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试题第12章 机械波 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B.介质中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中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介质中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2.观察者不动,波源迎面而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的波长发生了改变
B.波源的频率发生了改变
C.观察者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了改变
D.波速发生了改变
3.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a、b、c为三个质元,a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图1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时刻,c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b的速率比c的速率大
4.在水波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的频率是5 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是0.05 m/s,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A.10 cm B.5 m C.d>1 cm D.d≤1 cm 5.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 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则这列波()
A.周期是0.2 s B.波长是0.5 m C.波速是2 m/s D.经1.6 s传播了8 m 6.如图2所示是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是18 m/s,则波长和频率分别是()
图2
A.3 cm;200 Hz B.6 cm;300 Hz C.9 cm;400 Hz D.12 cm;50 Hz 7.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λ.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3所示,则该波在t=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图3
8.如图4为同类的机械波1和机械波2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2速度比波1速度大
B.波2速度和波1速度一样大
C.波2频率比波1频率大
D.这两列波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图4 图5
9.如图5所示,甲、乙两平面波是振幅相同的相干波,甲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y 轴正方向传播,图中实线表示某一时刻的波峰位置,虚线表示波谷位置,对图中正方形中央的a、b、c、d四点的振动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a、b点振动加强,c、d点振动减弱
B.a、c点振动加强,b、d点振动减弱
C.a、d点振动加强,b、c点振动减弱
D.a、b、c、d点的振动都加强
10.如图6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女同学在C点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女同学在C点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图6 图7 11.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 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7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A.波长一定是4 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 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 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
12.如图8所示,a、b是水平绳上的两点,相距42 cm,一列正弦波沿绳传播,方向从a 到b,每当a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点正好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则此波的波长可能是()
A.168 cm B.184 cm C.56 cm D.24 cm
图8 图9
二、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8分)如图9所示,两列简谐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等,其中一列沿正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这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均沿y轴,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哪些点?振幅最小的是x为多少的哪些点?
14.(8分)图10所示为t=0时刻的一列简谐横波的部分波形图象,波的传播速度是4.0 m/s,在该时刻质点a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求:
图10
(1)质点a的振动周期;
(2)质点a再一次回到t=0时刻所处位置所需的时间.
15.(12分)如图11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3T<t2-t1<4T.问:
图11
(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3)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
16.(12分)如图12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0.1 s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图12
(1)试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2)求该波的波速v;
(3)在甲图中画出3.5 s时的波形图;
(4)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BCD.波在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它们并没有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A 错,D 对.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而振动由能量引起,也即传播了能量,B 、C 对.
2.解析:选C.由多普勒效应现象可知,观察者相对波源靠近时,他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大了,但波源发出波的性质未变,即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均未变,所以A 、B 、D 错误,C 项正确.
3.解析:选C.由a 向上振动可确定波沿x 正方向传播,A 错.从而可以确定b 向上、c 向下振动,所以c 的加速度正在增大,B 错.b 比c 先回到平衡位置,C 对.图象所示时刻b 距离平衡位置较远,在该时刻b 点比c 点的速率要小,D 错.
4.解析:选D.本题考查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一般直接比较孔的直径d 与水波波长
λ的关系即可,当d <λ时肯定发生明显的衍射,由题知水波的波长λ=v f =0.05
5
m =0.01 m
=1 cm.即孔直径d 应与1 cm 差不多或比它还小.故选项D 正确.
5.解析:选D.由于在平衡位置的质点经0.1 s 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故周期T =0.1×4
s =0.4 s ,A 错.波的传播速度v =Δx Δt =0.5
0.1
m/s =5 m/s ,C 错.
波长λ=v ·T =5×0.4 m =2 m ,B 错.经1.6 s 波传播的距离为x =v ·Δt =5×1.6 m =8 m ,D 对.
6.析:选B.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λ=6 cm.由于v =λ·f ,所以f =v λ=18
0.06
Hz =300 Hz.
故正确选项为B.
7.解析:选A.根据振动图象,可知x =0处的质点,在t =T /2时刻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只有选项A 中波的图象在x =0处的质点满足条件,故选A.
8.解析:选BCD.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同类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的波速相
同,A 错,B 对.由图可看出λ1=2λ2,v 1=v 2.由f =v
λ
知f 2=2f 1,故波1与波2不能发生干
涉现象,C 、D 正确.
9.
解析:选B.当两列波出现干涉现象时,要产生干涉图样,形成一条加强线,一条减弱线……即加强线、减弱线彼此相间的稳定的干涉图样,在图中设定A 、B 、C 、D 四点,实线相交点,即波峰与波峰相遇,都是振动加强点,可知B 、D 决定的直线为加强线,过A 、C 的平行BD 直线的两条直线也应是加强线,a 、c 两点在BD 直线上,故a 、c 点是振动加强点,分别过b 、d 点且平行于BD 直线的两条直线均在两加强线之间,应为减弱线,故b 、d 两点的振动是减弱的.
10.解析:选AD.女同学荡秋千的过程中,只要她有向右的速度,她都有靠近声源的趋势,根据多普勒效应,她都感到哨声音调变高;反之女同学向左运动时,她都感到音调变低,选项A 、D 正确,B 、C 错误.
11解析:选BC.由振动图线可知T =4 s ,B 对;振幅A =2 cm ,C 对;由振动周期性可
知,x =0和x =1 cm 的质点,当波沿x 轴正向传播时相差14λ+nλ=1,λ=4
4n +1
(n =0,1,2,…),
当波沿x 轴负向传播时则相差34λ+nλ=1(n =0,1,2…),故A 错;由波速v =λ
T
知,D 错.
12.解析:
选CD.题中给出,每当a 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 点正好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
如图所示,则ab 间距离为34λ或134λ或23
4λ…,
写出通式x ab =(k +34)λ(k =0,1,2…),由此可得到波长的可能值λ=x ab /(k +34)=42/(k +3
4),
当k =0时,42 cm =3
4
λ,λ=56 cm ,此为波长最大值,k =1时,λ=24 cm ,故本题正确
答案选C 、D.
二、计算题
13.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相遇会发生干涉现象,则处于1、2、3、4、5、6、7、8位置的各质点到两波源P 、Q 的距离差分别为(设波长为λ,
注意对称性)质点1或7的Δx 1=118λ-58λ=34λ;质点2或6的Δx 2=108λ-68λ=1
2
λ;质点3或5
的Δx 3=98λ-78λ=14λ;质点4的Δx 4=λ-λ=0;质点8的Δx 8=32λ-1
2
λ=λ.据干涉时振动加强
区域应满足的条件为Δx =nλ (n =0,1,2…),可知处于4和8位置的质点振动加强振幅最大;
振动减弱区域应满足的条件为Δx =(2n +1)λ
2
(n =0,1,2…),可知处于2和6位置的质点的振
幅最小.
答案: 4和8 2和6
14.(8分)解析:(1)质点振动的周期和波的传播周期相等,
T =λv =1.6
4
s =0.4 s.
(2)将波的平移和质点的振动相联系,可求出质点a 再一次回到t =0时刻所处位置所需的时间
t =T 2+2×Δx
v =0.2 s +2×0.8-0.64 s =0.3 s. 答案:(1)0.4 s (2)0.3 s 15.(12分)
解析:由图象可知:λ=8 m 由3T <t 2-t 1<4T 知波传播距离 3λ<Δx <4λ,即n =3
(1)当波向右传播时,波传播距离 s =(3λ+3)m =(3×8+3) m =27 m , v =s t =27
0.5
m/s =54 m/s.
(2)当波向左传播时,波传播距离 s =(3λ+5) m =(3×8+5) m =29 m , v =s t =29
0.5
m/s =58 m/s.
(3)s =v t =74×0.5 m =37 m.
因为s =37 m =(4λ+5)m ,所以波向左传播. 答案:(1)54 m/s (2)58 m/s (3)向左 16.(12分)
解析:(1)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t =1.0 s 内P 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由题图甲可以判断出此波沿-x 方向传播.
(2)由题图甲知λ=4 m , 由题图乙知T =1.0 s , 所以波速v =λ/T =4.0 m/s.
(3)经3.5 s ,波传播的距离Δx =v ·Δt =14 m =(3+1
2
)λ,故此波再经3.5 s 时的波形只需将
波形向-x 方向平移λ
2
=2 m 即可.
如图所示.
(4)求路程:因为n =Δt T /2=3.5
1/2
=7
所以路程s =2An =2×0.2×7 m =2.8 m
求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考查从
图示时刻P 质点经T
2
时的位移即可,所以经3.5 s 质点P 的位移仍为零.
答案:(1)x 轴负方向 (2)4.0 m/s (3)如解析图所示 (4)2.8 m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