.加速直线运动
2.(3分)(2019?上海)原子核内部有()
A.质子B.α粒子C.电子D.光电子
3.(3分)(2019?上海)一个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t=0时位于平衡位置,其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为()
A.B.
C.D.
4.(3分)(2019?上海)泊松亮斑是光的()
A.干涉现象,说明光有波动性
B.衍射现象,说明光有波动性
C.干涉现象,说明光有粒子性
D.衍射现象,说明光有粒子性
5.(3分)(2019?上海)将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理想气体放入相同容器,体积不同,则这两部分气体()
A.平均动能相同,压强相同
B.平均动能不同,压强相同
C.平均动能相同,压强不同
D.平均动能不同,压强不同
6.(3分)(2019?上海)以A、B为轴的圆盘,A以线速度ⅴ转动,并带动B转动,A、B 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
A.A、B转动方向相同,周期不同
B.A、B转动方向不同,周期不同
C.A、B转动方向相同,周期相同
D.A、B转动方向不同,周期相同
7.(3分)(2019?上海)一只甲虫沿着树枝缓慢地从A点爬到B点,此过程中树枝对甲虫作用力大小()
A.变大B.变小C.保持不变D.
8.(3分)(2019?上海)两波源Ⅰ、Ⅱ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振动始终加强B.b点振动始终加强
C.a、b两点振动始终加强D.a、b两点振动都不加强
9.(4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气体状态变化时的p﹣T图象,由图象可知,此气体的体积()
A.先不变后变大B.先不变后变小
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小后不变
10.(3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则a、b环中感应
电流的方向是()
A.a环顺时针,b环顺时针B.a环顺时针,b环逆时针
C.a环逆时针,b环顺时针D.a环逆时针,b环逆时针
11.(4分)(2019?上海)如图,在薄金属圆筒表面上通以与其轴线平行、分布均匀的恒定
电流时,该圆筒的形变趋势为()
A.沿轴线上下压缩B.沿轴线上下拉伸
C.沿半径向内收缩D.沿半径向外膨胀
12.(4分)(2019?上海)电影通过倒放演员从高处跳下的场景能模仿出他们轻松跳上高处的镜头,则从观众的视角看来速度变化()A.低处比高处快,加速度向下
B.高处比低处快,加速度向上
C.低处比高处快,加速度向上
D.高处比低处快,加速度向下
二、填空题(共20分)
13.(4分)(2019?上海)在太空中测宇航员质量,测量仪器提供拉力、并测出宇航员的,根据得出宇航员的质量。

14.(4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为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P、Q为电场线上的两点,可以判断出两点的场强E P>E Q,判断的依据是;还可以判断出两点的电势?P>?Q,判断的依据是。

15.(4分)(2019?上海)圆弧中的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其半径成反比,直线电流在其
延长线上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则图中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关系为B a B b,a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

16.(4分)(2019?上海)紧闭瓶盖的塑料瓶下方开一个小孔,让瓶中的水流出,此过程中瓶内气体可看成过程;当水流停止后,瓶内液面与小孔间的高度差为h,则此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

(已知液体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外界大气压P)
17.(4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安培表A的示数如何变化小明同学的分析思路如下:
试写出以下步骤的物理原理:
②。

④。

三、综合题(共40分)注意: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2019?上海)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使用
下列实验器材。

(1)的细线
的弹性绳
C.带孔的小铁球
D.带孔的软木球
E.光电门传感器
应选用哪种绳,应选用哪种球,光电门的摆放位置为(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
(2)如图为光电门传感器电流强度I与t的图象,则周期为
A.t1B.t2﹣t1C.t3﹣t1D.t4﹣t1
(3)甲同学用秒表做该实验,但所得周期比该实验得到的大,则可能的原因是。

19.(2019?上海)半径为a的圆形线圈,电阻不计,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一导体棒质量为m受到向上的拉力,以速度v匀速向下运动,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1)求通过导体棒的电流I和通过的电荷量q;
(2)当y>0时,求拉力功率P。

20.(2019?上海)如图,光滑轨道a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c点与粗糙水平轨道cd相切,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从高H1静止落下,在b处与一质量为m的滑块B相撞后小球A静止,小球A的动能全部传递给滑块B,随后滑块B从c处运动到d处且bd高H2,滑块B 通过在cd段所用时间为t。

求:
(1)cd处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将此过程类比为光电效应的过程,则:A为;B为;分析说明:类比为极限频率ν0。

2019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3分)(2019?上海)以下运动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是()
A.简谐振动B.匀速圆周运动
C.竖直上抛运动D.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1B:加速度.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1: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为矢量,加速度不变即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A、简谐振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故A错误;
B、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始终最小圆心,是变化的。

故B错误;
C、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

故C 正确;
D、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加速直线运动,也有变加速直线运动,没有说明,所以不能判断加
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对加速度的理解,要明确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不变即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2.(3分)(2019?上海)原子核内部有()
A.质子B.α粒子C.电子D.光电子
【考点】J2:原子的核式结构.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4M: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核的微观结构以及组成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原子核是由核子组成的,核子包括质子与中子。

所以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α粒子、电子光电子都表示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原子核的组成,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牢记核子包括质子与中子是关键。

3.(3分)(2019?上海)一个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t=0时位于平衡位置,其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为()
A.B.
C.D.
【考点】74: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B:简谐运动专题.
【分析】明确简谐运动的性质,知道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机械能不变。

【解答】解:由于弹簧振子在振动中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因此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但总机械能不变;故图象为D;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弹簧振子的能量分析问题,要注意明确弹簧振子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其机械能是保持不变的。

4.(3分)(2019?上海)泊松亮斑是光的()
A.干涉现象,说明光有波动性
B.衍射现象,说明光有波动性
C.干涉现象,说明光有粒子性
D.衍射现象,说明光有粒子性
【考点】HA:光的衍射.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D: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而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解答】解: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形成的,而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的波动性;故B 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泊松亮斑的原因以及光的波动性,要明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明确哪
些现象证明光的波动性。

5.(3分)(2019?上海)将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理想气体放入相同容器,体积不同,则这两部分气体()
A.平均动能相同,压强相同
B.平均动能不同,压强相同
C.平均动能相同,压强不同
D.平均动能不同,压强不同
【考点】89: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专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41:分子运动论专题.
【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对容器单位面积的压力等于气体的压强,根据题意分析答题。

【解答】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由题意可知,两气体温度相同,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理想气体的质量相等,气体分子数相等,气体体积不同,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同,
单位时间内与器壁撞击的分子数不同,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分子与器壁碰撞时对器壁的作用力相等,
由于与器壁碰撞的分子数不同,气体对器壁的压力不同,气体压强不同,故C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气体压强问题,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知道气体压强的围观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基础知识即解题。

6.(3分)(2019?上海)以A、B为轴的圆盘,A以线速度ⅴ转动,并带动B转动,A、B 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
A.A、B转动方向相同,周期不同
B.A、B转动方向不同,周期不同
C.A、B转动方向相同,周期相同
D.A、B转动方向不同,周期相同
【考点】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9: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齿轮传动”模型中,圆盘边缘线速度大小相同,角速度和半径成反比;内齿轮传动,转动方向相同。

【解答】解:两个圆盘转动属于:“齿轮传动”模型,两个圆盘的都是逆时针转动,根据v=rω,圆盘边缘线速度大小相同,角速度和半径成反比,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等基础知识。

利用“齿轮传动”模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3分)(2019?上海)一只甲虫沿着树枝缓慢地从A点爬到B点,此过程中树枝对甲虫作用力大小()
A.变大B.变小C.保持不变D.
【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3C:共点力的平衡.
【专题】31:定性思想;49:合成分解法;52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甲虫沿着树枝从左向右缓慢爬行过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

【解答】解:树枝对甲虫的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始终与重力平衡,故大小和方向一直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甲虫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关键要知道树枝对甲虫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8.(3分)(2019?上海)两波源Ⅰ、Ⅱ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振动始终加强B.b点振动始终加强
C.a、b两点振动始终加强D.a、b两点振动都不加强
【考点】F6:波的叠加.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D: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明确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由图分析能否保证频率相同,从而确定能否加强。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不同,而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则根据v=λf 可知,两列波的频率不相同,故不会产生干涉现象,故ab两点均不会发生加强,故ABC 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波的叠加原理,注意首先要明确两列波是否满足频率相同,然后再分析其是否叠加。

9.(4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气体状态变化时的p﹣T图象,由图象可知,此气体的体积()
A.先不变后变大B.先不变后变小
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小后不变
【考点】99: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4B: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逐步分析各状态的状态参量的变化,利用理想状态方程定性分析即可得知气体的体积的变化。

【解答】解:第一阶段为等温变化,压强变大,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知体积减小,
第二阶段为等容变化,体积不变,所以体积先变小后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会对图象的观察和分析,知道P﹣V、V﹣T、以及P﹣T图的特点。

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定性的分析
和定量的计算。

10.(3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则a、b环中感应
电流的方向是()
A.a环顺时针,b环顺时针B.a环顺时针,b环逆时针
C.a环逆时针,b环顺时针D.a环逆时针,b环逆时针
【考点】D6: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DB:楞次定律.【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38:电磁感应——功能问题.
【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路中产生的磁场方向,然后判断出a、b环内磁场的变化,最后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安培定则可知,在a处的磁场方向向外,在b处的磁场的方向向里;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增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向外穿过a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a 环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同时向里穿过b的磁通量也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b环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楞次定律以及安培定则的应用,掌握楞次定律的基本应用是关键。

11.(4分)(2019?上海)如图,在薄金属圆筒表面上通以与其轴线平行、分布均匀的恒定
电流时,该圆筒的形变趋势为()
A.沿轴线上下压缩B.沿轴线上下拉伸
C.沿半径向内收缩D.沿半径向外膨胀
【考点】C9: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作用.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39: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
【分析】两条平行的通电直导线之间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①电流方向相同时,将会吸引;
②电流方向相反时,将会排斥。

【解答】解:两条平行的通电直导线之间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①电流方向相同时,将会吸引;
②电流方向相反时,将会排斥。

根据题意,薄金属圆筒表面上通以与其轴线平行,可以看成是电流方向相同时导体,它们会产生吸引力,圆筒的形变趋势为沿半径向内收缩。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作用。

这种题型属于基础题,只要善于积累,难度不大。

12.(4分)(2019?上海)电影通过倒放演员从高处跳下的场景能模仿出他们轻松跳上高处的镜头,则从观众的视角看来速度变化()A.低处比高处快,加速度向下
B.高处比低处快,加速度向上
C.低处比高处快,加速度向上
D.高处比低处快,加速度向下
【考点】1N: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1: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从高处跳下,演员向下做加速运动,根据题意分析观众看到的速度变化情况。

【解答】解:演员从高处跳下,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速度越来越大,观众看到演员从低处跳到高处,其运动过程为从高处跳下的逆过程,在低处比高处快,加速度向下,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析演员的运动过程与运动性质问题,根据
题意判断演员跳下时的速度与加速度情况是解题的前提,其跳起的过程为跳下的逆过程。

二、填空题(共20分)
13.(4分)(2019?上海)在太空中测宇航员质量,测量仪器提供拉力、并测出宇航员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宇航员的质量。

【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31:定性思想;45:归纳法;52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测出宇航员的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宇航员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
测量仪器提供拉力,只需测出宇航员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宇航员的质量。

故答案为: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只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正确求解质量。

14.(4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为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P、Q为电场线上的两点,可以判断出两点的场强E P>E Q,判断的依据是P点所在位置处的电场线较Q点处的密;
还可以判断出两点的电势?P>?Q,判断的依据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考点】A7:电场线;AC:电势.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根据电场线分布得到场强大小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解答】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每一条可知,P处的电场线密,所以P 点的电场强度大。

根据电场线的特点,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电势?P>?Q,故答案为:P点所在位置处的电
场线较Q点处的密;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点评】由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场线疏密程度一致,场强方向和电场线方向一致可得:在对称分布的电场线中,在两个对称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对称。

15.(4分)(2019?上海)圆弧中的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其半径成反比,直线电流在其延长线上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则图中a、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关系为B a小于B b,a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外。

【考点】C6: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专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3D: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分析】根据图示电流方向应用安培定则判断出各段导线电流在a、b处产生多大磁场方向,然后根据磁场的叠加原理比较两点磁感应强度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直线电流在其延长线上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则a、b两处磁场是两段圆弧形电流产生的;
由题意可知:圆弧中的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其半径成反比,由图示可知,两大圆弧直径相等,两小圆弧直径相等,
则两大圆弧与两小圆弧分别在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相等;
由安培定则可知,大圆弧在a处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小圆弧在a处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且小圆弧在a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
因此,a处的磁感应强度是两段圆弧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之差,且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由安培定则可知,大小圆弧在b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向里,b处磁感应强度是两端圆弧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和,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磁感应强度小于b处磁感应强度,a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故答案为:小于;垂直纸面向外。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感应强度的合成、安培定则的应用问题,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安培定则与磁场的叠加原理即可解题,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

16.(4分)(2019?上海)紧闭瓶盖的塑料瓶下方开一个小孔,让瓶中的水流出,此过程中瓶内气体可看成等温过程;当水流停止后,瓶内液面与小孔间的高度差为h,则此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P0﹣ρgh。

(已知液体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外界大气压P)
【考点】9D:气体的等温变化.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49:气体的压强专题;54A:气体的状态参量和实验定律专题.
【分析】塑料瓶和外界有良好的热交换,所以此过程中瓶内气体可看成等温过程;根据
力的平衡条件有:PS+ρghS=P0S,解得P=P0﹣ρgh。

【解答】解:塑料瓶和外界有良好的热交换,所以此过程中瓶内气体可看成等温过程;
对剩余液体为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瓶内气体压力、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S+ρghS=P0S,解得P=P0﹣ρgh。

故答案为:等温;P0﹣ρgh。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等温变化、力的平衡条件、压强的计算等知识点。

这种题型属于基础题,只要善于积累,难度不大。

17.(4分)(2019?上海)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安培表A的示数如何变化小明同学的分析思路如下:
试写出以下步骤的物理原理:
②U端=E﹣Ir。

④I A=I﹣I R。

【考点】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34:比较思想;43:推理法;535: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先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判断总电阻变化,然后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总电流和路端电压变化,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判断通过电阻R的电流,从而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判断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当滑动触头P 右移动时,连入电阻增大,则并联等效电阻增大,故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减小;
根据U端=E﹣Ir可知路端电压增大,
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增大;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I A=I﹣I R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故答案为:U端=E﹣Ir、I A=I﹣I R。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运用并联特点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三、综合题(共40分)注意: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2019?上海)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使用下列实验器材。

(1)的细线
的弹性绳
C.带孔的小铁球
D.带孔的软木球
E.光电门传感器
应选用哪种绳,应选用哪种球,光电门的摆放位置为最低点(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
(2)如图为光电门传感器电流强度I与t的图象,则周期为C
A.t1B.t2﹣t1C.t3﹣t1D.t4﹣t1
(3)甲同学用秒表做该实验,但所得周期比该实验得到的大,则可能的原因是开始计时时,秒表太早按下,测量时间偏长,周期偏大。

【考点】MF: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专题】13:实验题;23:实验探究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C:单摆问题.【分析】(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线做摆线,选择质量大而体积小的摆球;从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2)一个周期内摆球两次经过最低点,根据图示图线求出周期。

(3)测周期时如果秒表太早按下,所测周期偏大。

【解答】解:(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线做摆线,摆线一个选择A;
为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选择质量大而体积小的摆球,摆球应选C;
从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光电门应摆放最低点。

(2)一个周期内单摆两次经过最低点,由图示图线可知,单摆周期:T=t3﹣t1,故C正确;
故选:C;
(3)如果开始计时时,秒表太早按下,测量时间偏长,周期偏大;
故答案为:(1)最低点;(2)C;(3)开始计时时,秒表太早按下,测量时间偏长,周期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误差分析,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题,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19.(2019?上海)半径为a的圆形线圈,电阻不计,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一导体棒质量为m受到向上的拉力,以速度v匀速向下运动,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1)求通过导体棒的电流I和通过的电荷量q;
(2)当y>0时,求拉力功率P。

【考点】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专题】11:计算题;22:学科综合题;32:定量思想;42:等效替代法;539: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
【分析】(1)根据E=BLv求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电流I.根据q=It求通过的电荷量q;
(2)当y>0时,由平衡条件求出拉力大小,再由P=Fv求拉力功率P。

【解答】解:(1)导体棒有效切割长度为L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
通过导体棒的电流为:I===
通过的电荷量为:
(2)导体棒匀速向下运动,由平衡条件有:
F=mg﹣BIL
则拉力功率为:
=[mg﹣]v。

答:(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I是,通过的电荷量q是;
(2)当y>0时,拉力功率P是[mg﹣]v。

【点评】解决本题时要注意感应电动势与有效电阻均与导体棒的有效切割长度有关,从而导致电流I不变。

当电流不变时,往往根据q =It求电荷量。

20.(2019?上海)如图,光滑轨道a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c点与粗糙水平轨道cd相切,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从高H1静止落下,在b处与一质量为m的滑块B相撞后小球A静止,小球A的动能全部传递给滑块B,随后滑块B从c处运动到d处且bd高H2,滑块B 通过在cd段所用时间为t。

求:
(1)cd处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将此过程类比为光电效应的过程,则:A为;B为;分析说明:类比为极限频率ν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