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作文教法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作文教法探索
语文教学特殊是作文教学经常消失熟悉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老师教导,轻同学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力量培育……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乐观探究,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形成“积累——点评——引导——评改”互动式作文教学法,取得明显成效。
在教学中,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着力培育同学终身写作力量,以训练同学把握基本写作技能为动身点,精讲多练。
课堂以同学为本,重视发挥同学个体的制造意识和群体的带动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整个作文教学,将训练作文和学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落实素养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和“制造性原则”。
将听、说、读、写全面结合,综合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本教学法,在详细操作过程中,体现了如下内在特点:
(一)借鉴郭沫若先生创作理念:“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各种文章,特殊是美文、时文的积累,指导同学先“求其法”,待同学把握基本方法后,引导同学“求其化”,变通出新,制造出新。
(二)厚积薄发,自主互动:平常语文教学,注意字、词、句、篇的积累,注意生活观看的积累,注意写作练笔的积累,注意写作素材和技巧的积累,注意对个人事、身边事、家庭事、社会事、天下事的积累。
通过积累,同学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拥有了丰富的学问和充分的材料,一旦有机会表达,他就会将之敏捷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拥有了“车薪”自然简单煮开“杯水”。
充分调动同学的主体意识,让同学成为写作的仆人,不是为老师写,不是为完成任务写,更不是应付差事而写,同学体会到写作并非难事,更不是苦事,而是一件乐事,是“以我手写我心”抒发内心情感,展现自己才华的大好事。
这样,课堂上师生互动,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本作文教学法,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
(一)“课内打基础”强调说写结合:课内实行“语文值日生”每天更换制,每位值日生在课前细心预备,写好演讲稿,课上作五分钟演讲并主持语文百花园,同学成为课堂的仆人,才华得到展现,力量得到熬炼。
作文课上同学进行作文点评和互评,发表看法,共同沟通;同学在课堂上相互批改,写出旁批和总批;写出优秀习作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构思和感受,以及素材的积累技巧的运用,使其他同学受到启发。
这转变了以往老师唱主角,同学当听众的静止局面,课堂上同学真正动起来,参加到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成为“导演”。
2、强调读写结合,课外下功夫:,同学人手一个剪贴本,把老师每天向同学推举的优秀文章积累起来,每天阅读,并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点评。
每位同学都有一个记录本,把每天语文百花园的内容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以致用”,死的学问化为活的力量。
每位同学还有一个练笔本,随时练笔,只要心中有话想说,有事想写,就动笔登记来。
本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同学“动”为主体,以老师的“导”为媒体,以课堂反馈为载体,老师同学形成“环”式沟通。
上课多以小组争论推选中心发言人为模式,使作文训练形成层次性和阶梯性的“链”状结构。
这种教学法,上课有三种不同的课堂形式:
第一种:“作文点评课”。
详细的操作方式如下:课前指导同学对每天下发的优秀作文进行
仔细点评,或摘录优秀句子,或在每段内容旁边写旁批,或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和见解,或对全文做总批,或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的修改看法,或仿照优秀作文的评语进行点评。
课上则通过老师的示范点评和即兴点评,对同学进行引导,教给同学点评的角度、点评的方法、点评的技巧,作同学的榜样;然后让同学点评同学的习作和自己的作文。
点评时用同学自己设计的“习作点评表”,方法敏捷,形式多样。
既可书面点评,写出点评看法,也可口头点评,结合文章边观赏边点评;既点评自己的文章,总结特长、找出不足,也点评同学的习作,从中借鉴他人的写作胜利之处;可同学上台宣读点评看法,也可介绍自己写作胜利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思索。
同学之间沟通互动,相互点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这为下一步批改作文和写出优秀作文做了铺垫。
其次种:“作文引导课”。
作文引导课的目的是着重培育同学的写作思维,让同学从老师的引导中,明白如何审题、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选择写作材料和立意构思,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的意境。
在作文引导课上着重培育同学口头作文的力量和同学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让同学养成勤于思索、独立思索的习惯。
详细操作方法如下:先出题让同学口头作文,然后出示题目,交给同学独立思索,拟出作文提纲,随后以小组为单位,争论与沟通,老师再从另外的角度写出不同的作文提纲,最终抽查一两名同学即兴口头作文,老师加以教导,课下出题目或同学自己命题,写出作文。
第三种是“作文批改课”。
每次习作,我都精批细改,让同学从老师的批改中学会从结构、语言、观点、思想感情、文风等方面批改文章。
指导同学批改作文时,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外,还教同学学会旁批,指导同学运用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方法。
目前我的作文批改实行“同学相互批改法”。
详细操作如下:首先讲明自己批改作文的意义,使同学主动评改、乐于评改,熟悉到批改作文对自己大为有益。
其次步、印发批改示范文章和修改常用符号,让同学学有样板。
第三步、教批改步骤,指导同学阅读全文,把握文意,动手修改,复查阅读,评分,写评语。
第四步、将批改好的作文返回同学手中,批改者和被批改者沟通。
以确定特长为主,眉批、旁批、总批要有针对性,从批改中,得到教益。
我指导同学改文时,从十个方面入手: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干净;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没有病句;五看标点符号有没有明显错误;六看文章中心是否鲜亮集中;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的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楚,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精确生动形象。
一篇作文,由同学当场修改,当场能完成。
其好处:一是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同学不仅把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其理解越来越深刻。
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多名同学作文,发觉别人的特长、短处。
三是同学批改作文,轮番进行,每次换人,使批的同学有新奇感,有爱好。
同学之间的讨论风气更深厚了。
反复修改,使文章水平大为提高。
同学通过“作文评改课”,作文力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作文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使作文训练系列化:平常积累打基础,“作文评点课”让同学“动”起来,相互评点,互动促进;“作文引导课”老师巧于引导,擅长开拓同学思维;“作文批改课”发挥同学的作文主体意识,让作文的“静”态批转变成“动”态流程。
从“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教法敏捷,启发点拨引导到位。
教学节奏快,容量大,每位同学在有限的45分钟内均有表现的机会,口头表达力量、书面写作力量均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以写促读,同学的写作力量正迁移,积累的学问正得到运用和消化,阅读力量同步提高。
通过系列训练,培育了同学的写作爱好,从根本上转变同学怕写作文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