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练习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练习题(1)
1.服用磺胺药多饮水的目的是( )。
A.增加疗效
B.减轻胃肠道反应
C.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D.避免影响血液的酸碱度
E.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避免在肾脏形成结晶
答案:E
【解析】服用磺胺药时应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可以加速药物的溶解和排出,减轻肾脏损害。
2.qod 的中文意译是
A.每日 1 次
B.每日 3 次
C.每晚 1 次
D.每周 2 次
E.隔日 1 次
答案:E
解析:qd 每日 1 次;am 上午;bid每日 2 次;pm 下午;tid 每日 3 次;
ac饭前;qid 每日 4 次;pc 饭后;qod 隔日 1 次;ID 皮内注射;biw 每周 2 次;H 皮下注射;qh 每小时 1 次; IM 或 im 肌内注射;qn 每晚 1 次;IV 或iv静脉注射;hs 临睡前;12n 中午 12 点;prn 需要时(长期);12mn 午夜 12 点;sos 需要时(限用 1 次,12 小时有效);St 立即。
3.心前区禁用冷疗的主要理由是
A.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B.以免局部出现红斑、荨麻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
C.以免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继发坏死
D.以免患者出现腹泻
E.以免引起患者体温下降
答案:A
解析:心前区禁用冷疗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4.呕吐量超过 300ml,但呕吐内容物为一些食物,应考虑
A.胆汁反流
B.急性大出血
C.陈旧性出血
D.幽门梗阻
E.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成人胃容量约为 300ml,如呕吐量超过胃容量,应考虑有无幽门梗阻或其他异常情况。
幽门梗阻病人饭后常有滞留现象,引起上腹胀满、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5.简易呼吸器挤压呼吸气囊,每次可进入肺内的空气量是
A.100~150ml
B.200~300ml
C.350~450ml
D.500~1000ml
E.1200~1500ml
答案:D
解析:简易呼吸器一次挤压可有 500~1000ml 空气进入肺内。
6.在氧气使用过程中,正确的用氧方法是
A.先开小开关,再开总开关,固定好鼻导管后,根据病情调节适宜的氧流量
B.先开总开关,固定好鼻导管,开小开关调节氧流量
C.停用氧气时,先关总开关,再拔除鼻导管
D.吸氧过程中需要改变氧流量时,应先分离鼻导管与氧气,调节好流量后再连接
E.氧流量表压力至 0.1MPa 时即不能使用,应更换
答案:D
解析:在使用氧气时,先调节流量后应用。
停氧时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
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分离氧气和鼻导管,调好后再接上。
氧气压力至少保留在0.5MPa。
7.气管内吸痰时,每次插管吸痰时间不超过
A.5 秒
B.10 秒
C.15 秒
D.30 秒
E.1 分钟
答案:C
解析:吸痰时间不宜大于 15 秒,以免病人出现缺氧加重。
8.提出自我照顾模式的学者是
A.纽曼
B.马斯洛
C.佩皮劳
D.奥伦
E.汉斯·席尔
答案:D
解析:提出自我照顾模式的学者是奥伦;纽曼提出的是健康系统模式;马斯洛提出的是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佩皮劳提出的是人际关系模式;汉斯·席尔提出的是压力理论。
9.忌碘饮食的试验期是
A.3 天
B.7 天
D.1 个月
E.2 个月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摄 131I 测定饮食用来协助测量甲状腺功能的试验饮食,试验期为2 周。
10.适合采取半坐卧位的病人是
A.脑出血患者
B.心包积液患者
C.肺部分泌物引流时
D.支气管哮喘患者
E.急性左心衰竭
答案:E
解析: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利用重力作用将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11.服用后需多饮水的药物种类是
A.铁剂
B.止咳糖浆
C.助消化药
D.健胃药
E.磺胺类药答案:E
解析: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多饮水则可加速排泄,减少毒副作用。
12.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提出“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时间是
A.1977 年
B.1978 年
D.1994 年
E.1995 年
答案:A
解析:1977 年 5 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 30 届世界卫生大会作出决定,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主要卫生目标是:到 2000 年使世界所有人的健康状况能在社会和经济两方面都享有卓有成效的生活水平,即称“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这一目标指的是:实现人人都能够有成效地进行工作,能积极参加所在社区的社会生活,每个人都应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而且卫生保健起始于社区、家庭、学校和工厂等。
13.不属于压力源中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是
A.考试
B.火灾
C.结婚
D.发热
E.搬迁
答案:D
解析:发热属于生理性因素。
14.肾脏移植手术后病人应采取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保护性隔离
答案:E
解析: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早产儿及严重烧伤、白血病、脏器移植、免疫缺陷等病人,故肾移植手术病人应采取保护性隔离。
15.肠套叠病人的粪便呈
A.陶土色便
B.柏油样便
C.暗红色便
D.果酱样便
E.鲜红色便
答案:D
解析:正常成年人粪便的颜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
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
正常情况下因摄入食物和药物种类不同,粪便的颜色可随之变化,如:摄入动物血或含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黑色便;摄入大量绿色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
非正常情况若出现粪便颜色改变可提示消化系统疾病的存在,如:暗红色便提示下消化道有出血;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有出血;白陶土色便提示有胆道梗阻;粪便表面有鲜血提示患有痔疮和肛裂;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16.死亡后尸体温度逐渐降低,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A.6h
B.12h
C.24h
D.36h
E.48h
答案:C
解析: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
死亡后尸体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一般死后 10 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 1℃,10 小时后为每小时0.5℃,大约 24 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17.我国将护士教育列入中等护理专业教育的时间是
A.1918 年
B.1938 年
C.1943 年
D.1950 年
E.1985 年
答案:D
解析:1950 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中等专业教育作为培养护士的唯一途径,并由卫生部制定全国统一教学计划和编写统一教材。
18.以工作为导向,按工作内容分配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方式是
A.个案护理
B.综合护理
C.小组制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功能制护理
答案:E
解析: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按工作内容分配护理工作,各司其职。
它是一种流水作业的工作方法,护士分工明确,易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
但工作机械,缺少与病人的交流机会,较少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护士较难掌握病人的全面情况。
19.内源性医院感染的原因
A.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强,对本身同有的微生物感受性降低,正常菌群发生易位
B.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对本身固有的微生物感受性增强,正常菌群发生易位
C.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对本身固有的微生物感受性降低,正常菌群发生易位
D.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强,对本身固有的微生物感受性增强,正常菌群发生易位
E.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强,对条件致病菌感受性降低,正常菌群发生易位
答案:B
解析:内源性感染:指病人自身携带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通常寄居在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是不致病的,只有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健康不佳及正常菌群发生移位时则会发生感染。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感染源不是病人自身。
病原微生物通过人与人或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传播给病人,引起感染。
20.符合药物保管原则的是
A.药柜放置于阳光下,并保持清洁
B.药瓶标签注明中文名称、浓度、剂量即可
C.当标签模糊时,应重新更换标签继续使用
D.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
E.只有剧毒药物需要专人管理并加锁
答案:D
解析:药品外标签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不能全部注明的,应当标出主要内容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药物要定期检查,如有沉淀、混浊、异味、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辨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
置药柜于光线明亮处,但不宜阳光直射。
保持整洁。
剧毒药、麻醉药加锁、登记并交班。
21.长期留置导尿病人,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的主要目的是
A.锻炼膀胱反射功
B.使病人暂时休息
C.防止导尿管老化、折断
D.防止逆行感染
E.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答案:D解析:定期更换导尿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逆行感染。
22.休克治疗首选的基本的措施是
A.改善外周血管张力
B.改善心功能
C.补充血容量
D.纠正电解质紊乱
E.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答案:C
解析:休克治疗首选补充血容量以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提升血压,增加心排出量,促进循环。
2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发生于
A.过敏试验皮内注射 20 分钟后
B.过敏试验皮内注射后 20 分钟内
C.用药后 20 分钟内
D.用药后 24 小时内
E.用药后 1~7 天
答案:C
解析: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用药后 5~20 分钟内,甚至在用药后数秒内发生,既可发生于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射时(皮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甚至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