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练习十五》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练习十五》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练习十五》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加减法的运算;二是应用题的解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加减法题目,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题目,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
迅速地计算加减法题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
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题目的处理,以及计算速度和准
确性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
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物操作或多媒体课件
进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生练习:布置一些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
识。
4.应用题解答:讲解一些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
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加减法的运算
方法,或者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题题目和解答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进行。
对于课
堂上表现积极、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
九. 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知识点儿整理:
本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练习十五》的内容,主要包
括以下知识点:
1.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同位数相
加或相减的原则,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等。
2.加减法题目的类型:学生需要熟悉不同类型的加减法题目,如单一运
算题目、混合运算题目、带有括号的题目等。
3.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如何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如何将实
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4.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计算速度
和准确性。
5.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培养自主学习能
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数学语言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如数字、符号、运算
符等,进行数学表达和计算。
8.数学符号的识别和运用: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运用数学符号,如加号、
减号、等于号等。
9.数学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数学运算的顺序,如先算加法再
算减法等。
10.数学问题的分析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分析数学问题,找出问题的
关键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1.数学解答的步骤和方法:学生需要学会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数
学解答,如先列出计算式,再进行计算等。
12.数学错误的原因和纠正方法: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数学错误原因,学
会如何纠正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13.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需要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
决实际问题。
14.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5.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的进步,培养
学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以上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
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步作业练习题:
1.加法题目:
计算以下加法题目:
a.23 + 15 =
b.47 + 26 =
c.58 + 37 =
d.89 + 11 =
2.减法题目:
计算以下减法题目:
a.65 - 22 =
b.78 - 34 =
c.92 - 45 =
d.100 - 55 =
3.加减混合题目:
计算以下加减混合题目:
a.32 + 45 - 17 =
b.88 - 29 + 56 =
c.67 + 34 - 25 =
d.95 - 47 + 28 =
4.进位加法题目:
计算以下进位加法题目:
a.43 + 27 =
b.76 + 38 =
c.54 + 49 =
d.87 + 22 =
5.退位减法题目:
计算以下退位减法题目:
a.85 - 46 =
b.95 - 57 =
c.68 - 39 =
d.77 - 28 =
6.带括号的加法题目:
计算以下带括号的加法题目:
a.(32 + 14) + 27 =
b.(45 + 29) + 56 =
c.(67 + 34) - 25 =
d.(88 - 29) + 28 =
7.带括号的减法题目:
计算以下带括号的减法题目:
a.100 - (55 - 27) =
b.95 - (47 + 22) =
c.76 - (38 - 19) =
d.85 - (46 + 15) =
a.38
b. 73
c. 95
d. 100
a.43
b. 44
c. 47
d. 45
a.50
b. 65
c. 76
d. 96
a.70
b. 114
c. 103
d. 114
a.39
b. 38
c. 29
d. 49
a.73
b. 100
c. 76
d. 86
a.68
b. 36
c. 57
d. 33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及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