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京伎乐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是舞蹈表演,五人众舞,然后在吹行《采莲令》……由此可见一部完整的乐舞几乎囊括了歌舞乐三种表演方式。
演奏妓乐历朝历代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在宫廷的重大用乐场合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在北宋宫廷的教坊中对这些器乐进行了分类,《梦粱录》记载“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旧教坊有筚篥部、大鼓部、拍板鼓。
色有歌板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龙笛色、头色管、舞旋色、杂剧色、参军等色”。
虽然此时的宫廷伎乐仍然处于主导位置,但是其也表现出了日趋萎靡的走向,与此同时民间的伎乐演奏开始显露出蓬勃的生机,宋代的民间伎乐形式相当丰富,各种器乐合奏屡见不鲜,这与民间伎乐表现出的商业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伎乐与词调音乐
词的起源可以往前追溯到隋唐时期,经过了五代之后在北宋良好的文化氛围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说到词调音乐,人们往往将其与文人联系起来,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词调音乐中的词大多由文人所创作,比如北宋的著名词人柳永,柳永的一生都在失意中度过,与歌妓们相处,流连忘返。
在柳永所作的《鹤冲天》一词中写道“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智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态游汪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旧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③”由此可见他自命“白衣卿相”,在人生失意的时候,以“遗贤”自居,不恋求于功名,而将“偎红依翠”视为人生能够畅怀之处,便寻了“浅斟低唱”的生活作为依托。
柳永的词在当时曾被乐妓们广为传唱。
北宋东京词调伎乐的发展是建立在庞大的乐伎群体之上的,在宋代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勾栏”“瓦子”以北宋徽宗时期为例,在御街以东的桑家瓦子最为兴盛,在其附近还有中瓦、里瓦里面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甚至还有可容纳上千人的乐棚。
这种固定娱乐场所的出现,使得词调音乐能够在大都市中进行广泛的演出和传播。
当然这也是词调音乐传播的方式之一,在宋人的私宴和公宴上也常见歌妓奏乐唱词的身影。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贵族蓄养家妓之风盛行,只要是宴饮之时便会饮酒作乐唱词。
这也在无形中为词调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士大夫贵族的宴饮上还是在各种商业性质的娱乐场所中都见到歌妓唱词的身影。
可见这种音乐形式在宋代的涵盖范围相当的广,在这过程中
歌妓就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将文人作好的词通过奏乐吟唱将其传播出去。
由此可见歌妓对宋代的词调音乐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歌妓除了在词调音乐中担当着传播者的角色外,她们同时也是词乐的主要创作者,甚至还是文人创作的主要题裁,此类的词调被称为歌妓词。
北宋著名词人欧阳修的词乐创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歌妓相联系的,欧阳修的词作没有柳永那种浓郁的脂粉气,他用清淡的笔调描绘与歌妓的交往,虽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活动与情感,但是也在其作品中感受到了一些隐匿的气息。
例如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④”在其字里行间我们没有看到一处对歌妓的描写,但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却是在欧阳修在西湖游玩时在歌妓的奏乐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北宋的词坛上还有一位与欧阳修并称的人物——晏几道,他虽贵为宰相之子,却在政治上毫无地位,痴心于词的创作,他常在沈、陈家中饮酒,纵情与伎乐,在这种环境中作了不少与歌妓相关的词,其为了追忆歌妓小萍而作的《临江仙》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出了现实的寂寥,九星梦后的寡欢,歌妓离散后的孤寂。
在他的眼中这些歌妓多才多艺、天真淳朴,没有社会官场上的那些尔虞我诈,他乐同于与歌妓饮酒作词、娱乐尽兴。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其一生都在各地游宦,四处迁移,在此过程中结识了不同身份的人,与乐伎的交往也是他生活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苏轼与朋友的交往中曾经发生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苏轼有位朋友是一位禅师,其为人高洁远离尘世,苏轼却携一位歌妓一同前去拜访这位禅师,《调谑篇》记载:大通禅师操行高洁,人非斋沐不敢登堂。
东坡一日扶妙妓谒之。
大通愠见于色。
公乃作《南柯子》令炒妓歌,大通亦为解颐。
公曰:“今日参破老僧禅矣。
”由此可见苏轼对于禅宗注重的是内心的顿悟,而非外在的表现。
周邦彦是北宋的文学家、音乐家,精通音律的他创作了很多新词调,他的词格律严谨语言精雅。
他的一生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地方做官始终都保持着与歌舞伎的往来,在他一百八十五首的现有存词中有八十多首是写给歌妓的。
根据内容可以大致分为赠伎、思伎以及咏伎三类。
赠伎词中的代表作有:
《少年游(并刀如水)》
《凤来朝》《望江南(歌席上)》《玉楼春》《浣溪沙(贪向津亭拥去
生动,而并非单一的叫卖声;其三伎乐促销活动是乐伎采用动态的娱乐方式间接的吸引顾客而是不对商品直接进行推销。
其次,伎乐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在拥有动态性的同时也兼具着服务性。
这就好比如今的商家通过邀请明星演唱品牌的推广曲一样,它着眼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应景的服务。
最后伎乐促销活动还具有娱乐性特征。
伎乐促销活动是以歌舞、器乐、表演、杂剧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营销方式。
乐妓在促销中或是“歌喉婉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或是表演“吹箫、锣板、歌唱、散耍”,或是执花鼓、捧琴瑟,可谓形式多样、妙趣横生。
由此可以看出,音乐促销活动在为商业经营者赢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推动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与传播,更起到了丰富市民文娱生活、引领大众消费风尚的作用。
青楼歌馆原本就是乐伎的主要活动场所,北宋初年陶谷在《清异录·蜂巢巷陌》中记述说:“今京师鬻色户将及万计”“鬻色户”指的就是从事色艺娱人之角色,可见京师女妓的繁多。
青楼乐伎笔者在此文中指官妓和私伎将家妓排除在外,官妓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教坊、地方官署、御前乐等都有分布。
在宋代官妓私伎的分界线开始模糊,官府也开始选定民间技艺出色乐人加入乐籍。
东京青楼音乐的体裁形式涉及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其音乐选择也大相径庭,有风雅高尚,也有世俗风气。
小唱、南北曲、杂剧、陶真等市民音乐也尽为各层次女妓歌艺执业所青睐。
结 语
在北宋建立后,东京经济的发达、商业的繁荣为伎乐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为东京音乐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性、创造性、群众性以及多样性。
伎乐作为东京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它从侧面反映了市民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欣欣向荣,为民间的戏曲艺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为诗词大家的创作进行了重要的传播,致使大量的宋词得以保留至今。
在东京伎乐的类型、词调音乐的创作、音乐商品化等方面可以看出宋代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转向民间音乐的分水岭,也是民间音乐艺术成型的重要标志。
■
注释:
① 邓之诚,邓珂增订点校.骨董琐记[M].1991:125.
② [宋]金盈之,周晓薇校点,[宋]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③ 季南注释.宋词三百首注释[M].2018.
④ 齐豫生,夏于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 第十八辑 宋词 一[M].999.
参考文献
[1] 范明阳.宋代歌妓与宋词传播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22.
[2] 张丁睿.宋代乐人官私合流现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2.
[3] 邓美思.论周邦彦词的合乐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3).
[4] 任建思.论宋代乐伎的类别与职能[D].沈阳师范大学,2020.
[5] 陆菲.宋代市井音乐与酒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6] 陈秀枝.宋代女妓诗人及其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
[7] 戴雨薇.宋元时期瓦子勾栏乐人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 吴震宇.两宋乐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9] 黄坛笑.宋代民间音乐活动中的商业化现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10] 匡传英,赵娜.论宋代音乐商品化模式的形成及现代启示[J].美与时代(下),2016,(03).
[11] 吕建康.转型期宋代音乐女性化趋势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
[12] 李颖.宋代音乐转型及其特征探析——兼论宋代市民音乐的典型形态[J].广西社会科学,2013,(06).
[13] 陈曦.论宋代市民音乐文化之消费[D].武汉音乐学院,2012.
[14] 张昭.浅谈宋代音乐的传播[J].党史博采(理论),2012,(03).
[15] 王晓如.宋代音乐民间化走向研究[J].唐都学刊,2011,(02).
[16] 王志军.伎乐舞蹈在中国唐代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音乐创作,2011,(02)
[17] 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
[D].上海音乐学院,2009.
[18] 张向侠.乐伎对宋代音乐传布及风尚的影响[J].中国音乐学,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