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测试卷共3套(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测试卷-冀
教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甲有10个苹果,乙也有10个,甲给了乙3个,请问他们平均有多少个苹果?()
A.10个
B.13个
C.15个
2.下列有关平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偶数
B.平均数是奇数
C.平均数是整数
D.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一个量
3.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其中两个数是26和16,第三个数是()。
A.25
B.14
C.12
4.在制作统计图表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收集数据
B.整理数据
5.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
A.87
B.85
C.90
6.小明看一本童话书,前4天看了15页,后5天每天看6页,平均每天看()页。
A.5
B.5.5
C.6
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
()
2.东东身高1.40米,趟过平均水深1.30米的小河,不会有危险。
()
3.三年级球队的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立的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立一定不是这个球队的队员。
()
4.小军所在班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
小军的体重一定不少于32千克。
()
5.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
三(1)班参加篮球的人数最多。
()
6.小明4次数学模拟考试的总成绩是384分,他每次考试成绩肯定都是96分。
()
三.填空题(共6题,共8分)
1.都市影院周一至周五售出门票分别是125张、143张、139张、149张、134张。
五天平均每天售票()张。
2.地三鲜由茄子、土豆和青椒三种蔬菜组成,三种蔬菜的烹饪成本分别为每公斤6元、5元和8元,如果食堂烹饪一大份需要20公斤茄子、30公斤土豆和25公斤青椒,则地三鲜的定价为每公斤()元(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军上山的速度是60米/分钟,走了15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10分钟就回到了出发点,则他往返的平均速度为()米/分钟。
4.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朵。
5.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
较。
6.小明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是95,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6,数学是97,语文是(),英语是()。
四.解答题(共5题,共27分)
1.李芳参加歌咏比赛,七位评委的打分分别是89分、91分、61分、91分、92分、92分、93分。
(1)这七位评委打分的平均分是多少?
(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多少?
2.上周自行车销售记录:周一15辆,周二12辆,周三10辆,周四9辆,周五2辆,周六38辆,周日32辆。
(1)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多少辆?
(2)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多少辆自行车合适?
3.某服装厂要加工一批套裙,前4天加工了120套,后5天加工了150套,正好完成。
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
4.王军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16页,后5天读了71页正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王军平均每天读几页?
5.下面的统计图是鲜花店本周四种花的销售情况。
(1)平均每种花销售多少支?
(2)如果你是花店老板,下周要购进鲜花,你会怎样进货?
五.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1.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棵;第()组和第()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棵数少;第()组植树棵树与平均棵数持平。
2.看图回答问题。
(1)收入最多的是()月,支出最少的是()月;
(2)5个月一共收入()元;
(3)()月余额最多,()月和()月余额同样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A
6.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138
2.6.3
3.72
4.7
5.多少;大小
6.95;93
四.解答题
1.(1)解:(89+91+61+91+92+92+93)÷7=87(分)
答:这七位评委打分的平均分是87分。
(2)解:(89+91+91+92+92)÷5=91(分)
答: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91分。
2.(1)20辆;(2)40辆(答案不唯一)。
3.解:(120+150)÷(4+5)
=270÷9
=30(套)
答:平均每天加工30套。
4.解:16×4=64(页)
64+71=135(页)
135÷(4+5)=15(页)
答:这本书共有135页,王军平均每天读15页。
5.(1)140支(2)多购进玫瑰花和康乃馨。
五.综合题
1.8;一;四;三
2.(1)2,3 (2)19900 (3)3,4,5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8.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一、单选题
1.小明用一周时间看了一本故事书,前3天看了36页,后4天共看了20页,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列式是()。
A. 36÷3 --20 ÷4
B. 36÷3+20÷4
C. (36+20)÷(3+4)
2.小于12的所有质数的平均数是()。
A. 5
B. 5.6
C. 6
3.某小学六(1)班环保小组的5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中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32,25,27,26,2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共丢弃塑料袋大约()
A. 900
B. 1080
C. 1215
二、判断题
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90吨重的货物,那么5厘米长的直条就能表示180吨重的货物。
5.梁红小学全体同学捐款,平均每人捐3元。
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6.四(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3kg,有的同学体重会超过33kg,有的同学体重不到33kg。
()
三、填空题
7.看图计算:
光明五金厂前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1)平均每月产值________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2)第四季度的产值比第三季度增长________%.
8.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98,甲数是95,乙数是________。
9.三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________本.
10.一辆公交车前5小时每小时行78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42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千米/小时。
11.少年宫影院在科技电影周每天上演4部电影,后4天的售票情况如下表:
(1)4天内,每部电影平均每天售票为________张、________张、________张、________张.(按顺序依次填写)
(2)照这样计算,这一周4部电影一共可能售票________张.
(3)如果每张票价是3元,这一周大约可收入________元票款.
(4)比较一下后4天,第________部电影观众最多,第________部观众最少,相差________人.
四、解答题
12.张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4分,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6分,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2分。
张华这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
五、综合题
13.下面是华江果品店上星期5天卖出苹果和橘子的数量.
(1)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2)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六、应用题
14.商店卖出了5台同样的热水器,由于优惠金额不等,售价分别为2280元、2160元、2120元、2300元、2040元。
问:这5台热水器的平均售价是多少元?
15.陈强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是98分,英语和科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这四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看的总页数看的总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所以正确列式是:(36+20)÷(3+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用前3天看的页数,再加上后4天看的页数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再除以总天数7,就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据此解答即可。
2.【答案】 B
【解析】【解答】解:(2+3+5+7+11)÷5
=28÷5
=5.6
故答案为:B
【分析】小于12的所有质数是2、3、5、7、11,把这几个质数相加,再除以质数的个数即可求出平均数.
3.【答案】 C
【解析】【解答】(32+25+27+26+25)÷5×45,
=135÷5×45,
=1215(个);
答: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共丢弃塑料袋大约1215个,
【分析】先根据5名同学记录自己家中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求出平均每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即“(32+25+27+26+25)÷5=27”,然后根据“平均数×份数=总数”即可进行解答。
故选:C.
二、判断题
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90÷2×5=225(吨)【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1cm长的线条表示45吨货物,5厘米长的直条就能表示180吨重的货物。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平均每人捐3元,那么全校每个学生不一定都捐了3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单一某个数据会大于、等于或小于平均数,由此判断即可。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平均体重是33kg,有点同学体重会超过33kg,有的同学体重不到
33kg,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单个的数据可能会比平均数高,也可能会比平均数低。
三、填空题
7.【答案】(1)6、58
(2)20
【解析】【解答】解:(1)(15+20+20+24)÷12
≈6.58(万元)
⑵(24—20)÷20=20%
【分析】平均每月产值是指总产值除以12.
8.【答案】101
【解析】【解答】解:98×2-95
=196-65
=101
故答案为:101【分析】用两个数的平均数乘2求出两个数的和,减去甲数即可求出乙数.
9.【答案】15
【解析】【解答】(23+15+22)÷4
=60÷4
答:平均每班捐图书15本。
【分析】先把四个班级捐书的本数加起来,再除以4,即可解答问题。
故答案为:15。
10.【答案】64.5
【解析】【解答】解:(78×5+42×3)÷(5+3)
=(390+126)÷8
=516÷8
=64.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64.5。
【分析】用速度乘时间分别求出前5小时和后3小时行驶的路程,相加后就是总路程,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求出平均速度。
11.【答案】(1)394;317;491;326
(2)10696
(3)32088
(4)3;2;696
【解析】【解答】解:(1)《国宝熊猫》(272+315+469+520)÷4=1576÷4=394(张);
《美丽的南沙》(224+275+316+453)÷4=1268÷4=317(张);
《宇宙与人》(289+452+568+655)÷4=1964÷4=491(张);
《沙尘暴防治》(137+292+379+496)÷4=1304÷4=326(张);
(2)(394+317+491+326)×7
=1528×7
=10696(张)
(3)10696×3=32088(元)
(4)491>394>326>317,第3部电影观众最多,第2部观众最少,相差:
491×4-317×4
=1964-1268
故答案为:(1)394;317;491;326;(2)10696;(3)32088;(4)3;2;696
【分析】(1)用每部电影后四天的总售票张数除以4求出平均每天售票的张数;(2)用四部电影平均每天售票的张数和乘4即可求出售票总数;(3)用售票总数乘3即可求出卖出的总钱数;(4)比较平均每天的售票张数即可确定哪部电影观众多,哪部电影观众少。
用减法计算出人数差即可。
四、解答题
12.【答案】解:(94×2+96×2+92×2)÷2÷3
=564÷2÷3
=94(分)答:张华这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4分.
【解析】【分析】用94乘2求出语文和数学的总分,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数学和英语的总分,语文和英语的总分,把三个总分相加就是语文、数学、英语总分的2倍,除以2后就是三门课程的总分,再除以3就是平均分.
五、综合题
13.【答案】(1)解:答由统计图可以看出:星期二与星期四卖出的苹果同样多,星期四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2)解:苹果:(6+7+9+7+11)÷5
=40÷5
=8(箱)
橘子:(4+8+6+7+10)÷5
=35÷5
=5(箱)
答:平均每天卖出苹果8箱,橘子5箱
(3)解:这5天卖出的苹果多,还是橘子多?多多少箱?
苹果:6+7+9+7+11=40(箱)
橘子:4+8+6+7+10=35(箱)
40﹣35=5(箱)
答:这5天卖出的苹果多,多5箱
【解析】【分析】两幅条形统计图都是用纵轴上的数据表示卖出的数量,单位是箱,每格代表1箱,横轴上数据表示天数.(1)根据华江果品店上星期5天卖出苹果和橘子的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哪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2)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分别求出这5天卖出的苹果、橘子的总箱数除以5即可.(3)能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如,这5天卖出的苹果多,还是橘子多?多多少箱?本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
六、应用题
14.【答案】解:(2280+2160+2120+2300+2040)÷5
=10900÷5
=2180(元)
答:这5台热水器平均售价是2180元
【解析】【分析】主要考察简便计算与运算定律有关的问题。
15.【答案】解:(93×2+96+98)÷4
=(186+96+98)÷4
=380÷4
=95(分);
答:他这四科的平均成绩是95分
【解析】【分析】用93×2求出陈强期末考试英语和科学两门功课的总成绩;再加上语文、数学的成绩就是四科的总成绩,然后再除以4即可解答.本题主要是利用平均数求出英语和科学两门功课的总成绩总数,再求出四科的总数,然后根据平均分=总分÷科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8。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一、单选题
1.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的直条表示60人,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00人.
A. 10
B. 15
C. 20
2.下面统计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反映三个数平均数的图是()。
A. B. C.
3.有三个数,分别是8、a、12,如果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大于11并小于14,那么这个数a()
A. 比8小
B. 比8大但比12小
C. 比13大但比22小
D. 无法判断
4.小明期末考试语文、英语、科学三科的平均分是90分,他的数学考了95分,他这四门科目的期末平均分()90分。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二、判断题
5.条形统计图纵轴都是每一个格代表1。
()
6.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7.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用多种直条来表示。
8.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三、填空题
9.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________。
10.李华、张得和陈若的平均身高是152cm,李华身高158cm,张得身高147cm,陈若的身高是________cm。
11.小明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是95分,那么他数学考了________分。
科目语文数学英语
成绩/分91 96
1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________,折线统计图能表示________。
A.数量的多少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四、应用题
13.某居民楼一单元共有8户,2001年上半年用水情况统计如下
表。
①在上表中的空格里填上数据 ________。
②上半年月平均用水________吨。
③现行收费办法是:每用1吨水应缴纳水费1.6元,另加0.4元的污水处理费。
这样,此单元用户六月份共缴纳水费________元。
④五月份比二月份的用水量多________%。
五、解答题
14.太原市提出城市核心价值观:“包容、尚德、守法、诚信、卓越”。
新华路小学德育处为了解学生对城市核心价值观中哪一项内容最感兴趣,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所示的部分统计图。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该校共调查了________人,其中最喜欢“尚德”的有________人。
(2)请你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15.下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乘车、步行、骑车)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将条形统计图的空缺部分补全。
(2)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60÷3=20(人),400÷20=20(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用60除以3求出1厘米表示的人数,用400除以1厘米表示的人数即可求出直条的长度。
2.【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虚线所在的位置小于平均数;
B、虚线所在的位置等于平均数;
C、虚线所在的位置大于平均数。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由此根据每个选项中三个长条的长度以及虚线的位置选择即可。
3.【答案】 C
【解析】【解答】11×3-(8+12)=33-20=13;
14×3-(8+12)=42-20=22;
a比13大,比22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数×个数=三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其中两个数的和=第三个数,据此推断a的范围。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数学分大于三科的平均分,那么四门科目的平均分会大于90分。
故答案为:A。
【分析】如果数学分等于三科平均分,那么四科平均分不会变;如果数学分小于三科平均分,那么四科平均分就小于90分;如果数学分大于三科平均分,那么四科平均分会大于90分。
二、判断题
【解析】【解答】条形统计图的纵轴不是每一个格都代表1。
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纵轴每一个格代表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需要根据统计的数据的大小而定。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运用长短不同的长条来表示数量的多少,非常清晰形象。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用多种直条来表示,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小格表示就是一个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由于数据不同,所以画出直条的长短也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
即可判断。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绘制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分析】此题考查对统计图特点的掌握情况,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平时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填空题
9.【答案】多少
【解析】【解答】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多少.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可知,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 10.【答案】 154
【解析】【解答】解:152×3-158-147=154cm,所以陈若的身高是154cm。
故答案为:154。
【分析】陈若的身高=三人的平均的身高×3-李华的身高-张得的身高,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解析】【解答】95×3-(91+96)
=285-187
=98(分)
所以他数学考了98分。
故答案为:98。
【分析】平均数,统计学术语,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本题先利用平均分计算出三科的总分,再减去语文和英语得分的总和。
12.【答案】 A;C
【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A;C。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高低变化表示增减变化情况。
四、应用题
13.【答案】 366;61;130;40
【解析】【解答】①45+50+60+60+70+81=366(吨)
表中的空格里应该填的数据是366.
②(45+50+60+60+70+81)÷6
=366÷6
=61(吨).
③81×(1.6+0.4)
=81×2
=162(元)
④(70-50)÷50
=20÷50
=0.4
=40%
故答案为:①366;②61;③162;④40.
【分析】①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六个月的用水合计吨数,将六个月的用水吨数相加即可解答;
②要求上半年平均用水多少吨,用六个月的用水总吨数÷6=平均每个月的用水吨数,据此列式解答;
③要求六月份的水费,用(每吨水的水费+污水处理费)×六月份的用水量=六月份的水费,据此列式解答;
④要求五月份比二月份的用水量多百分之几,用(五月份的用水量-二月份的用水量)÷二月份的用水量= 五月份比二月份的用水量多的百分数,据此列式解答.
五、解答题
14.【答案】(1)500;100
(2)
【解析】【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对“包容”最感兴趣的有150人,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对“包容”最感兴趣的占调查人数的30%,要求调查人数,用150÷30%;要求最喜欢“尚德”的有几人,用调查的总人数-喜欢其他4项的总人数=最喜欢“尚德”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2)根据上题计算,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然后用喜欢某项内容的人数÷调查的总人数=某项内容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据此将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15.【答案】(1)解:全部人数:25÷50%=25÷0.5=50(人)
50×20%=10(人)
(2)解:25÷50%=25÷0.5=50(人)
答:这个班一共有50人。
【解析】【分析】已知量÷已知量对应的分率=总量,总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分率的对应值;据此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