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学科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学科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7 )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药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药物化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创造性地从事天然产物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和探索、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全面了解药学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药物化学专业:
1.基于生物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2.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心脑血管药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3.化学生物学。

药剂学专业:
1.新型药物给药系统研究;
2.靶向给药系统和生物药剂学研究。

药物分析学专业:
1.药物分析技术研究;
2.生物分析技术和生物制剂学研究;
3.药物生产过程分析技术体系的建立。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
1.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
2.多糖类药物研究;
3.微生物药物及药物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

药理学专业:
1.肿瘤药理学;
2.药物靶点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1.活性天然产物研究;
2.活性天然产物化学合成、结构修饰、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3.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研究;
4.抗糖尿病、抗癌、抗菌微生物药物研究;
5.天然活性产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免疫药物学专业:
1.免疫功能基因的及其功能研究;
2.免疫治疗学;
3.免疫药理学。

三、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四、学制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

五、应修学分和课程设置
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40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24学分(含实践环节2学分)。

1.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3学分(硕士阶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博士阶段);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4学分、学位专业课4学分;
前沿讲座,7学分(硕士阶段2学分,博士阶段5学分)。

硕博连续(或直博)研究士生在读期间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18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6次。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成果,提高博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

主讲讲座内容可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能够反映本学科及本研究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前沿
讲座的成绩将根据参加学术讲座的次数、自主讲座次数及内容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评定。

2.选修课
硕博连读研究士生根据课题研究方向及培养要求选修相关课程作为选修课。

3.社会实践
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参加一定工作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工作。

指导本科实验学时不低于16个学时。

实践环节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六、资格考试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转博资格考试,具体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是一篇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当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一般用不少于3年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四学期完成论文选题工作。

研究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应于中期考核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导师组及中期考核领导小组做开题报告,通过专家审核者,方能正式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2.学位论文进度检查
每隔3~5个月,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要在本专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

由导师、指导小组对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问题和难点给予及时指导,以便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进行预答辩工作。

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重点检查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创新成果及创新水平、论文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预答辩情况填写《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备案。

4.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由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山东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组织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切实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5.博士论文与论文发表要求
硕博连续(或直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为实验研究性论文,要求:实验设计正确、技术路线明确、实验数据真实、语言通畅、文章结构合理,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或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万字。

需将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以附件方式附在学位论文之后。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至少2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实验研究性SCI收录论文,且两篇文章的累计影响因子不低于5分。

当实验研究性论文在SCI二区及以上收录期刊发表且影响因子不低于5分时,发表论文不受篇数限制。

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均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为山东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为通讯作者,资格审查以公开发行期刊上登载的学术论文或出版清样为准(清样必须在一年内正式刊出)。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参考书
(1)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
(2)高等有机化学,A、B卷;Textbook of Dru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3)R.M.坎普等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宁永成主编;
(4)药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第二版),Dewick PM 主编;娄红祥主译;
(5) 制备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Hostettmann K, Marston A, Hostettmann M
主编; 赵维民,张天佑译;
(6) 中草药现代研究(一至三卷、仪器分析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年1月;
(7)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二版),宁永成主编;
(8) 新编有机合成化学。

黄宪,王彦广,陈振初编著;
(9)药物新剂型新技术,陆彬主编;现代药剂学,平其能主编;
(10)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等主编;《基因工程原理》,吴乃虎主编;
(11)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方福德等主编;
(12)分离纯化原理,顾觉奋主编;
(13)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分子药理学,王学林主编;
(15)分子药理学,张庆柱主编;
(16)肿瘤药理学,郭青龙主编。

2.阅读期刊
Nature、Science、Drugs of the Future、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Planta Medica、Phytochemistry、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Tetrahedron、Heterocycles、Chem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 Biomedical Analysis、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International Journal pf Pharmaceutics、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Cell、Biotechnology、Immunology、Pharmacology、Drugs、Pharmacological Review。

药学学报、药学进展、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药学学科硕博连读培养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本页不够可加页。

培养方案审批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