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套)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骊.歌(lí) 盔.甲(kuī) 磐.石(pán) 苦心孤诣.(zhǐ)
B.悲怆.(chuàng) 呓.语(yì) 谦逊.(xùn) 花团锦簇.(cù)
C.涟漪.(yī) 妖娆.(ráo) 汲.取(xī) 顶礼膜.拜(mó)
D.倏.忽(shū) 惬.意(xiá) 俨.然(yǎn) 讲信修睦.(m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嘶哑天骄言不及义相得益章
B.呢喃阴翳强聒不舍根深蒂固
C.灰烬脏物一意孤行李代桃僵
D.飘逸妄想断章取义富丽堂黄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
..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
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

C.“水光激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
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

D.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就摩肩接踵
....,摆出一副要打架的架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遇导游强制消费和辱骂一事引起了泰方关注。

B.随着自贡彩灯产业的壮大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也遇到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C.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D.中国高铁成功投入运营并获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5、从表情达意上看,下面既生动又恰当的一项是()
A.几棵野菊,柔弱的茎上撑着小小的黄花,雄赳赳地立在路旁。

B.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花,我仿佛喝了香甜的美酒,心都醉了。

C.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D.时间好像一架梯子,它能鞭策着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从春花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⑤④②③B.⑤①③②④C.①⑤②④③D.①②④③⑤
7、默写古诗文。

⑴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 。

(《孟子》)
⑵两岸石壁,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⑷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⑸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⑺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⑻在“扫黑除恶”行动中,任何不法分子都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天网恢恢,_____”(《魏书》)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

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

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

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

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

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

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一文)注释: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A.濯.去泥土 B.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
C.既非昌阳之所能及. D.置.盆中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石盆养之
A.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

余游慈湖山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苍然于几案间
5.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刘钊
①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雏
形,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

②汉字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

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

而甲骨文是目前
..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早期结晶,一点都不为过。

③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六书”的造字理据,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

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

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

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④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

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休”字像人在树荫下休息,所以古代“休”字有休息、止息和“荫”的意思;“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护”和“依仗”两个意思。

⑤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

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⑥甲骨文已经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

很多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

其形体体现出的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饱满匀称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⑦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目前甲骨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

2017
年11月24日,“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可以想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文研究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②段中加点的“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甲骨文有哪些特点?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

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2)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

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

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

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3)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

单车散了架。

“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

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4)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5)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

”刘伟头也不回,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走了。

(6)“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7)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

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8)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

母亲急了,找男人吵。

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

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

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

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

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
(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

父亲不愿意,母亲
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

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

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15)“我不走了。

”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
(16)“关你什么事!”
(17)“我是你爹!”
(18)“起来!”
(19)父亲没动。

(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
(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

“这还差不多。

”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

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24)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

刘伟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

1.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

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

母亲购买旧车——(_________)——(___________)——父子骑车看病
2.请赏析第(3)小节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9)段与第(7)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结合全文,谈谈对“一串清脆的车铃声”的理解。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

“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有不少。

对此,你有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1)自拟题目。

(2)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B
D
A
B
D
(1)地利不如人和(2)五色交辉(3)长风破浪会有时(4)阴阳割昏晓(5)梦回吹角连营(6)山重水复疑无路(7)万水千山只等闲(8)疏而不漏

1.A.濯:洗涤 B.遗:给予 C.及:赶得上 D.置:放置
2.D
3.余/游慈湖山中
4.在室内的桌案之间显示着自己的苍翠颜色。

5.生命力强,忍寒苦,安澹泊;生长条件简单,易养且能入药等等。

作者对石菖蒲充满怜爱赞美之情。


1.①引出说明对象:甲骨文;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不能。

“目前”一词表限制,说明了甲骨文只是到现在为止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或:不能。

“目前”指到现在为止,说明甲骨文是到现在为止已知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但不排除还有更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可能性,删去后表述过于绝对。

“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举例子。

举甲骨文中象形字和会意字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从甲骨文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示例:①甲骨文体现了“六书”的造字理据,可以自由记录汉语;②甲骨文中的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保留着早期形态;③甲骨文词汇和内容丰富;④甲骨文
是符号化的文字。

(甲骨文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父亲生气砸车刘伟挣钱买车
2.拟人、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看到单车就像看到倔强与叛逆的儿子时的反应,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不满、不认同(或“表现出父子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3.⑦⑨两段都写了母亲“留饭”和父亲“揭开锅盖看”的情节。

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牵挂,突出了对孩子的爱;也为后文父子矛盾的解决做了铺垫。

4.①“车铃声”渲染了父子和好带来的愉悦。

(寓意着父子和好的结局)②结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主题:一个曾经叛逆的少年在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磨练中获得了成长。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