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刘雪 孙强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摘 要:经济越发展,网络越发达。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逐渐深入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给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埋下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

大学生是网络的广泛应用者和积极参与者,是使用网络的活跃群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面对着网络普及率高且上网方式多样、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安全保障不够完善等诸多网络安全现状的情况下存在着信息泄露、网络暴力和沉迷网络等各种网络安全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把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未来对网络安全的掌握水平。

因此当代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出发寻找应对网络安全的策略,不断提升在使用网络时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网络发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网络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针对这些网络安全隐患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加以描述,落脚点具体表现在当代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主要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出发应对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现状
(一)网络普及率高且上网方式多样
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且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最多,占比为23.7%。

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高达99.2%;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28.6%;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笔记本电脑上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7.3%、31.8%和27.5%。

通过CNNIC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整体的网络普及率高,而且供网民上网的载体多样,网络的高普及率和载体的多样性为大学生使用网络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上网之路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
网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开放性和虚拟性。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大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网络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公众平台,网络上的资源和信息量大,且多数都是开放的,这对于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着推动作用,但网络上这些海量的资源和信息并非都是健康的、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

网络的虚拟性对于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各种身份、信息等都是模糊的、隐秘的,这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可能威胁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隐蔽的条件。

(三)网络安全保障不够完善
网络安全包含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系统仍处于发展初期,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技术、法律和政策等保障工作还在逐步的建立与完善中,网络安全防护的基础比较薄弱且水平不高。

二、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一)大学生信息泄露问题
网络在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信息泄露提供了捷径。

大学生是网上购物的主要力量,也是信息泄露的主要受害者,由于在购物时填报详细的个人信息和随便处理快递单的个人信息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大学生也是手机和电脑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之一,大学生在使用手机和电脑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授权情况,很多时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信息就已经被泄露了,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成为了网络安全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
随着现代网络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社交软件、搜索软件、影视产品、网络游戏等层出不穷。

大学生是所有的网民群体中最特殊的一部分网民,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无论是接触网络的时间还是空间都更自由;与已经步入社会的人员相比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都更轻松。

在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网络产物时大学生相比于其他人员更容易沉迷于网络,而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容易导致意志力、思考能力和自我控能力下降,沉迷网络不仅会使大学生荒废学业,而且会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损伤等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失德问题
网络环境是虚拟的,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不需要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也不需要受到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制约。

这种虚拟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掩盖身份信息、脱去包袱放飞自我提供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表达的意见、无法释放的压力都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发泄。

这就为大学生在社交平台发表不当言论、浏览垃圾网站、观看色情和暴力影片等丧失网络道德的行为打开了捷径。

不仅如此,网络技术的发展还纵容了大学生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三、当代大学生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策略
(一)以赛促学
以赛促学,就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加深对某种东西的学习。

对于网络安全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竞赛和技术比赛来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以竞赛为媒介,加强自身对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注重隐私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出现信息泄露的网络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自身不注重保护隐私所导致的。

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对于不确定事物是否安全的情况下,不随意授权和填报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注重隐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隐患。

(三)健康上网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使用网络时自觉践行网络文明、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不浏览垃圾网站,不在网络上发表不确定、不正当的言论,不随波逐流,合理使用网络和安排上网时间,做到文明健康上网。

参考文献:
[1]李汉广.大学生网络安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0):36-37.
[2]古翠英,李勇.新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对策[J].教育观察,2019,8(28):41-42+85.
[3]李欣怡.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3):165-166.
作者简介:刘雪(1998—),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现就读院校:长春财经学院 专业:审计学;
孙强(1986—),男,汉,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财经学院,助教,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