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3同步备课课件:2.1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
观赏位置
地貌的酷似 造型
特定观赏点
面积较大的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 江河湖海 之上俯览
实例
路南石林中的阿诗玛、黄 山的石猴观海、广东肇庆 七星岩
洞庭湖、鄱阳湖、长江、 黄河
较小的湖沼 在低临水面的亭、榭、 西湖、北大未名湖、济南
池塘 廊、阁观赏
大明湖
3.几种特殊景观位置的选择 (1)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等景观,如长江三峡、桂 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2)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 声、动等美感。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 俯视。
【答案】 (1)B (2)A
教材第 29 页活动 1.属开放性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可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访问老师等途径获得。 如: (1)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 (1)在适当的距离仰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2)选择特定的观赏地点。 (3)置身其中近观。
把握观赏时机
【问题导思】 1.到黄山旅游的最佳季节是哪一个?为什么? 【提示】 夏季。雨水多,景色多变,可避暑。 2.为什么钱塘江观潮宜选择中秋节前后? 【提示】 中秋节前后为天文大潮时期,潮水最为壮 观,观赏效果好。 3.欣赏吉林“雾凇”景观应选择哪个季节? 【提示】 冬季。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课标解读 结合典型的旅游景观来说明不同的欣赏方法。
●新课导入建议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 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 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 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 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赞誉。游览桂林山水时,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呢?导入 新课——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5)云带钟声穿树出,风摇塔影过江来。(湖南宝庆双清 亭)
(6)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7)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云南) 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海南) 同学们可从中选择“楹联”,阐明意境。如“五岳若与 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其意境是:黄山有“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五岳与黄山比,可能有奇松、 怪石、云海,犹欠“温泉”一景。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 与面的完美结合
俯瞰、远望 江、河、大海 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 更小、更美
近 看
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 Nhomakorabea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 地之美妙
乘船沿水路观 赏两岸风景
山水组合景观
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 心旷神怡
2.选择观赏角度 大多数旅游景观是立体和多层面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最佳的观赏角度,以充分感受其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
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位置不一定只有一个 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观赏距离远近、 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产生不 同的美感。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 如:天安门城楼的远景和近景各有千秋,远看气势磅礴,显 示皇家气派;近看高大宽阔,威严壮观。
读下面旅游资源景观图,分析回答问题。
夏秋季节山水风景最佳,因此登高山一定要避开冬季,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夏秋季节雨水多,可见山中云雾, 水景也更活,并可兼收避暑功效,因此是观赏高山的首选季 节。但是冬季登山有冬季的情趣,高山上雪压松枝,溪流冰 下,鸟鸣林涧的胜景又不是夏季所能见到的。
优选欣赏角度 【问题导思】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旅游景 观的欣赏角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对于同一种景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 不同的视觉效果。 2.青岛海滨的石老人应该怎样欣赏才能取得最佳效 果? 【提示】 特定的位置远眺,发挥想象。
3.欣赏桂林山水景观怎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提示】 乘船沿水路观看两岸风景。 4.庐山瀑布在欣赏时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 果? 【提示】 适当距离仰视。
1.选择观赏距离
景观观赏,远望其势,近看其质。不同景观选择观赏距
离不同。
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
峰峦
雄伟、峻秀、奇特
远 望
远眺
丘陵地区的梯田
2.两个层次 (1)一是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 感受 和 知觉 ; (2)二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础上,得到 审美 的享受。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1.培养审美情趣 (1)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 学习欲望 的重要 组成部分。 (2)欣赏旅游景观,受人的 好奇心 支配。
2.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
内涵
审美 感受力 审美 理解力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 美能力的方法。
2.把握欣赏角度选择的方式。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 3.掌握观赏时机的选择方式。 的欣赏方法。(重点) 4.了解欣赏景观时应从哪些方 面品味其文化内涵。
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 美感 的过程, 或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审美感受 的过程。
主要依赖于视觉和听觉能力,后天的 训练,可以提高对外界景观感受的敏 锐、深浅和完满程度
经验知识 的积累是该项能力形成和增 强的主要途径,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外来文化的融入过程
审美创造力
主要是情境的升华和意境的开拓,即 对 旅游景观 的归纳提升
3.优选欣赏角度 (1)要求:因地制宜、抓住 要点 、有所侧重。 (2)原因 ①旅游景观有各自的自然属性和 文化 属性。 ②旅游资源的 景象组合 特征,决定了不同 欣赏角度 , 审美感受不同。 ③大多数旅游景观是立体和 多层面 的,应根据具体情
然景观
堤白堤,桃柳间杂,美不胜收);北京西山观红 叶——金秋季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 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 后(气候犹如春末夏初);黄山、庐山——宜夏季
观赏(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
且兼收避暑之效)
随气象 和时间 变化的 自然景观
日出——凌晨,落霞——黄昏;云海、彩虹——雨过天 晴时,飞瀑——雨季;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 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 赏;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鸟 岛——每年5月;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 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 的自然美,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 验大自然中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人文景观同样也要 把握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
杭州西湖——春季最好(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
随季节而 变化的自
(1)观赏西湖最佳的位置是( )
A.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较低的水面的亭、榭、廊、阁
C.适当的距离仰观
D.适当的距离远眺
(2)观赏西湖最佳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第(1)题,西湖面积较小,观赏的地点不宜太 高、太远,适宜在较低水面的亭、榭、廊、阁等欣赏。第(2) 题,春季西湖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堤白堤,桃柳间杂, 美不胜收,是观赏西湖最佳的季节。
3.观看圆明园怎样才能体验景观的意境? 【提示】 要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并善于将相关的历 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体会它的历史和 文化特征。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亡、荣与 辱的历史沧桑感。
1.图解审美能力的组成
2.图解旅游景观欣赏如何品味文化内涵
我们观赏岳阳楼,如果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毫无所知,对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句含义也不甚了解,就 很难领略这一历史名楼的深沉博大之美。这说明在旅游景观 的欣赏中,我们应该( )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 人文景观 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
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
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美, 运用顺口溜帮助记忆
自然景观欣赏好,把握时机很重要; 时刻、日期和季节,规律变化掌握好; 春夏秋冬景观变,北方山水夏季观; 高山要观日出落,雨过天晴莫错过; 特定时间美景现,劝君守时方能见。
(3)在游览北京石花洞景观时,如何欣赏才能达到最佳 效果?
【思路点拨】 据图推出三种自然景观的类型,结合所 学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确定其答案。
【解析】 第(1)题,瀑布景观欣赏宜选择适当的距离仰 观,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第(2)题,地貌的逼真 造型应选择特定的位置,发挥想象,才能感知某种形象;第 (3)题,溶洞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A.提高审美能力 B.优选欣赏角度 C.把握观赏时机 D.品位文化内涵 【思路点拨】 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
【解析】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绘洞庭湖的气势及 “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并由此过 渡到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和生活态度。杜甫的《登岳阳楼》描绘洞庭湖的气势,表现 了诗人孤寂凄凉的身世,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国事的 忧思。在欣赏这些旅游景观时,我们要了解其来龙去脉,对 其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文化素养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其文 化内涵。
【答案】 D
[图表展示] 教材第 27 页图 2-1 丽江黑龙潭倒影
[解图精要] 1.丽江位于云南省,有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图中有蓝天、白云、雪山、绿树、石桥、亭榭等景 观。 3.欣赏水中的倒影,领略亲水情趣,游客所处的位置 可尽量低一些,这样水面的反光相对清晰。
[图表应用]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它以其秀丽的湖光 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也被誉为“人间天堂”。2011 年 6 月 24 日,杭州西湖正式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1)~(2)题。
庐山瀑布
女神司春
北京石花洞
(1) 为 达 到 最 佳 欣 赏 效 果 , 欣 赏 庐 山 瀑 布 时 , 需 要
__________________,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
东坡观庐山写下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在
不同的地点观赏,会有不同的美感体验。
(2)要取得最佳欣赏 效果 ,在游览“女 神 司 春”景 观 时,如何才能欣赏到这类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1.以下景观与其主要美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峨眉秀 ②香山红叶 ③烟岚云霞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 ⑤疑是银河落九天 ⑥松涛亭 ⑦听泉亭 A.①—朦胧美 B.③④⑤⑥⑦—动态美 C.②③⑤—色彩美 D.⑥⑦—听觉美
况选择最佳的观测角度,以充分感受其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
4.把握观赏时机 (1)原因:旅游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 对比组合 给人 以美的感受。 (2)
动与静
稳定与变幻
5.品味文化内涵 (1)原 因:许多旅游资 源拥有悠久的历 史渊源和深厚 的 文化底蕴 , 文化内涵 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 (2)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来龙去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运用文化素养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
的本质特点,即可确定答案。
【解析】 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前后观赏,
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
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 D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品味文化内涵
【问题导思】 1.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怎样才能体会到旅游资源的 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等多种美感? 【提示】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同一景观不同观赏者在观赏时会有同样的情感吗? 为什么? 【提示】 不会。旅游者移情于景时,景同情不同,且 情随景变,情景交融的结果也不相同。
(2012·江苏高考)2011 年 6 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
【思路点拨】 饱览旅游景观精彩场面,结合三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