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片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死停留》剧情分析
本文为转载,出处不详。
你相信一个人在死前的最后一刻
会因为他的愧疚
因为他渴望得到的原谅
而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吗
表面上的剧情:
萨姆是一名心理医生,曾经成功的将现任女友——美术教师莱拉从自杀的边缘挽救回来。
某日萨姆从同事那里接手了一个古怪的患者亨利,他是一名艺术系的学生。
几次交谈后萨姆发现他能预言毫无预兆的冰雹,尚未发生的对话,以及从方便食品中取出的纸条上面的内容。
亨利的偶像是一名19世纪在布鲁克林大桥上自杀的画家,而且他也声称自己会在21岁生日时——也就是3天后,自杀于同一地点。
随着萨姆对亨利治疗的深入,怪事不断出现,原先治疗亨利的同事精神崩溃,他见到了本该已经死亡的亨利的母亲,并得知她非常愿意与亨利重归于好。
长期目盲的亨利的父亲也在某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重新复明,亨利打算求婚的女友似乎跟亨利并没有太多瓜葛,楼下邻居日复一日的在吊运钢琴……当最后时限到来的时候,萨姆在似乎被细纱笼罩的布鲁克林大桥上找到了亨利,经历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怪事后,萨姆已经无法确定周围的事物,他自己,以及亨利究竟是否是真实的了,所有一切似乎都被包括在一个梦境里。
亨利举枪自杀,那一刹那,整个世界随之扭曲,终结。
实际上发生的事情:
梦境结束后的影片内容让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出事情的原委。
亨利是一个即将度过21岁生日的年轻人,他准备好了戒指打算在这一天向女友求婚,并与原本关系不和的父母重归于好。
当他们满怀喜悦的开车穿越布鲁克林大桥时,汽车的前轮突然爆胎,整台车瞬间失去了控制。
父母和女友当场死亡,亨利也重伤濒死。
这时同为过路人的心理医生萨姆和护士莱拉冲上来努力希望能够挽救亨利的生命,但发现亨利已经不治。
就在这由生到死的弥留的几分钟内,亨利却无法坦然的撒手人寰,他内心充满了愧疚,认为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害父母和爱人失去了生命,于是他选择了停留,停留在生与死之间,营造出一个梦境来弥补他的过失,来消除他的愧疚。
这个梦境就是我们前面所看到的“表面上放生的故事”。
而眼前正在全力抢救他的萨姆和莱拉,以及围观车祸的人,都被他带入到了这个梦境里。
当亨利的梦境中自杀,现实中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梦境中完成心愿不再愧疚的他终于能够不再停留在生死边缘,坦然走向死亡。
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联系:
在梦境里,亨利变成了像他的偶像一样想要自杀的艺术系学生,萨姆成为了唯一能够帮助他的心理医生,莱拉成为了萨姆的女友,作为有过自杀经历的女人,也同样努力解救想要自杀的亨利。
最先到达车祸现场但并未对亨利实施救治的中年妇女,在梦境中成为了将亨利甩给萨姆的同事。
现场围观的人——白发老者,亚裔男子,谢顶中年人,一对母子等等,都在梦境里扮演了某个角色。
导演在很多细节上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总的来说与穆荷兰道一
样,梦境代表了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深层期待与渴望。
1、萨姆和莱拉是车祸现场尽力抢救亨利的两个人,而且亨利眼中的他们正在头挨头的望着自己,所以亨利在梦境中将他们想象成了唯一能够帮助自己的一对情侣。
2、结尾处的镜头,最先到达现场的妇女回答警察说自己叫利维,于是梦境里出现了利维医生。
3、因为是在梦境里,所以亨利拥有预言未来的能力。
可能这代表了他在现实世界中渴望能够预测未来,这样可以避免车祸惨剧的发生。
4、整个梦境中事件的发展是与现实世界里亨利逐渐走向死亡,意识逐渐模糊的过程同步的。
所以开始时的梦境是清晰而有条理的(此时现实中出了车祸的亨利意识尚还清醒),然后是出现很多三胞胎(意识开始出现重叠,幻影),再然后萨姆从亨利母亲那里回来,进家的时候反复推开门(意识开始出现反复),到最后被细纱笼罩的布鲁克林大桥(意识已经扭曲模糊),暗示整个故事都是发生在出了车祸的亨利死前最后几分钟的意识里。
5、最后一个镜头,布鲁克林大桥在镜头中逐渐拉远,显现出一条条近似平行网格的吊索,可能这些线条导致亨利梦境中的建筑都是由平行的线条组成。
6、梦境中有很多对白和动作都很突兀。
比如亚裔医生直接伸嘴去喝水龙头里的水,可能这是现实中亨利的习惯。
亨利说父母已死并记录在档案里,但萨姆又见到了亨利的父母亲。
邻居吊运钢琴并有小孩的气球飞到空中的场景日复一日的出现,这些都暗示此时剧情表现的都是发生在想象中。
二手书店老板突然没来由的指着亨利的画作问萨姆“你认为他能做到吗”,萨姆回答“是,他可以”。
画作上画的是布鲁克林大桥,暗示亨利希望自己能在桥上避免车祸。
7、梦境中萨姆的裤脚总是短一截,这是因为车祸后亨利见到萨姆时萨姆是蹲在他身边的,所以裤脚比较高。
8、萨姆在现实中不断的呼喊“亨利,和我们在一起”,这个声音出现在梦境中亨利家的留声机里。
车祸现场亨利的戒指掉在了地上,梦境中萨姆摔倒在楼梯上,戒指也掉了出去。
9、梦境中反复提到了酒和药。
最开始时萨姆办公室的女秘书打电话时说酒和药能缓解自己的痛苦。
莱拉回家后说“你知道我这一天在等什么吗,在等着喝一杯”。
后来萨姆发现莱拉没有按时吃药而感到担心。
精神病院的亚裔医生对女患者说“如果你按时吃药就不会这样了”。
影片并没有交代这些情节的内涵,但可以推测,这是亨利寄希望于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减轻他精神上的痛苦。
10、黑人妇女在现场说了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
在梦境中她是精神病院的病人,发病时也反复大叫这句话。
11、梦境中莱拉对萨姆说“告诉我我很棒”“告诉我这个世界会记得我”,这些都是亨利内心里想要听到的话。
梦境的最后,萨姆对亨利说“看看你周围的世界,这是一个梦,整个世界都在里面”。
可能这也是亨利希望有人对他说的话,告诉他车祸等等都只是一场噩梦。
12、在梦境里亨利的父亲双目复明,母亲原谅了他,他的女友跟他几乎素不相识(这样就不会在后来的车祸里死去)。
这些都是他内心期望的满足。
弥留之际,萨姆告诉他车祸并不是他的错,而他眼中的护士莱拉化变成了他的女友,他问“你愿意嫁给我吗”,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亨利心满意足的离开这个世界。
观后感想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么活着,要么死去,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状态
存在吗?当一个人处于医学意义上的“弥留”之际,他的精神又是什么状态呢,他此刻的意识里有些怎样的内容?
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死去?这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可是你能否相信一个人在死前的最后一刻,会因为他的愧疚,因为他渴望得到的原谅,而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
这就是停留,停留在生与死之间,本应离开这个世界却因内心的羁绊而不愿就此放手。
“那是地狱吗?”“不,那只是灯光”。
是的,这灯光就是内心渴望的满足。
一个无法获得原谅的灵魂只能在无尽的自责中落入地狱,而内心得到解脱之后,停留的下一站,也许就是天堂。
这是一个梦,整个世界都在里面。
而我们这个世界,里面总是包含着无数的梦。
最难以获得的原谅,其实来源于你自己的内心。
关于电影的表现手法
其实这部电影让我如此推崇的原因,以上分析的剧情、内涵都只是一个方面。
就像导演说的:“拍《停留》的目的在于,要在设计、摄影与剪辑方面,打破一些惯有的讲故事方式——把观众带到一个无法判定真实与虚幻的地界,本片为你提供了感知存在的全新方式与视角。
”
这部电影的摄影、剪辑都非常非常的有特点,而且和剧情与主题有着近乎完美的结合。
透视镜头在全片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大量运用了前景、近景和逆光,剪切极为简洁而有力,冲击力很强。
配乐恰到好处,与某些场景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梦境的开始,扭曲的背景
这种应用近景的镜头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逆光,在每个人的梦境中都经常出现的情景
透视
一组跨越很快的剪切:
1、萨姆望着亨利,亨利望向窗外
2、窗外的情景
3、注意图片左下角长椅上的人,就是刚才还望了亨利的萨姆
依然是透过前景来表现对象的镜头
梦境中萨姆的裤脚总是短一截
昏暗的色彩,迷离的眼神,让人心碎
梦境中的建筑,都是由网格和平行的线条组成
三胞胎
迷幻的线条背景
螺旋状的阶梯,一如不可捉摸的梦境
又是一组快速剪切
1、萨姆坐在车上
2、萨姆从车里钻出来,注意左上角台阶上的那个小人
3、镜头拉近,那个小人就是刚刚下车的萨姆
作为前景的盲人
细纱笼罩的布鲁克林大桥,结合响起的配乐,全片最美的场景
《记忆碎片》剧情分析
本文为转载,出处不详。
原来,若干时日以前,正值新婚的谢尔比夫妇遭到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凶犯残忍地杀害了莱昂纳多的妻子,莱昂纳多自己虽然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却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
尽管在警方看来,这是一起每天都会发生的普通抢劫案件,但是莱昂纳多的生活却从此彻底改变了,不满于警方草草结案,莱昂纳多发誓要追查到凶手,替惨死的爱妻报仇。
可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却令莱昂纳多举步维艰,他只能凭借一些零碎的小东西诸如纹身、宝丽来快照等才能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且,每当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他必须要使用一切方法立即将之记录下来,因为很可能十几分钟后,他就根本无法记得自己在什么地方、来做什么。
调查艰难地进行着,莱昂纳多遇上一个粗俗的酒吧女招待娜塔莉娅(凯瑞·安妮·莫斯),她似乎知道一些莱昂纳多感兴趣的事,还有一个自称是他以前好朋友的叫泰迪(乔·潘托利亚诺)的家伙,但是他看上去鬼鬼祟祟的,好象不怀好意,到底谁才可以信任,娜塔莉娅?泰迪?还是他自己?那些不断显现出的记忆到底会把自己引向哪里?莱昂纳多陷入了困惑中……
真实的剧情:
Leonard(以下简称Lenny)是美国三藩市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侦探,负责保险理赔的调查业务。
在工作中,他接到一个理赔案件,发现车祸受害者Sammy
假装短期失忆症骗保,他揭穿了真相,获得了升职。
(黑白片叙述;1:40:00 Teddy 对白)
除了拥有不错的工作,Lenny还有一个热爱他的妻子,他们生活幸福。
(黑白片叙述)
一天,他们的平静生活被一起突发事件打断了。
在Lenny熟睡的时候,他的妻子在自家的卫生间里被两个入侵者强奸了。
Lenny发现后,持枪将一名强奸犯当场击毙,但是自己被另一名强奸犯击昏。
从此之后,他患上了短期失忆症,只能记起袭击事件之前发生的事情,随后发生的事情他只能回忆起短短的几分钟。
(黑白片叙述)
Lenny的妻子在事件后幸存下来,但是看到Lenny的失忆状态很痛苦,多次求救医生。
在得知医生说Lenny有可能恢复记忆后,Lenny的妻子决定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测试Lenny是否真的患有失忆。
测试中,Lenny给妻子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导致妻子死亡,但是他茫然不知。
在他的记忆中,他的妻子早死于那次强奸事件。
(黑白片叙述中关于Sammy的部分;片尾黑白片闪回)
Lenny的妻子遭遇强奸后,Lenny一直在寻找击昏他的第二名强奸犯,但是警方不相信一个失忆者的描述,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人。
警察Teddy(真名叫John Gammel)同情Lenny,帮他找到了这个叫John G的人。
Lenny杀了John G,但
是记不起杀死过他,仍日夜寻找着这个已经死掉的John G。
(1:40:00 Teddy 对白)
警察Teddy借着职务之便,伙同毒贩Jimmy等人一起贩毒。
(1:26:00 Teddy 对白)在一次交易中,Teddy打算独吞20万美元的货款,于是利用Lenny失忆并寻凶的特点,谎称毒贩Jimmy就是John G,并向Lenny提供档案资料及见面的地址。
(黑白片叙述)
Lenny在郊外的一处荒凉小屋杀死了前来提货的Jimmy。
Jimmy临死前说出了Sammy的名字,Lenny认识到他杀错人了。
因为Lenny经常向别人讲述Sammy 的故事,所以听说过Sammy故事的人,Lenny一定认识。
Lenny质问Teddy,Teddy 说出了部分真相,但是Lenny拒绝相信Teddy的话。
并在teddy的照片上写上:“不要相信他的话。
”(1:32:00 )
杀了Jimmy后,Lenny穿上Jimmy的衣服,开走了Jimmy的车。
路过纹身店时,他想到可以利用纹身来提醒自己一些事情。
Teddy跟进纹身店,向他讲述自己和Jimmy等人贩毒、并利用Lenny来杀Jimmy之事。
此时已经失忆,Lenny回看之前Teddy的照片上写的“不要相信他的话”。
决定不相信他,从后窗逃出纹身店,
Lenny在Jimmy的衣服口袋中发现一个“顺便去Ferdy酒吧”的纸条,此时他又已失忆,于是他在酒吧外见到了Jimmy的女友Natalie。
(1:20:00)
Natalie看见lenny开着Jimmy的车,穿着Jimmy的衣服很是惊讶,但很快发现Lenny是个失忆者,根本记不起发生了什么事。
在测试中,Lenny喝下了吐过痰的啤酒,Natalie过意不去,决定带Lenny回自己的家,继续打听Jimmy的消息。
(1:19:00)
在Natalie的家中,Natalie嘲笑Lenny的失忆,在盛怒之下,Lenny打伤了Natalie。
Lenny想找笔记录下Natalie的话,但是没找到。
(1:10:00)
受伤后,Natalie根本没有走远,又带伤返回家中,并欺骗Lenny说Jimmy 失踪后,Jimmy的合伙人Dodd找Natalie要20万的事,脸上的伤就是Dodd打的。
Lenny已经忘记刚才Natalie的争执,打算帮助Natalie解决掉Dodd。
Natalie 将Dodd的资料写在一张纸条给Lenny。
(1:07:00)
刚从Natalie家中出来,又失忆了,在车中遇到了Teddy。
Teddy说Natalie 是Jimmy的女友,他们一起贩毒的事,并警告Lenny不要相信Natalie,不要继续住在她的家中。
Teddy给Lenny介绍了一个住处,廉价旅馆(Discount Inn)。
(1:02:00)
在廉价旅馆中,Lenny打算回忆她妻子的往事,于是打电话叫了一个妓女,并吩咐她把他妻子的生前东西随便摆放在他的床前。
(00:58:00)
醒来后,Lenny发现妓女在他的卫生间中,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00:55:00)
他再也睡不着,决定把妻子的遗物(实际上Memento就是遗物的意思)烧掉。
(00:51:00)
第二天,Lenny在街上遇到寻找Jimmy的Dodd,Dodd开枪追击Lenny,打碎了车窗玻璃。
(00:50:00)
在逃跑开始,Lenny又失忆了,忘记为什么在跑,然后确认了是被人追逐之后,上车逃跑。
开车时发现了Natalie给他的纸条,要他去Dodd住的地方干掉Dodd。
(00:47:00)
Lenny赶到了Dodd住的旅馆,发现没人,找了一个酒瓶决定埋伏在房间的厕所。
在厕所的时候突然又失忆了,忘记了拿着酒瓶想要干什么。
以为是自己的房间,所以就直接在浴室洗澡。
这时Dodd回来了,Lenny将Dodd打伤,但并不知道他是谁。
把他绑了起来后又看见Natalie给她的纸条,知道这就是Dodd。
纸条上还写着叫Teddy来帮忙,然后在照片里找到Teddy的照片上的电话,打给了Teddy叫他过来帮忙。
(00:44:00)
Lenny在Dodd的家中睡着,醒来后发现了被绑的Dodd。
但又失忆了,并不知道这是谁,此时Teddy赶到。
Lenny想不起发生了什么事,将Dodd放了。
(00:39:00)
Lenny回到了Natalie的家中。
Natalie感激Lenny帮其摆脱了Dodd的纠缠,决定帮助Lenny寻找他所说的John G的车牌资料,也就是他之前杀死Jimmy后记下的Teddy的车牌。
并约定见面时间,记在纸条上。
(00:27:00)
Lenny回到了廉价旅馆,发现房间钥匙不见了。
在和旅馆服务员交涉时突然发现口袋中去见Natalie拿车牌资料的纸条,急忙走掉。
(00:24:00)
在饭店中,Lenny见到了Natalie,拿到了所需的资料。
也找回了旅店房间的钥匙。
并且Natalie告诉他Jimmy在郊外有间房间,暗示他可以在那里动手。
(00:16:00)
Lenny回到了廉价旅馆,看到了Natalie给他的资料,确信Teddy就是他要找的John G。
并在纸条上写下“杀了他。
”(00:11:00)
走出房间,Lenny遇见了Teddy。
Lenny要Teddy和他一起去一个地方(00:08:00)
在郊外的荒凉小屋,Lenny发现口袋中的Teddy照片,并看见上面写的“杀了他”。
于是他杀死了Teddy。
(00:00:45,电影开头。
)
他的生命目标再次完成了,他的记忆轮回还会再次开始吗?
《致命ID》剧情分析
本文为转载,出处不详。
从片中的对话可知,故事背景是发生在2002年的美国某处,而四年前即98年,曾发生了一单在Lakeworth的公寓血案,死者六人,凶嫌Malcolm Rivers--就是既是主角,也非主角的那个胖子--早已被捕归案,而且证据确凿。
他的辩护律师的辩护手法,是请来一位权威的心理学家Dr. Mallick--就是影片一开头出现的在整理资料的那位学者--去证明Malcolm Rivers因为小时候常目睹母亲卖淫,而且常被母亲虐待监禁而患有精神病,力图说服法官送Malcolm 入医院治疗而非判罪。
但是经过了地方检察官和他的助手--就是第二幕中深夜通话的二人--长久的辛苦努力之下,精神病的说法无法说服那位法官,Malcolm也被判死刑。
在电影的第一幕中,Dr. Mallick重新整理资料和听Malcolm的录音两件事同时进行,使观众听到了这位故事中心人物的声音,可以从对话中去感受着他的轮廓。
在听着好像无关痛痒的对话的同时,Dr. Mallick不断翻阅着自己手上的资料,如果英文不错的观众看仔细一点,就可以看出,无论是谈到Malcolm的母亲或者到后面的杀人案,他手上的资料和录音都是有同步联系的。
在短短的第一幕里面,导演用这样的双线同时进行的手法,不费时间就把笔者所写的那些前事大致交待了。
虽然即使不交待也未必对后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一幕既让观众对这位中心人物有一个模糊的感受和了解,而且在昏暗的气氛中,暴雨雷电声和Malcolm略带疯狂的声音不断交杂在一齐,观众的感观在视听两方面都开始被导演引导着,开始进入那个迷离不可知的世界中。
第二幕延续着第一幕,地方检察官和助手的对话,显示出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在Malcolm还有24小时就会被注射毒液死亡的时候,Malcolm的辩护律师从错放了的证物里发现了一本属于Malcolm的笔记本,这作为地方检察官的失职,自然给了Malcolm天赐般的第二次辩证会的机会,这也是第一幕发生的原因。
这一幕不但是把这个意外事件展现出来,而且从整个影片来看,更有导演故意放出的一个强烈的错觉在内,牵引着观众。
第三幕,故事正式转移到了那个死亡Motel。
这个转移也是上面提到的故意做出的错觉的使用,这也是众多同类型影片常有的手法--故意做出相同或相似的外界环境,而达到偷换时间或空间的目的,在这部影片里,那相同的环境就是有如无穷无尽的暴雨雷电。
相信大部分第二次看的朋友立即能看出,其实第二幕和第三幕所在的空间是截然不同的,第二幕和第一幕都是现实,但是第三幕其实是发生在故事主人--患了多重人格候群症的Malcolm--脑内而已。
其实从第三幕开始,导演就把故事的两条主线--现实和虚幻--不断交插在一齐,让观众对时空产生错乱感。
从第三幕开始,11个虚幻世界里的主要人物纷纷登场。
在介绍之前,笔者首先还是必须说一下个人对Malcolm脑内情况的分析解读。
从后面Dr. Mallick的叙述来看,Malcolm的这个多重人格候群症和一般性的不同--这也是这个故事得以如此吸引的原因之一--因为小时候被母亲的虐待和禁闭,他的意识分裂塑
造多出十个人格,结果他脑内总共有十一个不同的人格。
他的多重人格情况不是像幽游白书里的仙水那样可以互相交谈,可以随时调换人格控制身体,而是更像一般的多重人格候群症的病人那样,人格们大多都从未碰面。
不同的是,一般的多重人格病人的那些人格,只是在控制病人身体的时候清醒,当轮到另外的人格控制身体的时候,之前的人格立即睡去;但Malcolm的情况更加复杂,他额大的脑内,有一个和现实世界极为相似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的产生是为那11个人格服务的,让他们在里面可以正常生活。
当那些人格不控制身体的时候,各自依然可以在那个虚拟世界内如同正常人一般生活,而且那甚至是他们主要的清醒时间。
参考了进入现实世界的Edward之后,笔者觉得那11个人格在控制Malcolm 进入现实世界的时候,和在虚拟世界很不一样,似乎很不自如,甚至有些神经质。
和其他同类型病人一样,在同一个时间内,控制Malcolm身体的人格顶多只有一个,这时那个人格就会有如灵魂上身一般,可以利用他的身体在现实世界之中做任何事。
片的中后段,Edward突然的做了控制者和现实的几人碰面,最后Timothy 做了控制者杀死Dr. Mallick,都是这种情况。
Malcolm的身体也有可能是无人控制的,当这个情况发生时,Malcolm则会是处于睡眠或者精神游离状态,而那些人格则全部都在虚幻中生活。
片中他在喃喃自语,说着虚拟世界中某人格的说话的时候,正是他处于游离状态的时候。
在四年前,当Malcolm的身体在这11个中的某个人格--当然就是恶小孩Timothy--控制着之时,这个人格利用Malcolm的身体杀死了现实世界里面的六个人,也就形成了那件公寓血案。
然后Malcolm被捕,Dr. Mallick接手研究这个病人,当然就接触了他的那些人格们,也知道了这个虚拟世界了。
在影片中后段,导演利用Dr. Mallick对Edward
和法官的说明,向观众大致解释了这个情况。
正如Dr. Mallick所说,自从他发现Malcolm有了这个病之后,他就开始致力研究他的这个病,为了减少Malcolm 脑内的人格,他利用药物和精神治疗,迫使Malcolm的11个人格第一次聚在一齐。
极多的巧合,如暴风雨,如两条路都同时不能通过,如电话线杆被撞到,如Larry来到Motel后的奇遇,把本来在Malcolm脑里正常生活的11个人格,不多也不少的同时聚在了一齐。
甚至当11个人都聚齐之后,不但两边路不通,那个不知名的罪犯欲逃离Motel时,也发现奇事:他明明从Motel往同一个方向外逃出,,进入了另一排屋子的他突然又发现自己竟然再次身处Motel之中,给人感觉有如身处八卦阵内。
不过除此之外,这个虚幻的地方和现实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然后主要的11人开始不断登场,但绝对不是木衲的逐个走进Motel里面的。
导演利用倒叙的描述方法,连贯的把每个人如何步入这个死亡地带的情况都展现出来,只是这种手法对于第一次观看的观众,或许不那么容易看明白。
不过笔者认为,这也是导演故意把观众对于时空的概念变得更加薄弱的手法之一。
从第一个镜头,Motel里面的Larry在看电视游戏节目Wheel of Fortune开始,George抱着满身血迹的Alice突然闯进,然后就开始了第一个倒叙,倒到了Alice 撞车事故前。
York一家的车子因为被Paris的高跟鞋扎到而停下,这样又引来第二个关于Paris的倒叙,甚至她的倒叙中间还有一段关于她妓女经历的倒叙。
回到Alice的事故后,又引来了撞倒Alice的Edward和Caroline的倒叙,等等。
除了最后的罪犯两人组因为有特殊作用,倒叙没有在开始阶段出现之外,导演用了不足十分钟,就轻描淡写的就把其他九人一一带到观众的眼前。
而且一宗非常突然的车祸也适时的使观众在虚幻世界故事未展开前不致太闷,暖足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