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打蚊子》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打蚊子》含反思
教案标题:游戏活动《打蚊子》
教案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蚊子是一种常见的昆虫,能够正确区分蚊子和其他昆虫。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动作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4.引导幼儿通过游戏体验,了解蚊子对人体的危害,并树立防蚊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游戏道具:纸制蚊子装饰、纸杯、彩色纸等。

2.环境准备:教室宽敞明亮,没有杂物。

3.打印教学资料:关于蚊子的相关知识介绍。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幼儿们回忆昨天的游戏《抓蝴蝶》,问幼儿们抓到的是什么昆虫?然后找到一个纸质的蚊子来与幼儿们分享,并问他们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昆虫。

2.信息呈现:老师给幼儿们讲解蚊子的基本知识,例如蚊子有两只透明的翅膀,长长的吸管式口器等等。

操作活动(15分钟):
1.游戏规则介绍:将纸质蚊子贴在教室墙上,每个幼儿手持一个纸杯,通过击打纸质蚊子来娱乐和学习。

让幼儿将纸杯倒过来放在头上,倒计时
3秒后将杯子迅速摘下来击打蚊子。

击中蚊子即算分,老师记录每个幼儿
的分数。

2.游戏进行:按照游戏规则展开游戏,借助音乐或计时器让幼儿们在
规定时间内进行击打,根据分数最高、最多击中蚊子的幼儿进行奖励。

思维启发(15分钟):
1.问题提出: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思考蚊子对人体的影响,如嗜血、
传播疾病等。

2.分组讨论: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找出防止蚊子叮咬的方法,并向全班汇报。

3.反思总结: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
得出的结论。

评估与延伸(10分钟):
1.游戏评估:老师对之前游戏中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估,记录幼儿打蚊
子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

2.延伸活动:老师发放一份与蚊子相关的绘画任务,比如请幼儿画出
自己理想中的无蚊子的梦境并陈述。

家庭延伸:
1.家庭互动:建议幼儿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环境中防蚊的讨论。

2.普及知识:鼓励家长给孩子讲解更多关于蚊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

3.实践应用: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防止蚊子叮咬的方法,并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
通过《打蚊子》这个游戏活动,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并学会区分蚊子和其他昆虫。

同时,通过思维启发和小组讨论,幼儿们了解到蚊子对人体的危害,并学会了一些防蚊的方法。

在家庭延伸部分,通过与家庭的互动,幼儿们还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整体上,这个教案能够促进幼儿的多个发展领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