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代理架构及应用研究
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框架设计及应用研究
![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框架设计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61041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a.png)
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框架设计及应用研究[摘要]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以全覆盖精细的时空地理信息为基础,与物联网实时感知相联系,按需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开发接口和功能软件服务。
本文结合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主要内容,重点对时空信息共享云服务的技术框架及应用功能进行研究。
[关键词]时空信息共享云服务资源目录1 引言数字城市建设日趋成熟后,智慧地球的概念被提出,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陆续启动了智慧城市相关科技计划,为发展智慧城市提供了契机,加快了数字城市迈向智慧城市的步伐。
我国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和社会管理精细化。
”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以全覆盖精细的时空地理信息为基础,与物联网实时感知相联系,按需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开发接口和功能软件服务[1]。
2 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应用框架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在“数字城市”资源基底之上,以“五大基础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数据库和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整合本地政府、各类专业企业和机构的信息资源,建设综合数据库集群与信息时间序列框架,接入实时感知信息,实现数据资源、服务资源、宿主资源、知识模型的智能组装、按需服务、多维展现,并开展智能专题示范建设[2]。
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采用四层结构,分别是:感知层、基础设施层(IaaS)、数据层(DaaS)、平台层(PaaS)、应用层(SaaS)。
图1时空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系统结构图(1)感知层感知层统一物联传感器编码,统一接口服务适配接入,统一位置信息服务。
云计算总体架构及其应用与商业模式探讨
![云计算总体架构及其应用与商业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4b66b03bb68a98271fefa51.png)
管理 同样分 3层 : 客户层 、 管理功能层 和监控层 。 客户 层 , 向使 用 云 计 算 服 务 的客 户 , 过 以 面 通
下 4个功 能模块 为 客户 提供优 质服 务 :
的 , 虚拟 化技 术是 必 需 的。数 据 库 技 术 和 分 布式 但
存 储技 术则 应 根 据 不 同 Ia 计 算 服 务 企 业 所 投 aS云 放 的服务灵 活选 取 。
微 软涉及 软件 许可 和应 用 的收 费 , 以以上 3种 技 所 术 的组 合被 市场 广 泛 采 纳 , 用 且 学 习成 本 低 。在 通 H MI T _ 5被人 们广 泛接 受 之前 , I RA的应 用 会 占到一 定 的比例 , H ML 与 T 4相 比 , I 在 用 户体 验 性 方 面 RA
摘
要: 云计 算具有全新的 I T架构 , 以灵 活提供服 务给 具有 不 同需 求的 用户。通过对 云架构 的研 究, 出云 架 可 指
构主要分为服务和 管理 两部 分 , 详细解析 了软件 即服 务 ( aS 、 台 即服 务 ( aS 和 基础设 施 即服 务 (aS 及 其 Sa ) 平 Pa) I ) a
0 引 言
‘
服 务 。随着 互 联 网 的高 速 发展 , 础 网络 条 件 的 日 基
益 成熟 , 户通 过浏 览 器 联 网即 能 用 云上 的软 件 服 用
云计 算 , 一 种 可 用 于 商 业 化 运 作 的 技 术 架 是
务 。Sa aS最靠 近用 户 , 需付 费 就 能享 受 云 计 算 服 按 务 商提 供 的软件 服 务 , 户 因此 省 去 了前 期 软 硬 件 用 和后 期 维护 的 资 金 投 入 , 种 高 体 验 性 服 务 , 成 这 促 了 Sa 品在 云 计 算 产 品 中 的 高 市 场 份 额 。Sa aS产 aS
云技术服务及其应用研究
![云技术服务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1f491f14791711cc791712.png)
福建电脑2012年第12期云技术服务及其应用研究郑宇(福建省卫生信息中心福建福州350003)【摘要】:随着云技术的成熟,云技术的应用也慢慢在各个领域普及。
本文阐述了云技术服务基本模式,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并提出了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云技术服务应用研究风险云技术是一种具备大量且可扩充之IT相关能力的技术,透过Internet技术并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外来使用者,可进一步细分成云计算与云服务两部分。
云计算,着重于IT技术方面,透过虚拟化和自动化技术,藉以创造出更多计算机运算资源;云服务,则是以虚拟的型式,把信息技术,包括运算、储存及带宽,用服务的形式,透过Internet提供给试用者。
云技术的重要性,便是立基于云服务本身与相关软硬件产品制造之上。
一、云服务模式云技术提供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让使用者透过Internet存取云端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
服务提供商提供给用户随选且完整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皆存放在服务提供商端;用户透过网络便能使用程序,但无法对其进行调整,只能在外观与工作流程的设定上做些微的改变。
不管是前端的办公室应用(如文字处理、Email),或是后端的数据分析、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可取得云端支持。
SaaS服务提供商,较知名的有:、Google Apps、NetSuite等。
2、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PaaS):提供特定的工具、平台,将使用者开发的应用程序能部署到云端运作的服务。
服务提供商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建构、部署与管理的环境(架构与软件系统),让用户可以编写、开发新程序,且快速地将其部署在网络上。
此类型的服务通常支持某种形式的程序语言与环境,并提供云端施行服务(cloud-implemented service),让程序开发者得以整合自家的应用程序,省去软硬件维护成本以及管理所需的人力与时间。
《2024年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范文
![《2024年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cb3c4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6.png)
《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篇一一、引言云计算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中迅速崛起的一项技术,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灵活的扩展性以及高效率的资源利用,正逐渐改变着传统信息技术的运行模式。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云计算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成果、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云计算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云计算的概念和技术架构逐渐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三、云计算的主要研究成果1. 云服务模式研究:研究云服务的不同模式,如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以及不同模式下的服务特点、适用场景和优化策略。
2. 云计算资源管理:研究云计算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资源分配策略、负载均衡等,以提高云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性能。
3. 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技术,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保障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4. 云计算平台架构:研究云计算平台的架构设计,包括云操作系统、云存储、云网络等关键技术,以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云计算服务。
四、云计算的应用领域云计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电子商务:利用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扩展性,实现电商平台的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
2. 大数据分析:利用云计算平台的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存储能力,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3. 人工智能:利用云计算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4. 医疗健康: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 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利用云计算实现政府和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将进一步实现自主化、智能化和虚拟化,提高计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大学园区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应用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大学园区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应用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db51b6658fafab069dc02b6.png)
系统 , 业 的流 程 引 擎 允许 流程 的描 述 与它 的具 体 专
+
实 现分 离 。因此 , 用 的 流程 控 制 是 由服 务 来 调 用 錾 应
具体 的方法 , 这也 大 大提 高 了应用 的 灵 活性 , 能适 固 更
应不 断 变化 的环 境¨ 。 3 ]
2 2 XAD . L体 系中的“ 思 想 云”
馆 业 务 的 I S中u 。 L J
OC C已经将 云 服 务 引入 了 图 书馆 界 , 其 后 L 在
续 战 略 中 很 可 能 将 整 个 图 书 馆 行 业 的 服 务 “ 朵 云 化” 。对 于我 们来 说积 极探 讨 图书 馆 云服 务 的实 现 ,
抓 住 图 书 馆 云 时 代 发 展 将 尤 为 重 要 。本 文 将 就 正 ]
1 引 言
馆 ( ADL 建 设 项 目, Z ) 旨在 构 建 一 个 面 向 全 省 高 等 院校 的数字 化 文献 信 息保 障服 务 体 系 , 成 国 内先 形 进 、 能齐 全 、 源 丰富 、 功 资 机制 稳定 、 行 高效 的浙 江 运
依 据维 基 百 科 的 定 义 , 计 算 是 “ 种 计 算 方 云 一 式 , 过互联 网将 资 源 ‘ 通 以服 务 ’ 的形 式提 供 给 用户 , 而用 户不需 要 了 解 、 晓 或 者 控 制 支持 这 些 服务 的 知 技 术基 础架 构 ( 云 ’ 。从 某种 意义 上 说 , 计 算更 ‘ )” 云
用 系统 , Z 由 ADL省 中 心统 一 调 度 , 为全 省 7 0多高 校 提供 资源 服务 。 传 统上 的应 用 系统建 设 中包含 了很 多业 务 逻辑 的具 体 实现 , 且 有 一 些 流程 控 制 的代 码 来 进 行 商 并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80680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0.png)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一、云计算技术的概述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架构,具有资源共享、服务弹性、自动化管理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趋势下的一个重要技术。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始于2006年,是由谷歌公司首先推出的,随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
由于云计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能力的利用率,因此在企业、科研和个人生活中广泛应用。
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现状1、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企业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任务,而云计算能提供强大的计算性能和存储空间,从而满足企业数据处理需求。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将其技术、软件、数据等资源移至云端,大量采用了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云端存储服务、云端计算服务等技术工具。
企业采用云计算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2、科研应用云计算技术在科研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如物理学、生物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任务。
云计算技术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将研究重心放在科学问题上,而不需要关注计算、存储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同时,云计算还能提供强大的计算性能和存储空间满足科研人员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有助于科学家们进行更多的研究。
3、个人应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个人用户也开始使用云存储、云办公等云计算服务。
例如,谷歌云、微软的OneDrive、苹果的iCloud 等云存储服务,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云端,让用户在任何设备上都能享受相同的服务,同时也能大大减轻用户的存储压力。
云办公套件,如谷歌的G Suite、微软的Office 365和中国的钉钉,也使得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轻松进行协作工作。
三、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众所周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当前热门的话题。
而云计算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基础,将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解决目前出现的大数据处理瓶颈。
同时,云计算也能支持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云的特征分类及应用研究
![云的特征分类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7988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b.png)
云的特征分类及应用研究云的特征分类及应用研究是现今科技领域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云计算以其高可扩展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云的特征分类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
云的特征分类主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下面将从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两个角度来进行分类。
从技术层面来看,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公有云:公有云是指由第三方提供商托管和提供的云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使用。
公有云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和数据存储。
常见的公有云供应商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等。
2.私有云:私有云是指企业自行构建和管理的云环境,其资源和服务只对内部员工开放。
私有云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适用于企业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数据和应用。
私有云的构建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和资源。
3.混合云: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结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将一部分应用和数据部署在公有云上,将另一部分应用和数据部署在私有云上。
混合云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资源和服务的配置。
从服务层面来看,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软件即服务(SaaS):SaaS是指通过云平台提供软件应用,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使用,无需安装和维护软件。
常见的SaaS应用有企业邮箱、在线办公套件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2.平台即服务(PaaS):PaaS是指云平台提供的开发和部署应用的平台环境,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应用的开发、测试和部署。
PaaS的优势在于其提供了一个开发者友好的环境,加快了应用开发和部署的速度。
常见的PaaS平台有微软的Azure和谷歌的App Engine等。
3.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aaS是指云平台提供的基础设施资源,如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资源的灵活配置和管理。
IaaS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和数据存储。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70d00beff9aef8941e0651.png)
的应 用。
【 关键词 】云计 算;服务模式;物联网;关键技术
从 技 术 创 新 的角 度 讲 , 云计 算 再 一 次 “ 动 态扩 展虚 拟化 ” ,实现 应用 的扩 展 ,在 而是 通过 网络 互联 的形 式 ,将系 统 中每 台终 实 现 了科技 史 上的伟 大变 革 ,它 加大 的提 高 这 种扩 展 性 的作用 下 ,能够 实 时的把 服务 器 端 的磁盘 空 问利用起 来 ,使 其在 整体 上形 成 了相关 领域 的 工作 效率和 工作 的 便捷 性 ,尤 加 入 到 当 前服 务 器机 群 之 中 , 这 样 一 来 , 个 虚拟 的 、庞 大 的存 储设 备 ,数据 的存 储 其 是对 物联 的 作用 更是 非常 的 明显 。但是 实 “ 云 ”的计 算 能力 会得 到大 大 的加强 。 也更 加分散 。 际 上 ,物联 网 并不属 于变 革 的范 畴 ,也谈 不 ( 3 ) 高 灵活 性 。对 计 算用 户 而 言 ,在 运 ( 4 ) 弹 性扩 展 技术 。该 项关 键 技术 的最 上科 技 创新 ,它 只是 一个 传统 领 域在 新的 时 行 不 同 的应 用 时往往 要通 过 不 同的 资源 、利 终实 现 ,使 “ 云应用 ”完 成 了真 正意 义上 的 代 的 一个 “ 显 眼 ”的 应用 扩展 …。到现 在 为 用 不 同 的计 算 能 力 ,但 是 ,在 云计 算平 台 资源 “ 按 需分配 ”,而 不再 是传 统意 义上 的
…
…
…
…
…
…
…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应用系统实现技术研究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应用系统实现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7568c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0.png)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应用系统实现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云应用系统在新时代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重视。
但是传统的应用系统往往存在着单体化、耦合度高、难以维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面对大量的并发访问和海量的数据存储时,很容易导致系统崩溃。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应用系统成为了当前趋势和热点。
一、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是将应用系统按照业务能力进行拆分,每个服务单独部署,并且通过明确定义的接口进行通信协作,从而形成一个分布式系统的服务集合。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1. 分布式:把一个服务拆分成多个服务进行部署、组装和协作,服务之间是互相独立的。
2. 独立性:服务与服务之间相互独立,具有高可复用性和低耦合性,利用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实现服务的快速迭代升级。
3. 轻量级:每个服务都应该是轻量级的,可以独立部署和启动,形成一个分布式的系统。
4. 灵活性:每个服务都应该具有独立的开发、测试和部署环境,从而可以快速构建新的功能和服务。
二、微服务架构的应用微服务架构的应用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微服务架构和DevOps结合使用:在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环节中,使得微服务更加适合加快开发周期和维护效率。
2. 微服务架构和容器虚拟化技术结合使用:利用容器实现了微服务架构的小而轻量级,便于部署的优势,同时拥有了Kubernetes等开源容器编排平台的自动部署和自动伸缩优势。
3. 微服务架构和Serverless Computing结合使用:在很多应用场景下,函数计算和Serverless Computing为微服务开发者提供了轻量、高效和便捷的服务部署以及运维自动化的方式。
三、微服务架构的优势1. 灵活性高: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进行开发、部署以及运维管理。
因此,在分布式系统中,系统的部署、运维、升级都比较方便。
2. 故障隔离:每个微服务之间都独立部署,因此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单个服务。
3. 增量升级: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因此可以增量升级整个系统,不会影响其他微服务的运作。
云计算架构及应用
![云计算架构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ec6aca5fbfc77da269b115.png)
9日, Go o g l e首 席 执 行 官 E r i c S c h mi d t 在 搜 索 引擎
大会 ( S E S S a n J o s e 2 0 0 6 ) 上 首次 提 出 云计 算 概念 。
须 相互 独立 , 其 任一 任 务 的失 败 不影 响 已有计 算 结
Ab s t r a c t :Th e f e a t u r e s o f c l o u d c o mp u t i n g i n c l u d e e x p a n s i b i l i t y,r e l i a b i l i t y, s e c u r i t y,a g i l i t y,
s o f t wa r e — a s — a — s e r v i c e( S a a S)
1 概 述
云计 算 ( C l o u d c o mp u t i n g ) 是继 2 O世纪 8 0年代 由大 型 计 算 机 向客 户 端 / 月 艮 务器( c / s ) 模 式 大转 变 后, 信 息 技 术 的 又 一 次 革 命 性 变 化 。2 0 0 6年 8月
流行 的 云计算 3层 架构和 关键技 术 。借 鉴 外 军云计 算 的使 用 , 结合我 军 资源使 用部 署 现状 , 提 出了 军事云计 算 架构设 想 。 关键 词 : 云计 算 ; 基 础设施 即服 务 ;平 台即服 务 ;软件 即服 务
中图分类 号 : T P 3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9 o 9 X( 2 0 1 3 ) O 5 — 0 0 4 6 — 0 5
ma i nt a i na bi l i t y a nd e f f i c i e nc y.Th e ke y t e c hno l o gi e s o f t hr e e — t i e r a r c h i t e c t ur e o f c l ou d c o mp ut i n g a r e di s c us s e d. U s i ng t h e e xp e r i e n c e of c l o ud c o mp ut i n g i n f o r e i g n a r me d f o r c e s a n d c omb i ni n g wi t h t he c u r r e n t r e s o ur c e de pl o y me nt of Ch i n a S a r me d f o r c e,a n a r c hi t e c t ur e de s i g n f o r mi l i t a r y us e i s pr e s e n t e d.
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c0f1d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f.png)
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云计算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主流趋势之一,因其灵活性、可扩展性、弹性、高可用性等特点对传统的信息技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云计算是基于网络的应用和服务模型,利用可计量的资源进行快速配置、部署和释放,同时提供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能力,以适应各种应用程序和用户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着重探讨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第二章云计算平台建设云计算平台构建主要是基于云计算模型与服务模型的结合。
云计算模型的核心包括:IaaS、PaaS、SaaS。
服务模型涉及应用程序和服务模型,服务提供商将应用程序和服务模型放置在云端,用户只需购买相关应用或服务。
随着IaaS、PaaS的发展,以及为更多应用提供协作的SaaS,未来云计算平台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更多领域应用的首选平台。
2.1 IaaS的云计算平台基于IaaS的云计算平台主要提供虚拟计算、网络、存储等计算资源。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云端进行资源配置和管理。
主要的IaaS云计算平台有Amazon、Azure、Google等。
Amazon EC2是目前最主流的IaaS云计算平台之一,通过虚拟机技术提供计算服务。
Azure和Google则是相对较新的IaaS云计算平台,依托其强大的数据中心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具备跨平台、开放性、标准化等特点,在企业级应用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2.2 PaaS的云计算平台基于PaaS的云计算平台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环境。
这些平台提供了多种编程语言的支持以及运行时的环境。
它们可以简化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主要的PaaS云计算平台有Google App Engine、Windows Azure、Amazon Elastic Beanstalk。
Google App Engine是一个基于PaaS的云计算平台,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和管理工具等服务。
Google App Engine提供了多种开发语言的支持,包括Python、Java等,同时提供了很好的开发EMail、微博应用程序的支持。
云计算技术探秘及应用研究
![云计算技术探秘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c4523b5a8102d276a22faf.png)
授 权 、 证 登 录 进 行 管 理 , 及 管 理 可 用 的 计 算 资 源 和 认 以
作 者 简介 : 贵升 , 山 西朔 州人 , 士 , 究方 向 :云计 算 、 高 男, 硕 研 并行 计 算 。
釜 等 取 得 服 务 和 管 理 相 关 信 息 。打 开 实 例 与 本 地 操 作 录
0
虚 拟 化 层 对 应 硬 件 即服 务 , 合 P a 供 硬 件 服 务 , 结 aS提 包 括服务集 群即硬件检测 等服务 。
4 云 计 算 的核 心 技 术 . 云 计 算 作 为 一 种 超 级 计 算 方 式 , 一 种 以数 据 为 中 心 的 是 密集型计算 技术。 4 1 典 型 的云 计 算 平 台 .
应 , 成 节 点 同 步 部 署 , 载 均 衡 和 资 源 监 控 , 保 资 源 能 分 完 负 确 配给合适 的用户 。
计 算 的 内 部 细 节 , 只 需 要 通 过 与 浏 览 器 交 互 便 可 以得 I 己想 要 的信 息 。 当 今 , 多 国 际 大 公 司 都 推 出 了 自 己的“ 计 戈 ” 比 如 很 云 0,
种 形式是提 供开 发环境 、 服务器平 台 、 硬件 资源等 服务给 用
户 , 户 可 以 在 服 务 商 提 供 的 基 础 架 构 上 开 发 程 序 并 可 以通 用
过互联 网和其它服 务器传给其他用 户 。
基 础 设 施 层 对 应 Ia aS基 础 设 施 即 服 务 , 如 : Amap z
上传和下 载大容量数据 。 3 云 计 算 服 务 的 组 成 . 云 计 算 的服 务 可 以划 分 成 4个 层 次 : 云 计 算 的 发 展 已经 步 入 了商 业 模 式 。云 计 十划 ; 一 种 全 新 的 网络 服 务 方 式 ,将 传 统 的 以桌 面 为 核 心 为 务 处 理 转 变 为 以 网 络 为 核 心 的任 务 处 理 ,利 用 互 联 网 自 己要 实 现 的一 切 任 务 , 网络 成 为 传 递 服 务 、 算 力 使 计 息 的 综 合 媒 介 , 正 实 现 按 需 计 算 , 人 协作 。 真 多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3cf79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9.png)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作者:王培顺王培饶炎锋古勇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1年第11期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推动教育教学系统性变革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满足高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层次、多元化的应用需求,文章在分析高校教学资源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云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技术,整合各教学应用系统,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教学资源供给的云服务体系,有效解决视频、文档、图片等非结构化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快速流转以及跨平台应用等难题,为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教学资源;分布式存储;统一管理;共享服务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21-0029-05随着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已经成为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1],作为信息化教学核心要素,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鼓励高校积极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探索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模式。
同时提出了“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慕课等优质资源平台发展,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的新要求;制定了“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3]的行动计划。
而在高校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教学资源急剧增长、汇聚整合不足、使用不便以及安全管控薄弱等诸多问题。
本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为例,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实际应用需求,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统一资源存储和管理,探索教学资源供给和应用方式,以促進学校教学资源汇聚利用和高效流转,为各类信息化教学应用提供有力支持,以期为高校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关于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报告
![关于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cbbd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7.png)
关于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云计算转型,将自己的业务从传统的本地部署转移到云端。
同时,各大科研机构和学术界也在云计算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云计算技术的进步。
本文就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做一些探讨和总结。
一、云计算技术的研究1、云计算架构云计算架构是指实现云计算所需要的一整套技术堆栈和服务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程序等一系列云服务。
目前,主流的云计算架构包括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等等。
2、云存储技术云计算的存储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其优点是数据存储的分布式性、容错性、可拓展性等等。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云存储技术主要包括Hadoop、Ceph、GlusterFS等。
3、云计算安全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常用的云计算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
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1、云存储云存储是云计算技术最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企业将自己的数据迁移到云端,可以节约很多存储成本,同时数据安全度也更高。
2、云计算数据分析云计算数据分析能够在云计算环境下完成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处理。
企业可以运用云计算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更精准的营销数据和客户信息等。
3、云计算虚拟化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云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特别是对于类似于测试环境、应用程序开发等场景的需求更大。
三、结论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变革,云计算将会呈现出更多更广的应用型态,规模、性能、稳定性等方面也将不断得到提升,可以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创新性的业务应用。
随着云计算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选择了云存储、云服务和云基础架构。
下面,我们将列出一些相关数据,以分析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趋势。
1、云市场份额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报告,到2025年,云市场将增长到2万亿美元,从2019年的3,850亿美元增长了5倍之多。
“云计算基础课件:概念、架构及应用”
![“云计算基础课件:概念、架构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1f65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5.png)
企业
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 地管理和存储数据,提高生 产力和降低成本。
教育
云计算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更 好地组织和分享课程内容, 并提供在线学习和培训工具。
医疗
云计算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 好地管理病历,协调护理计 划,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云计算优势与挑战
本课程将介绍云计算的优势与挑战,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云计算技术。
1
优势
云计算可以提高IT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挑战
2
和灵活性,并降低成本。
云计算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安全和隐 私问题、数据集中化和地理限制。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本课程将介绍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以及云计算正在如何改变现代科技。
机器学习
云计算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于更广泛的应用 场景,从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云计算基础架构: 网络与存储技术
本课程将介绍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两个关键部分: 网络和存储技术。
网络技术
云计算的网络技术是用于连接所有计算和存储资源 的基础设施。
存储技术
云计算使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来管理和存储数据。
云计算应用场景: 企业、教育、医疗等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云计算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场景,以便您更好地了解云计算的潜力。
可持续性
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更可 持续的业务,并实现更高的社 会和环境效益。
人工智能
云计算的发展将有助于更广泛、 更普及的自动化应用,如智能 家居、智能农业等。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通过利用近来自离数据传输和传感器设备来 提高网络响应速度和数据安全性。
云计算案例分析: 政府、企业案例
本课程将深入研究在政府和企业方面使用云计算的案例,重点介绍如何使用云计算来实现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业 务。
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架构和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架构和服务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47c012ff00bed5b9f31da1.png)
5 50 ) 406
要】 从云 计算的 内涵 、 点入 手, 特 系统性地 总结和 分析云计算 的服务特 点与设 计理念 , 此基础上 , 在 针对云
计算对用 户应用 影响面最广 的问题 , 归纳并提 出了云计算机 的三种基本服 务模式 : 基于基础设施 的服务 、 基于
通用平 台的服 务、 基于个性化用 户功能的服务 , 分别 对每 一种服务模式特 点和适 应面进行研 究。 最后 总结 出云
2 云计算的应用架构 .
云计算 的 出现 , 以使 得人们将 更多的精 力关注 可 到如何来 实现用户所需要 的功能 ,事实上就是 以一种
服务的形式 , 来实现用户的需求 。 此时, 用户无需关注
实现该服务所需 的基础 环境 和计算所 需的资源。这种 定 义最典型 的是 以国外 的 G r e这个研 究机构最 有 at r n
匆宁软 放 阢 学 ’ 报
J u a fN igP ltc nc o r l a nn oye h i n o
2 1 年第 1 卷第 5 01 6 期
2 l Vo . 6 01 11 No5 .
基 云算应架和务 式究 于 计的用构服模 研
温 晓 宇
( 柳州城市职业学 院 信息工程系 ,广西 柳州
来, 服务于某一台终端计算机 , 从而实现终端计算机 的处理能力极大地提升。 由于该计算模式是将处于 互联网上不同位置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 , 而且这种 集中过程 中各种计算 资源有可能是动态变化的 , 因
此 将这 种处 于互 联 网的计 算资 源形 象地 称 为云 。 目前 有关 云计算 的定 义 在 国际上 并 不 统 一 , 不 同 的定 义 站在 不 同的角 度 , 描 述 的 侧 重点 也 各 不 所 相 同 。接 受 更 多 的一 种 定义 是来 源 于美 国 IE E E互
云服务研究报告
![云服务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45a1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9.png)
云服务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云服务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云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将计算、存储以及其他资源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
在过去的几年里,云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企业和个人常用的技术工具之一。
一、云服务的定义和特点云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服务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将计算资源从本地机房转移到了云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这些资源。
与传统的本地存储和计算方式相比,云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灵活性: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整计算和存储资源的规模,用户只需按需付费,无需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
2. 可扩展性: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灵活的扩容和缩容服务,使用户的业务应对流量高峰和低谷时段更加轻松。
3. 可靠性:云服务提供商通过数据冗余和备份等技术手段,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共享性:云服务提供商将计算和存储资源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共享,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成本。
二、云服务的应用领域云服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既包括个人用户的娱乐和办公需求,也包括企业用户的生产、管理和运营等方面。
1. 个人用户:个人用户可以通过云服务进行在线存储、分享和同步文件,访问和使用云计算资源,观看在线视频,玩云游戏等。
2. 企业用户: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云服务进行在线办公,管理和协同工作,搭建企业网站和应用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
3. 教育和研究机构:教育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云服务提供在线学习和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等。
三、云服务的发展趋势随着云服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云服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AI与云服务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将与云服务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2. 边缘计算与云服务的融合:边缘计算技术将与云服务相融合,使得计算和存储等资源更加靠近用户,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数据中心iaas层云化架构设计和应用研究
![数据中心iaas层云化架构设计和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145bea59eef8c75ebfb36b.png)
56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19年12月第22卷第2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Dec.,2019Vol.22,No.240 引 言云架构因高效的资源整合和运维、低功耗资源管理、低成本扩展、推动大数据融合分析等优势,已成为IT 架构的整体发展趋势。
从实现层面上来说,通常分为3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其中,IaaS 层是IT 架构的基础层,也是实现云架构的核心所在,是PaaS 和SaaS 层的实际载体。
本文基于目前大部分中心机房实际情况,从IaaS 层分析数据中心云化的方式和应用前景。
1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现状目前,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但大部分只是实现了所有硬件设备的集中摆放和连接,将林立的“烟囱”堆在了一起。
即使采用了虚拟化平台,但数据中心没有一个统一的资源整合和运维平台,易造成硬件资源浪费,难以管理。
从基础设施的使用来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
1.1 非虚拟化平台①旧设备改造的投入成本过高,且难以彻底改造;②部分新设备性能配置高,运行其上的业务未能充分利用设备资源,造成资源浪费;③物理设备一旦开机,能耗较为稳定(不包括制冷能耗),不会因利用率高低而产生较大的能耗变化,造成能源浪费;④部分业务应用系统为了降低建设初期投入,没有过多考虑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
1.2 虚拟化平台①虚拟化平台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且应用范围不广,限制了其在资源节约上的优势;②未建设可实现资源自动按需分配的云管理平台,运维人力成本较高。
因此,数据中心IaaS 层云化的目标是最小化改造成本、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保证业务高可用和数据安全,实现资源管理自动化和运维智能化。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246ba431b765ce04081417.png)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一、业务挑战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是无锡软件出口外包骨干企业。
公司主要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开发为中心,致力于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集成等业务。
随着企业的发展,IT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PC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华夏目前PC总拥有数1000台,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由于项目多、任务紧,一台PC 经常要用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而每次更换都要对PC系统进行重新安装和环境搭建。
根据实际统计,华夏一个员工平均每年参与4个项目的开发,也就是每年要重新搭建四次开发环境,对测试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还要更多;平均每次更换环境花费时间10个小时,华夏每年大约花费4万小时用于PC系统和环境搭建,按照人均工资15元/小时,每年花费在60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PC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升级频繁,大量的PC就意味着每年都要有很多PC需要淘汰和更新,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10台/月,而随着华夏的发展壮大,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华夏每年花在PC升级和更新的费用最少在50~60万。
与此同时,大量的PC也是的企业的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花费居高不下;按照平均180W/台,一台PC工作8小时/天,工业用电0.9元/度,华夏每年的电费就将近15万元。
与巨大的IT投入相对应的就是IT资源利用率较低,PC分布在企业各个项目小组的开发人员手中,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也无从得知PC的使用情况。
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IT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使用的PC资源是否有多余,无法将项目完成用不到的PC资源及时收回,以便给下一个项目小组使用,造成大量的IT资源浪费。
二、云计算软件开发平台解决方案软件开发云平台的建立需要分别考虑现有物理集中的IT资源,更需要考虑如何利用云计算的平台建立一个面向将来需求,面向发展的动态计算资源分配管理和服务自动化平台。
这就需要充分考虑整个平台的延展性和可扩充性,从而帮助用户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来搭建具有高度伸缩性的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h e l o g i c r e f e r e n c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f c l o u d s e r v i c e b r o k e r a g e wa s d e s i g n e d .O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i s ,t h e t y p i c a l s c e n e ,t h e
一
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云计算逐步从概念走向实际 应用, 产业链逐步成型, 商业模式极大丰富。但如此众多的 选择, 也给用户带来了难题。 不论是在众多云服务提供商之
管理:定制化是指根据现有云服务进行定制化开发, 并
在C S B产业链条中存在 2类角色 : 一是“ C S B使能者
间做出选择,还是同时使用和管理多个云服务提供商的不
( G u a n g d o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n a T e l e c o m C o . , L t d .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3 0 , C h i n a )
础 上 对 电 信 运 营商 开展 云 代 理 服 务 的典 型 场 景 、 生态 系 统 及 运 营 架 构 进 行 了分 析 。 关键词 : 云服务代理 ; 逻 辑架构 ; 电 信 运 营 商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0 0 0 — 0 8 0 1 . 2 0 1 3 . 1 0 . 0 0 3
Ab s t r a c t : T h e c o n c e p t ,i n d u s t r y s t a t u s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p r o g r e s s o f c l o u d s e r v i c e b r o k e r a g e we r e d e s c r i b e d ,a n d
, 、
3 云 代 理 行 业 现 状
术: 另一类是“ C S B提供商” ——云代理商 ( c l o u d b r o k e r ,
1 O
电信科学 2 0 1 3 车 C B ) 。 对C S B 相关的具体项 目进行实际操作和管理。
瓣
C B 在云计算参考架构中的定位如图 1 所示, 3 类角色
的定义及功能描述如下。
同云产品, 抑或处理异构云服务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等, 都在 云用户和云服务之问筑起了难以逾越的高墙。因此 , 云服 务代理( c l o u d s e r v i c e b r o k e r a g e , C S B ) 的概念应运而生。
按需提供给云消费者。
( C S B e n a b l e r , C E ) ” ,提供应用和部署 C S B所需的支撑技
Re s e a r c h o n Ar c h i t e c t ur e a nd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Cl o u d S e r v i c e Br o k e r a g e
Ch e n Ti a n ,Fa n Yo n g bi n g பைடு நூலகம்La i Pe i y u a n
s e r vi c e s .
Ke y wor ds :( : l o u d s e vi r c e b r o ke r a g e ,l o g i c a l a r c h i t e c t ur e ,t e l e c o m o pe r a t o r
云计算专栏
云 服 务 代 理 架构 及 应 用 研 究
陈 天, 樊 勇兵 , 赖 培 源
( 中国 电信股 份 有 限公 司广 东研 究 院 广 州 5 1 0 6 3 0 )
摘 要: 阐 述 r云服 务 代 理 的概 念 、 l 产业现状 和标准化进 展 , 给 出 了一 种 云 代 理 逻 辑 参 考 架 构 设 计 , 并 在 此 基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 , 由特定厂商或实体为云消费者实现对
云 服务 的 中介 ( i n t e r m e d i a t i o n ) 、 聚合 ( a g g r e g a t i o n ) 、 集成
( i n t e g r a I i o n ) 或定制化( c u s t o m i z a t i o n ) 代理。 其中, 中介是指 提供云服务的接人 、 认证 、 身份管理或增值服务: 聚合是指 将多个云服务汇聚起来单点提供给云消费者; 集成是指将 云消费者正在使用的多个云服务整合起来 ,单点接人、 统
1 引 言
云计算是一种将池化的集群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向
2 云 代 理 概 述
云服务代理… 既是一种 I T角色, 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
内外部用户提供弹性 、 按需服务的新业务 、 新技术, 是传统 I T和通信领域需求推动、 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转换共同促
进的结果。 云计算既是一种技术 , 也是一种服务, 更是一种 商业模式。
e c o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f o r t h e t e l e c o m o p e r a t o r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t o p r o v i d e c l o u d b r o k e r a g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