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馆教育形式的转变及自助开通借阅权限的实践_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入馆教育形式的转变及
自助开通借阅权限的实践
———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王小强
【摘要】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读者培训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通常采取集中讲课、集体参观讲解的形式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将入馆教育内容贯穿于新生服务项目之中,可以使新生教育变得更灵活,更人性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论文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新生入馆教育形式的转变及如何实现自助开通借阅权限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生教育入馆教育借阅权限开通信息技术支撑
Abstract:The library preliminary education for the freshme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library reader training,and usually,the lecture,visiting and briefing are limited on the education effect.It will make the freshmen education becomes more flexible and user-friendly,and get a better achievement by making full advant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ntegrate the library preliminary education with the freshmen service projects.The article focuses on a new method of the library preliminary education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self-service of borrowing authority entitlement,which have been deployed on the library of Jinan University. Key words:freshmen education library preliminary education borrowing authority entitl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引言
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读者培训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入馆教育,新生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和设施,还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因此,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取了新生接受入馆教育后才开通借阅权限的管理模式。
1.1新生入馆教育的传统方式
传统上,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通常采用集中授课培训、集体参观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集中授课培训是由图书馆馆员按院系、班级组织讲课的形式,主要向新生介绍图书馆的概况、资源、服务以及各类规章制度,从而让学生对如何利用图书馆有初步地认识;集体参观讲解一般在集中授课培训之后进行,通过带领新生实地参观图书馆,并进行细致的讲解,从而让新生对图书馆的功能布局、服务设施有直观的认识;发放宣传资料则是向新生发放新生指南、借阅规则、重要服务介绍等印刷型材料,以备新生参考。
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在历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随着数字化服务、移动服务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效力,主要表现为:
(1)教育内容繁多,缺乏针对性。
由于时间关系,入馆教育讲授的内容非常有限,显得很空洞,学生难以识记;且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需求也不尽相同,不能很好地照顾到个体的需求。
(2)缺乏与新生的互动。
由于每次入馆教育,图书馆员都要面对数量众多的新生,以教师单向讲解为主,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参与其中的感觉,实际上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无法很好地展示数字化图书馆。
传统的入馆教育方式,无法很好地展示数字化图书馆的内容和建设成果,必须得通过后续的多个专场培训,才能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及其利用方式。
(4)对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缺乏吸引力。
当前的新生,都是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习惯足不出户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利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获取信息和各类服务,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吸引力。
1.2近年来新生入馆教育转变
由于信息化的冲击,数字资源服务、信息空间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点。
因此,许多图书馆在新生教育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实践,包括虚拟图书馆展示、网络在线咨询、新生入馆教育视频等。
其中,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信息行为特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入馆教育转变为更方便、更灵活、效率更高的一种网络化的入馆服务,是当前入馆教育的转变方向。
2暨南大学新生入馆教育形式的转变
为了适应新一代读者的信息需求,将新生入馆教育做得更好,暨南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在新生服务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其中很多服务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1自助学习系统
自助学习系统主要为新生在线提供入馆教育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在线视频服务和图书馆门户新生模块相关服务。
2.1.1在线学习视频
由于传统新生教育的局限性,暨南大学图书馆为新生读者提供了在线视频学习这种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新生培训内容的分类和梳理,将培训内容分为图书馆概况篇、借阅服务篇、电子资源利用篇和参考咨询与特色服务篇四块内容。
图书馆概况篇包括图书馆的历史、硬件设施、馆藏分布等内容;借阅服务篇包括书目检索、图书馆借阅与续借、随书光盘获取等与图书借阅相关的内容;电子资源利用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论文、期刊等电子资源的获取;参考咨询与特色服务篇包括读者培训、科技查新、文献传递、好书荐购等服务介绍。
以上内容经过整理后形成文字性的剧本,由一位学生代表和一位图书馆老师代表通过现场模拟服务流程的形成,通过专业的设备来完成初步的培训视频的录制,之后经过技术人员对视频进行剪辑、压缩、转码等的后期处理,将视频放到新生教育网站上以在线视频学习的方式展现给新生。
相比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这种培训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
新生刚开学的时间安排都比较紧,这种形式的服务,不需要新生到图书馆,只需上网就可以进行新生培训内容的学习,在时间的分配上面比较灵活;
其次,内容分类更易学习。
新生相关的培训内容是比较繁多的,如果用一场培训来讲清楚难度是很高的,而且容易影响新生学习的效果。
通过对培训视频进行分类,新生可以自由选择,并且对于一些没有掌握的内容可以重复观看,这是现场培训无法做到的;
再次,多个视频观看入口,适应不同网络类型。
为了给新生提供一个更加流畅的在线培训视频体验,新生视频功能提供了多个入口,真正做到对学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都可以流畅地进行视频培训;
最后,大大减少了培训老师的工作量。
传统的培训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重复性地进行每一场培训;视频学习可以让培训老师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培训视频的录制和后期制作上来,避免了过多没有意义的重复劳动。
2.1.2图书馆网站
除了在线视频学习之外,新生读者还可以通过图书馆门户网站,了解到开馆时间、馆藏分布、借阅规定等图书馆概况,同时还可以了解图书馆推出的各项读者服务以及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另外,还可以和图书馆老师进行在线沟通,及时快速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2.2在线答题、开通权限
在线视频学习是新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作为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暨南大学图书馆新生教育系统提供了在线答题的服务。
与此同时,整个新生入馆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开通借书权限也由原来的手工开通升级到在线答题及格后自动开通。
2.2.1题目的设计
系统题目是根据在线视频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结合图书馆网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选择的,对于新生来讲,很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设计了不同内容的题目,题目类型
包括单选和多选题。
无论从题目类型还是从内容来讲,在线答题都与传统的考试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题目比较实际,与新生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密切相关;其次不需要进行长篇大论,只是简单的选择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几分钟足够答完所有题目。
这些设计都源于一个理念,就是将新生教育上升到新生服务,变成一种让新生感到很贴心的服务。
2.2.2在线答题系统的设计
在线答题系统的界面设计本着简单、易用的原则,左边是系统功能菜单,右边是题目列表,新生打开页面输入学号和姓名就可以进行在线答题(答题界面如下图)。
图1暨南大学新生在线答题网页
测试题的题目数量设计大约为25道,答题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另外新生如果答题没及格,还可以重新答题,将错误的题目重新纠正。
以上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新生能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掌握入馆的相关内容。
2.2.3借阅权限开通的设计
以往新生借阅权限的开通都是由工作人员一个一个地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操作完成的,需要学生到图书馆才能完成这个操作。
为了最大化地方便读者,为新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暨南大学图书馆对集成管理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开通借阅权限和更新读者联系方式采用Web service的方式。
开通权限和更新读者信息的核心代码如下:
PatronField[]fields=patron.getPatronFields();
for(int i=0;i<fields.length;++i){
if(“56”.equals(fields[i].getFieldTag())){
if(“c”.equals(fields[i].getValue()))
fields[i].setValue(“-”);
}
}
patron.setPatronFields(fields);
Patron m=psearch.updatePatrons(patron);
新生借阅权限开通系统中调用接口的核心代码如下:
PatronService service=new PatronServiceService().getPatronService();
int result=service.enablePatronWithUpdateInfo(sno,phone,email);
通过以上Web service的设计方式,避免了对集成管理系统修改造成的不稳定问题,减少了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是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相互对接的很好的解决方案。
新生在线答题之后通过系统判断分数合格即可调用Web service自动开通读者权限,同时读者登录时输入的联系方式也将同时保存到集成管理系统中,开通后读者可以直接借书。
通过这种全自动化的操作,不仅方便了新生读者,也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
2.3服务整合
以上服务内容是全部整合到新生权限开通系统中来呈现给新生的。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上,从读者角度出发,将相关服务整合到一起,真正做到了简单、易用,系统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新生借阅权限开通系统设计流程
2.42012年服务效果统计分析
近几年使用新生借阅权限开通系统为新生提供入馆教育和权限开通服务,不但方便了新生了解图书馆,同时也简化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2012年为例,该系统服务效果的统计如下:
表12012年新生借阅权限开通系统服务效果统计
新生类型参加测试人数开通借阅人数三个月内借书人数
本科生163116191219
研究生247424642119
(下转第72页)
究[J].图书馆杂志,2011(12):41-44
[8]关于印发《上海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EB/0L].[2008-12-29]./law _119929.html
[9]为提高农家书屋服务水平张家港农民共享“大书房”
[EB/0L].[2013-01-24]./a/200808 20/000614.htm
[10]杨菲,杨玉麟.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48-52
[11]徐迅.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18-20
[12]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切实提高农家书屋使用率的通知[EB/0L].[2013-02-27]./gzdt/2010-09/08/content_1698601.htm
[13]陈宝丽.对贫困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辽宁朝阳地区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0):117-120
[15]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东部地区)经验交流会集萃[EB/0L].[2013-01-13]./ index/2009-10/23/content_18033561_7.htm
[16]杨菲,杨玉麟.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51
[17]王宗义.农家书屋建设与图书馆社会服务体系研究———由农
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发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
(4):17
[18][26]王乃琴.珠海市金湾区建立“农家书屋”长效机制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3):47-49
[19]天津市财政局建立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EB/0L].
[2013-01-13]./xinwenlianbo/ tianjingcaizhengxinxilianbo/201211/t20121114_694782.html [20]开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新局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9-28(2)
[21]丛湘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111-112
[22]杨鸿敏,汤鸿业.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从“建屋、管屋、用屋”入手[J].图书馆论坛,2010(5):143-145
[23]长效机制促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9-28(3)[24]龙叶,刘彦庆,王跃虎.农家书屋促进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1(12):84-88[25]詹庆云.“农家书屋”规范管理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34
樊会霞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接第59页)
根据以上数据,本科生使用本系统答题的约为26.6%,在线答题及格率约为99.3%;研究生使用本系统答题的约为80.5%,在线答题及格率约为99.5%;所有新生中使用本系统的约为44.7%,在线答题及格率约为99.5%。
与2011年该系统未投入使用之前的新生借书情况相对比,新生入馆教育后的三个月内借书的人数本科生由383人增加到1219人,研究生由1480人增加到2119人,研究生的使用比例比本科生要高。
由此可见,新生借阅权限开通系统的使用效果是比较好的,新生读者通过系统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图书馆和学习如何使用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
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服务模式还应加强对本科生使用系统的引导和宣传,以提高系统的使用率。
3结语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发展,图书馆新生教育也应从有形向无形转变,通过网络化的信息建设将新生教育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导,更加优质和人性化的一种新生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得以充分实现,以更好地服务读者,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阮湘辉.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J].贵图学刊,2011(3)
2牟静.浅谈新形势下图书馆服务之理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3谢原,李佰科.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网络化实践———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1(9)
4李佼佼.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新生角色转换研究[J].企业导报,2012(7)
5张欢,赵媛.也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J].图书馆界,2012(7)
王小强暨南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