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上访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性上访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作者:李寿海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2年第10期
随着油田重组整合的持续推进,有偿解除合同人员、退养家属及在职员工等群体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员工思想呈现多元化,企业凝聚队伍、共谋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成为当前影响企业稳定的重要因素。

探讨企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特点,研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是当前乃至今后企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问题成因
一是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根源。

社会转型期间,受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甚至出现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反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引发了某些集体不规则行为。

二是法制观念淡薄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

当员工、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一些员工误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突发性群体事件。

三是基层组织控制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根源。

表现在对员工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

一些基层领导对本部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知之甚少或者不管不问,致使问题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

四是各种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首先,因对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主要是由于执行者认识上的偏差和方法上的简单粗暴,使部分员工利益受到损害。

其次,因企业经营亏损、停产、倒闭、被兼并等情况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主要是没有妥善解决这些企业员工的生活保障及人事安排等问题。

第三,因历史遗留问题与现行政策不吻合,导致问题不能得到落实和解决。

问题特点
一是复杂性。

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因素越来越多,参与人员越来越复杂,有些地方出现了敌对分子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插手制造事端的动向。

二是合理性。

从起因分析,应该说绝大多数集体上访甚至闹事都有一定的理由,即有其合理的部分,而真正无理取闹是极个别的。

三是扩展性。

参与的外延扩大,但仍以员工、家属、下岗、待业青年、离退休人员为主;数量递增,规模呈扩大化趋势。

四是组织性。

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的酝酿过程,常常有事件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并有向组织严密、呈明显政治化发展的倾向。

五是违法性。

当前群体性事件激烈程度加剧,恶性事件上升,多数伴随着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六是反复性。

通过聚众闹事的方法确实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使部分员工产生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造成处置难度加大。

问题对策
一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执行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动了解民意,掌握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企业动态和潜在的矛盾,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坚持依法治企,强化民主管理,实行厂务公开,发挥监督机制作用,形成上下互动。

二是发挥基层组织的调节作用。

要本着作风严谨、处事公正的原则,对当事人一视同仁,不分地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决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就积极主动,而无利可图则推三阻四,敷衍了事,甚至放任矛盾激化而引起犯罪发生。

对突发性、易激化的事件,要果断处置,平息事态,坚决避免因态度冷漠和作风粗暴而引发的不安定事件。

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力度。

通过法律知识讲座、举办图片展览、收看案例录像、下发宣传材料等途径,不仅仅让员工用头脑记忆法律法规,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法规,用耳朵听法律法规,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以此提高他们学法和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严防一时冲动造成不良后果。

四是做好预防排查工作。

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座谈会、个别谈心、走访慰问等方式,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面对面与各个群体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排查,做到矛盾早发现,情况早掌握,问题早解决。

同时,要了解企业在实施各项改革发展方针政策后,员工有何反响。

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打好“预防针”,避免矛盾纠纷发生时措手不及。

五是建立情报信息预警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此,要掌握工作主动权,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网络,把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强化信息的搜集和反馈,确保信息渠道灵敏畅通。

非常时期,要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建立信息排查“台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特别是对重点人要建立详实档案,对其住所、子女亲属单位、姓名做好登记,并适时协同子女、亲属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采取“一包一”、“多包一”等措施,做好防范监控。

总之,做好企业维稳工作的意义重大。

我们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过硬的工作技能,才能更好地肩负起维护企业和谐发展的神圣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