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组织中 E-cadherin 和 CD105的表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组织中 E-cadherin 和 CD105的表达
陈谦;高超;张磊
【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不同发展阶段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及
CD10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SP法以及PCR法检测乳腺癌不同发展阶段E-cadherin及CD10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E-cadherin与CD105的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患者CD1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和Ⅱ级、pTNM分期Ⅲ期中呈高表达(P均<0.05);E-cadherin 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Ⅰ和Ⅱ级、pT-NM分期Ⅲ期中呈低表达(P均<0.05);E-cadherin与CD105表达呈负相关(r=-0.343,P<0.05)。

结论乳腺癌中E-cadherin与CD105表达特点不同,联合检测E-cadherin和
CD105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很大作用。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3页(P32-34)
【关键词】乳腺肿瘤;E-cadherin;CD105
【作者】陈谦;高超;张磊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0;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乳腺癌发病率呈缓慢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如今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1~4]。

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与肿瘤细胞的黏附有关,且可作为乳腺癌有价值的预后指标;CD105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皮抗体,即同型二聚体细胞膜糖蛋白,在与肿瘤有关的新生血管内皮中强表达,是新生血管增殖的标志。

现就乳腺癌中E-cadherin、CD105的表达及其两者间的关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0~69(49.57±10.23)岁。

组织学分级(Elson and Eliis分级法):Ⅰ级15例,Ⅱ级41例,Ⅲ级4例;p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34例,Ⅲ期11例。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阴性38例,阳性22例;雌激素受体(ER)阴性29例,阳性31例;孕激素受体(PR)阴性28例,阳性32例。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前未做任何治疗。

1.2 方法
1.2.1 E-cadherin、CD105蛋白表达检测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癌标本进行处理。

兔抗人E-cadherin蛋白多克隆抗体使用浓度为1∶100,鼠抗人CD105蛋白多克隆抗体使用浓度为1∶100,SP试剂盒、DAB染色剂均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

阴性对照为PBS代替一抗的空白对照和正常兔血清代一抗的替代对照,阳性对照为已知明确阳性的乳腺癌组织。

E-cadherin蛋白表达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质内,表现为棕黄色。

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25.0%为E-cadherin蛋白表达阴性,≥25.0%为表达阳性。

CD105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以微血管密度(MVD)表示,MVD>30.0%为表达阳性。

1.2.2 E-cadherin、CD105 mRNA 表达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组织RNA,用逆转录试剂盒进行逆转录得到 cDNA,保存-80℃冰箱备用;使用ABI7900实时
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进行E-cadherin、CD105 mRNA表达水平检测。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基因表达状态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相关性检验选用Spearman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cadherin、CD105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见表1。

2.2 E-cadherin蛋白与 CD105蛋白的相关性CD105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Ⅰ和Ⅱ级、pTNM分期Ⅲ期中呈高表达,E-cadherin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Ⅰ和Ⅱ级、pTNM分期Ⅲ期中呈低表达;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E-cadherin蛋白与CD105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0.343,P <0.05)。

2.3 E-cadherin、CD105 mRNA 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见表2。

表1 E-cadherin、CD105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临床病理参数 n E-cadherin 蛋白阳性例(%) χ2P CD105蛋白阳性例(%) χ2P肿瘤直径≤2 cm 25 9(36.00) 2.482 0.115 11(44.00) 18.985 0.000>2 cm 35 9(25.71) 26(74.29)淋巴结转移无35 21(60.00) 26.600 0.000 18(51.43) 24.262 0.000有25
6(24.00)21(84.00)组织分级Ⅰ和Ⅱ级 56 33(58.93) 23.635 0.000 29(46.43) 16.887 0.000Ⅲ级 4 1(25.00) 3(75.00)pTNM分期Ⅰ期15 11(73.33)8(53.33)Ⅱ期34 14(41.19) 7.660 0.022 25(73.53) 6.643 0.036Ⅲ期 11 3(27.27)
10(90.91)C-erbB-2阴性 38 21(55.26) 22.241 0.000 25(65.79) 2.636 0.104阳性 22 5(22.73) 12(54.55)ER阴性 29 10(33.48) 2.855 0.091 19(65.52) 2.379
0.123阳性 31 14(45.16) 17(54.84)PR阴性 28 11(39.29) 0.410 0.522 18(64.29)
1.349 0.245阳性 32 14(43.75) 18(56.25)
表2 E-cadherin、CD105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临床病理参
数n CD105 mRNA相对表达量t P 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t P肿瘤直径
≤2 cm 251.95 ±1.41 0.634 0.528 9.24 ±4.16 1.837 0.071>2 cm 35 2.16
±1.15 11.23 ±4.12淋巴结转移无35 1.17 ±1.03 3.682 0.001 8.01 ±3.46 5.675 0.000有25 2.43 ±1.62 13.17 ±3.49组织分级Ⅰ和Ⅱ级56 2.61 ±1.56 1.307 0.197 10.05 ±4.64 0.172 0.864Ⅲ级4 1.57 ±1.05 9.64 ±4.13 pTNM分期Ⅰ和
Ⅱ期 49 1.72 ±1.62 2.832 0.006 9.15 ±4.12 2.012 0.049Ⅲ期11 2.89 ±1.58 11.05 ±3.16
3 讨论
复发和转移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复杂,因而寻找影响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因子成为人们近年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对
CD105、E-cadherin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可以看出,CD105阳性率在
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pTNM分期间存在差异,E-cadherin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pTNM分期、C-erbB-2阴性与阳性间存在差异,这与屈洪波等[5]报道一致。

E-cadherin的功能是一类介导细胞之间相互黏附的钙依赖性跨膜蛋白,参与形成和维护正常细胞之间的链接,对维持正常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6]。

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E-cadherin起着关键的作用。

E-cadherin在正常细胞中稳定表达,但在癌细胞中表达常不稳定,且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表达下调[7]。

由于E-cadherin是上皮细胞中的黏附分子,故对维持正常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阳性表达有抑制肿瘤转移的功能。

当E-cadherin表达下降或缺失,细胞间的相互黏附力下降,细胞容易分散而向外周浸润性生长,一旦获得转移的必要条件,就可脱离原发灶而发生侵袭和转移[8]。

有相关报道[9]证实,E-cadherin的黏附能力的丢失是获得去分化和有侵袭力表型的关健一步。


皮细胞E-cadherin的正常表达能抑制细胞的游走和增殖,E-cadherin表达下调则
使细胞连接松散,刺激细胞增殖游走,有利于肿瘤浸润扩散[10]。

王刚平等[11]研究表明,CD105 在乳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强表达,新生血管尤为明显,正常组织则弱表达。

CD105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较短,从而预测在转移性乳腺癌中C105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靶标。

E-cadherin表达
降低与肿瘤的分化侵袭转移有关;CD1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前病变组以及乳腺纤维瘤组[12]。

综上所述,乳腺癌中E-cadherin与CD105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E-cadherin 与CD105表达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薛娜,杨国旺,王笑民,等.乳腺癌中医证候研究现状及思考[J].中医杂志,2014,
55(2):168-171.
[2]漆楚波,龚益平,王明伟,等.上皮间叶转化相关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联合表达及其
与预后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14,41(3):265-268.
[3]张力双,牛质琰,刘雯,等.糖耐量异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疑难病
杂志,2013,12(12):917-918.
[4]郑临海,吴爱国,范旭龙,等.短程低氧条件下乳腺癌BT549细胞表达beclin 1基因对上皮
间质转化的影响[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53(1):13-18.
[5]屈洪波,方力,段丽丽,等.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乳腺癌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4):236-240.
[6]霍莉莉,李慧,魏枫,等.乳腺癌中FoxP3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及其意义[J].中国
肿瘤临床,2014,28(3):3364-3366.
[7]Jung E,Choi I.The metastatic rate of 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s when metastasis of 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 is suspected on PET/CT[J].J Breast Cancer,2013,16(2):202-207.
[8]Xi R,Li YJ,Zhang JD,et al.Application of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 with silicon prosthetic implantation following bilateral mammary gland excision in treatment of young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J].J Thoracic Disease,2013,5(3):278-282.
[9]张自森,李灿宇,王宁,等.RNA干涉E-cadherin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7):1106-1108.
[10]白璐,高志安.乳腺癌中4.1N蛋白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J].医学与哲学,2014,27(8):73-76.
[11]王刚平,梁云爱,张作峰,等.CD105标记微血管密度及HIF-1α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7(8):30-34.
[12]黄桂林,孙旭凌.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中华乳腺病杂志,2012,6(1):2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