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2》读后感15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时代第二部,也是完结版,我本来以为能看到男女主角结婚(x),结果没想到……杨壹壹还是不要喜欢李零了,她为什么不去跟段维呢?反正智商都差不多,理工科直男多可爱啊!(关键是有钱)
这一部依然是以单元剧的形式来讲故事,我感触不深的就不一一说明了。

这本里面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网络相亲》和《退休式裁员》,这两个故事在我眼里是真正贴合社会现状的。

现在网络相亲平台异军突起,探探、陌陌、摇一摇是用来干什么的,大家心照不宣,这种下沉app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是它们也用到了大数据来给用户匹配人选,不过用的是最简单的算法。

往高级一点去的,就是线下婚恋公司搞的线上平台,比如百〇网、珍X网,它们的广告在各个知名app上随处可见。

而广告词就很耐人寻味了,抓取了平台上的用户信息,可以说根据用户量身定制。

什么85后高管,90后经理;成熟稳重,爱旅游,爱冒险,等等,年龄与爱好都是根据用户的喜好而改变,我甚至怀疑它们在我手机上安装了摄像头。

这些都是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让你注册,然后缴纳会员费,以对你进行更精准的匹配。

如果单纯用做相亲也就算了,怕就怕有人运用大数据图谋不轨。

《网络相亲》讲的便是这么一个乱象。

一线城市大龄单身女青不在少数,相亲机构精准地抓住有些女青想要钓金龟婿的心态以及对未来伴侣不切实际的幻想,为她们量身打造了一个相亲对象,用来骗取她们的钱财。

从会员费、塑性费再到后期的男会员骗财,榨干钱财一条龙服务为你开展。

那么如何快准稳地抓住用户对男性伴侣的需求呢?大数据会告诉商家结果。

这令人毛骨悚然。

如果一个人的喜好变成一组数据,男人追女人只要靠后台算法来进行,这个世界上还有真爱可言吗?这已无限接近PUA,就差下一步精神控制了。

虽然故事的最后,主角团捣毁了这个不良窝点,但是如何脱离大数据对感情的控制,人们如何把控住自己的感情,作者没有深入展开,是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其实这篇文章是篇很好的题材,由于最后没有升华,最终变成一篇爽文。

《退休式裁员》也是符合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它与《幽灵账户》呼应。

但是最后李零竟没有将《幽灵账户》作
为大数据计算员工价值的反面教材,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确实这篇文章写出了不少程序员的焦虑,程序员们自己明白,这一行也是吃的青春饭,当年纪渐长、思维迟缓,他们无法与年轻人竞争,无法更上日新月异的算法,被淘汰是写好的命运。

我问程序眼朋友,那么年纪大了被淘汰,岂不是找不到工作了?他说,所以程序员们都在往管理方向走。

其实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也没什么人道主义精神。

但换个角度看,对商人来说,对员工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不仁慈。

那么人的价值真的可以计算吗?过度依赖数据,不就的将来,或许数据就能统治世界。

人们再也不用努力、考试、竞选、应聘,只要往那一坐,就能得出你适不适合的结论。

再激进一些,当婴儿出生的那天立刻进行全面测评,天资差的立刻进行人道主义销毁。

等到了那一天,获取妈妈们就要被迫人工受孕——天然基因随机性太强,不如匹配好基因再让你受孕。

这个议题与《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的最后一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人的情感、人脉、情商真的可以计算吗?如果可以,人为什么要成为人,而不是机器人呢?数据是人发明的,到头来却又被数据掌控,这不可谓不是走火入魔。

这本书是想让我们明白,不要太过迷信于大数据,说到底,数据不过是让我们活得更好的工具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