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大石桥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污秽.(huì)修葺.(qì)羸.弱(lěi)屏.息凝神(bǐng)
B. 谰.语(lán)竹篾.(niè)吞噬.(shì)锲.而不舍(qiè)
C. 校.补(jiào)愧怍.(zuò)猥.琐(wěi)气冲斗.牛(dǒu)
D. 殷.红(yīn)震悚.(sǒng)孱.头(càn)悲天悯.人(mǐn)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应为羸.弱(léi);B.应为竹篾.(miè);C.正确;D.应为殷.红(yān)。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诲人不倦不耻下问鞠躬尽粹惊心动魄
B. 颠沛流离耀武扬威海市蜃楼大庭广众
C. 群蚁排衙海阔天空仙露琼浆以身作责
D. 如是重负悲天悯人沥尽心血心有灵犀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应为“鞠躬尽瘁”;B.正确;C.应为“以身作则”;D.应为“如释重负”。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生活中总是充满意外,也许正在你志得意满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已经不期而至
....。

B. 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
....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C.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生命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

D. 真是心有灵犀
....,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好了。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
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C.“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用在此句不恰当。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 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_______;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_______,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

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________ ,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 怜惜闪耀醒悟
B. 惋惜闪烁醒悟
C. 怜惜闪烁悔恨
D. 惋惜闪耀悔恨
【答案】B
.....
.............
5. 下面语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①最近网络上举办《我给航母来取名》的活动,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

②国产001A型航母名字仍未定:定名山东舰可能性最大。

③而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艇将会以省(区、直辖市)或词组来命名。

④说起国产航母的名字,不得不说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名字由来,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命名规律,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⑤其次是“山东”号,一些网友从历史角度说要叫“郑成功号”,还有一些网友给了一些比较萌的名字选择,比如皮皮虾号,齐天大圣号等。

A. ⑤②④③①
B. ①②④⑤③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⑤②④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D项正确,注意标志性词语,如“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其次”“仍未”“说起”“而”。

6. 对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

这么陡峭
..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夕阳西下.,
..的山,这么
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
...,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A. 介词形容词代词名词助词名词
B. 副词形容词代词名词助词名词
C. 副词形容词代词动词助词名词
D. 介词形容词代词动词助词名词
【答案】C
7.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

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示例一:①江南的春像小姑娘,跳跃着蓬勃的舞步。

(2). 示例二:②台阶上的父亲像老黄牛,耕耘着理想的生活
【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

句式特点为比喻句加拟人句。

表意正确。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8. 名著阅读
他一向陪我出去旅行。

这诚实的青年是佛兰蒙人,我很喜欢他,他对我也很好。

他是一个生性冷淡、循规
蹈矩、一贯热心的人,对于生活中的突然事件并不惊奇,他的两手很灵巧,什么事都做得来,虽然他的名字叫做________(“劝告”的意思),可是人家不问他的时候,他决不发表意见。

……
这个语段出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________________。

小说讲述了一位叫___________(填人物名字)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这个语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海底两万里》(2). 尼摩(3). 康塞尔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出自名著《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

这部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语段中的“他”指的是康塞尔。

据此作答即可。

9. 文言诗文填空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4)《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5)《游山西村》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政治理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望岳》中体现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出了他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心志。

【答案】(1). (1)可据理臆断欤(2). (2)独怆然而涕下(3). (3)商女不知亡国恨(4). (4)出淤泥而不染,(5). 濯清涟而不妖(6). (5)山重水复疑无路,(7). 柳暗花明又一村(8). (6)不畏浮云遮望眼,(9). 自缘身在最高层(10). (7)会当凌绝顶,(11). 一览众山小(12). (8)落红不是无情物,(13).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臆、欤、怆、涕、淤、染、濯涟、凌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2)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__)
(3)或陈.于前(_______________)(4)妻子
..不觌(_______________)
11. 下面句中的“而”与“而乱书围之”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 康肃笑而遣之
C. 温故而知新
D. 而顷刻两毙
12. 选出与“乃引客就观之.”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 水陆草木之.花
B. 何陋之.有
C. 而乱书围之.
D. 无丝竹之.乱耳
13. 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15. 【乙】文中最能体现“书巢”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原文语句)
16. 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

【答案】10. (1). (1)出名,有名(2). (2)调弄(3). (3)陈列(4). (4)妻子儿女11.
D 12. C
13. 而/ 风雨雷雹之变 /有不知也
14. (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于是就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窝吗!”
15. 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16. (甲)书屋的特点是简陋,(乙)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解析】甲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年代:唐
乙文选自《渭南文集》作者:陆游年代:南宋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我房间的里面,有的书放在书架上,有的书在面前放置,有的书(作为)枕头垫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哪里不是书的。

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和书在一起的。

(如果)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看我,(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

间或我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我就笑道:“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巢吗?”于是带领着客人进入房间观赏。

客人开始不能进入屋子,已经进入了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它确实是个书巢啊!”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注意“名”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出名;“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丈夫的配偶。

11.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表修饰;B.表修饰;
C.表顺承;
D.表转折,但是的意思。

“而乱书围之”的“而”表转折,但是的意思。

故选D。

12.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虚词“之”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A.助词,的;B.宾语前置的标志;D.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
的“之”与例句“乃引客就观之”中的“之”都是代词。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来划分即可。

14.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斯”,这;“惟”,只;“馨”,指品德高尚;“辄”,就。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15.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根据乙文中“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的意思“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可知书巢特点。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根据甲文“斯是陋室”可知书屋的特点是简陋,根据乙文“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可知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①。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①倚胡床:坐靠胡床。

倚:坐靠。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7. 诗的前两句中“_____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出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18. 诗的最后一句“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答案】17. (1). 追(2). (纳凉时)的悠闲自在
18. 这句诗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志趣和态度。

【解析】
17.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追”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

18.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句诗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志趣和态度。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父母也会撒娇
乔凯凯
①给母亲打电话,似乎感觉母亲的嗓音有些异样,一问才知道母亲感冒了,而且有一段时间了。

提早下班回去看母亲,母亲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走,我陪你去医院开点儿药。

”我伸手去拉母亲。

母亲摇摇头说:“我不想吃药,你爸给我买了药,太苦了。

”“良药苦口嘛!不苦怎么能有效?”我拿起一包药递给母亲。

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②吃个药怎么这么麻烦?有病不吃药能好吗?我有点急了,年纪大了还不重视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怎么越老越像孩子了呢!想到“孩子”这两个字,正欲发火的我突然愣住了,也在瞬间释然——母亲现在的表现可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吗?她是在对我撒娇呀!
③想到此,我在母亲身边坐下,笑着说:“吃了药才能好呀,这样就有力气跳广场舞了,咱加把劲儿,争取夺得广场舞皇后的称号,让我爸有点危机感。

”看到母亲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继续说:“来,我帮你倒杯水,赶快好起来给我做好吃的,我最喜欢你做的饭菜了。

”母亲点点头,接过药吃了下去。

我不知道那药是不是真的很苦,我只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足幸福的笑容。

④有一次父亲做了一个小手术,出院后在家休养。

想着父亲已经痊愈,再加上我工作忙,直到半个多月后才来到父母家。

一见面,父亲就跟我说:“我的伤口还是疼。

”我顿时紧张起来,难道伤口发炎了?没愈合好?父亲掀起衣服给我看他的伤口,伤口愈合得很好,连针眼都快看不见了。

“恢复得很好,没事。

”放下心的我松了口气说。

⑤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又跟我说:“伤口有时还是会疼,不会有什么事情吧?”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我爸这是怎么回事,没事老盼着自己有问题干吗!”一转身,我悄悄对着母亲抱怨。

“越老越矫情,别理他。

”母亲笑了笑说,“不过,你爸说他很享受你紧张地帮他查看伤口时的样子。


⑥母亲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

父亲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人,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父亲喊过一次痛。


得有次父亲带我和哥哥上山玩,哥哥因为调皮,差点从山坡上滚下去,父亲及时拉住了哥哥,自己却扭伤了脚。

等到家时,父亲的脚面已经肿得很高了。

我和哥哥都很内疚,父亲却说一点都不疼,还笑着逗我们玩。

而现在父亲却在我面前“示弱”,这不是另一种撒娇吗?他是想得到女儿的关心和照顾呀!
⑦其实,每个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会撒娇的孩子。

当儿女一天天长大,臂膀变得坚强,能够为自己甚至为家人遮风挡雨时,父母心里潜藏的孩子似的天性就会激发出来,会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你。

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已经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依靠,他们也深信,你会像他们爱你那样爱他们。

他们愿意在你面前撒娇,是想得到你的体贴、关爱和安慰,正如你小时候赖在父母怀里撒娇,毫不设防地把自己的肚皮坦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知道,父母会给予你最周全的保护。

⑧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你准备好了吗?
(选自《辽沈晚报》2017年11月4日)19.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
....了:“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2)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
....,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20. 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21. 文章以“父母也会撒娇”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2. 请简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3. 文章结尾说:“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生活中,你准备如何保护你的父母?
【答案】19. (1)“眼泪汪汪”写出了母亲不愿意吃药时撒娇的情态。

(2)“哭笑不得”一词准确写出我对父亲过分在意自己的伤口而表现出的撒娇不理解的情态。

20. 这句话告诉我们父母也有最柔软最脆弱的时候,他们最想得到儿女的体贴、关爱和安慰。

21. 强调了父母也渴望儿女的体贴、关爱和安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作为文章的叙述线索;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新颖温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 回忆父亲年轻时的坚强,与现在父亲的矫情形成对比,凸显父亲的示弱是一种撒娇;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

23.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9. 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能力。

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

(1)“眼泪汪汪”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母亲不愿意吃药时向我“撒娇”的样子。

(2)“哭笑不得”形容很尴尬、无可奈何的意思。

这个词语形象地写出“我”对父亲过
分在意自己的伤口而表现出的撒娇不理解的情态。

20. 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

根据句中的“每个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会撒娇的孩子”“会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你”,可知这句话告诉我们父母年老后也有最柔软最脆弱的时候,他们最想得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女的关爱和安慰。

21. 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

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分析文章内容可知,题目“父母也会撒娇”写出了年老后的父母也渴望得到儿女的关爱和安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文章围绕“父母也会撒娇”分别记叙了“我”的父母向我撒娇的故事,所以“父母也会撒娇”是文章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 此题考查插叙的作用。

插叙的作用有:补充交代了什么内容;为下文什么情节做铺垫;突出人物什么特点,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突出文章中心;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阅读文章可知,第六段是插叙,插叙了父亲年轻时为了救儿子,自己扭伤了脚,却一点也不喊疼的故事,表现了父亲的坚强,与现在父亲的矫情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在我面前“示弱”也是一种撒娇,丰富了文章内容。

23.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和语言表达。

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

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围绕“对父母要嘘寒问暖,炎炎夏日要给父母安装上空调,寒冷的冬天要给父母装好暖气”来回答即可。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许渊冲: 用一生追梦的狂老头
王新芳
①他是一个对翻译充满热情的老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

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

②他从小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翻译家。

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后,出于对梦想的执著,他冲劲十足。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用英语写日记,翻译一首诗歌。

读一年级时,他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

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队来昆明援助中国抗日。

招待会上,一句“三民主义”让语言不通的宾主双方冷了场。

他在人群中站起来,用中气十足的嗓门翻译为“of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民有,民治,民享),宾主都恍然大悟。

这一次崭露头角,使他信心倍增,向更高的阶梯迈进。

③在巴黎大学留学时,他发现,中国的经典著作,除了被汉学家译成法文的四大名著之外,其余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