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四川省什邡中学第二次月考地理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什邡中学201X届第二次月考地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填在答题卡中。
23×2二46分)
新华社电,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于7月19日下午5时10分,在福建省沿海登陆,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回答1,2题。
1.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海棠”的是( )
2.“海棠”在福建省沿海登陆时,位于登陆地点正东方向的台北市的主要风向为( )
A.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3~5题。
3.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0°S,60°E
B.60°S,60°W
C 40°S,40°E D.60°N,60°E
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5.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
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回答6,7题。
6.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使地面增温,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7.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风带,且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对气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据此完成8,9题。
8.成因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季风气候②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温带季风气候(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9.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下列与之无关的因素是( )
A.东南信风的影响
B.地形的抬升作用
C.赤道低压的控制
D.暖流的影响
某地某季节高空等压面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10—12题。
10.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BACD
D.DCAB
11.下列四幅热力环流图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12.如果该地为我国东南沿海,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 )
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南凸出④向北凸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
13.A地气候与下列幅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相同( )
A.①
B.②
C.③
D.④
14.B地最可能位于我国哪一个地形区(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5.C地和D地7月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多台风活动
B.气候异常
C.多冷锋活动
D.地形影响
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16,17题。
16.若移动轨迹是①,则与②相比,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数每日比②( )
A.约少2′
B.约多2′
C.约少4′
D.约多4′
17.若移动轨迹是③,则( )
A.热带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B.温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C.6月22日极昼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D.寒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18.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分布;状况图,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是“中国50年来增温速率分布图”。
读图回答19,20。
19.中国近50年来增温最明显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东北地区
20.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据美联社报道,2004年2月27日,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在拍摄火星地平线全景时,拍到了火星日落奇景——蓝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迅速地黯淡下去;并计划拍摄火星表面的日食现象。
判断21,22题。
21.在火星上拍摄到的太阳是蓝色的,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层的吸收作用 B.大气层的反射作用
C.大气层的折射作用
D.大气层的散射作用
22.如果在火星上拍摄到日食现象,则火星、卫星、太阳三者之间的空间位置示意应是下图中的( )
23.今年7,8月,重庆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出现了水塘干涸、小河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庄稼减产甚至绝收的严重灾情。
这次旱灾与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控制有关?( )
第Ⅱ卷(综合题共54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54分)
24.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此时A地处在__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
(2)B地不久将有___________锋过境。
C地在锋面过境后,气温将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暖空气在冷、暖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
在B、C两地中,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
(4)此时,新疆南部地区的风向是________风,该处与山东半岛相比,风力较大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
(5)此季节,我国东北地区和同纬度欧洲西部地区比较,气温较_________,降水较___________。
25.读下列四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
(2)A、B两国都分布着大面积的___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气温年较差比其他热带气候______(大或小)。
26.读下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图中所表示的是_____月气压分布图。
(2)此时海陆分布对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的表现是:北半球陆地上形成的高压中心切断了
______气压带。
(3)图中Ⅰ处中心气压值在1 040百帕以上,其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
再过半年,Ⅰ处所在大陆最突出的气压中心名称将是_____________。
(4)此时朝鲜半岛主要吹______风,风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世界某一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
(14分)
(1)图中出现的大陆分别是_____大陆和_______大陆。
(2分)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数码代表的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
(1分)
(3)图中①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试简要分析其成因。
(5分)
(4)(6分)
28.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等压线P的值为_________。
(2)写出A、D、E三处风向。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描述此季节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3分)
(4)A处气压值较低,它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
29.我国一艘综合科学考察船于3月2日8:00从上海出发,先跨越太平洋,途径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经过整整20天航行到达了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首都利马(77°W,12°S)。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从利马航行到澳大利亚的悉尼。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当船只航行至利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3月____日_____时。
(2)从上海到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航行过程中,船只遇到的风浪较大,原因是此处位于__________(风带)的影响下,航行基本上是____________(逆或顺)风而行。
到达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后,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_______________(南或北)。
(3)在航行中,可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2分)
A.从圣弗朗西斯科到利马途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从圣弗朗西斯科到利马途中,海水温度逐渐降低
C.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跨越的风带依次有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
D.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全球昼夜等长
(4)从上海出发三个月后,轮船到达悉尼,此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