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壮丽辉煌的伟大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和国壮丽辉煌的伟大历程
作者:张军孝
来源:《今传媒》2019年第0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政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重任。

随着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华民族开启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任务而奋斗的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性质,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中国人民真正成为新的国家、新的社会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的历史,形成了国家基本统一,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空前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使中华民族未来呈现出美好光明的前景。

这是中国由近代衰落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

它为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贫积弱的状况,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创造了前提。

一、共和国1949年至1976年历时27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全面发展方面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新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刚刚建立,如何确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如何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度里取得革命胜利和夺取政权后,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何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使党继续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继续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决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和贵族阶层,坚决清除党内和干部队伍中贪图享乐的腐败现象?所有一切,都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也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论著中不可能找到现成实用的答案的。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己的高超智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启了在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全面而伟大的创新征程。

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甚至走了一段弯路,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而辉煌的成就,不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为中国经济腾飞,迈入世界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也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又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既巩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又为当代中国未来的一切发展、进步创造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开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
第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国家以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累计达4 956多亿元[1]。

在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进展。

1960年7月16日,前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345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废除了257个科学技术合同,随后撤走了在华的1390名专家,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计划,我们不得不勒紧裤带,节衣缩食,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自己的国家。

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中国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雷达、拖拉机等,而且1956年共和国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第一个远景规划时,把导弹和原子弹两大项目列入重点任务,第二年研制工作全面启动;到1958年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也开始进行。

随后,年轻的共和国的尖端科技和基础科学前沿成果不断给国人带来惊喜:一是1960年11月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6月经过改进后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二是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5年5月、1966年12月、1971年11月、1972年1月、1974年6月又先后五次成功地進行了核爆炸试验,1969年9月首次进行了成功的地下核试验爆炸,1976年10月又一次进行了成功的地下核爆炸;三是1966年12月我国首次进行中程导弹飞行的成功试验;四是1966年10月我国首次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取得成功;五是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1969年9月、1973年6月、1976年11月先后三次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的爆炸试验;六是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七是1975年11月、1976年12月我国先后成功发射两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八是1968年1月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排水量18 800吨、载货量11 700吨的远洋货轮“东风号”建成;到1976年6月第一艘两万吨级货轮“长风号”也成功下水;九是1962年我国研制成自动化程度很高,而且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只有五个国家能制造的12 000吨压力巨型水压机;十是1969年4月创造我国造船史上新纪录的第一艘“大庆27号”15 000吨级巨型油轮胜利下水;十一是1958年1月我国第一条全长668公里的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电气化工程建成通车[2];十二是1965年9月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全合成胰岛素由我国科学家研究成功;十三是1974年杂交水稻研究配置种子获得成功,次
年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给亿万中国人民带来福祉,受到世界农业科学界的高度赞誉。

还有许许多多振奋人心的成就恕不一一陈述。

这些来之不易的进展,使世界为之震惊。

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和试验成功,粉碎了西方敌对势力的核讹诈和核垄断,使国防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共和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以一个有尊严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2 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彻底破产。

另外,我们还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的进一步大发展、农村面貌的根本性改变、农民生活水平质量性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经济发展速度上,与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是最强劲和最快的。

从1953年到197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1%[3],全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没有任何水分。

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3%。

从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来看:钢产量從1949年的16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2 046万吨;发电量从1949年的43亿度发展到1976年的2 031亿度;原油从1949年的12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8 716万吨;原煤从1949年的3 200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4.83亿吨;汽车产量从1955年的年产100辆发展到1976年的年产13.52万辆。

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情况来看:按当年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人民币,1976年增加到2 965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1976年的319元[3]。

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还不是很高,但在原有较差的基础上的增长是很明显的,而且是非常弥足珍贵和不容易的。

试想,新诞生的共和国在旧中国烂摊子的基础上,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岂不值得国人由衷地赞叹么!
第三,人民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

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人民政府始终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亿增长到1976年的9.4亿。

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斤增加到615斤。

也就是说,增产的粮食不仅多养了4亿人,而且使9亿多人的人均占有粮食量比5亿多人时增加了近200斤。

全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从1952年的65元增加到1976年的131元,城镇居民同期从154元增加到365元。

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

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从1949年到1976年全国小学、中学、大学入学率大幅度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全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人才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

医疗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中国运动员共获得多项世界冠军,也打破和超过多项世界纪录。

历时27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辉煌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是年轻的共和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初步而有力的显示。

(三)惩腐倡廉,从严治吏,为共和国大厦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摆在执政党的面前,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排除万难,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经济建设和治理国家的全新本领。

更重要的是,在执掌全国政权、从事和平建设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因权力、地位而丧失革命意志,不为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所腐蚀。

对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发出警告:要经得起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正当全国人民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时候,各地陆续暴露出党政机关内部存在着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有的甚为惊人。

根据东北、华北地区所反映的严重情况,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报告指出近两年来,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决定开展“三反”斗争,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着重打击大贪污犯,对中小贪污犯则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针。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举行对刘青山、张子善的公判大会。

刘青山、张子善二人在任天津地委书记、天津行署专员期间,利用职权盗用公款,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生活腐化堕落,蜕变为大贪污犯。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刘青山、张子善被执行死刑。

公判大会震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它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绝不容忍利用执政党地位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贪污腐败分子一经发现,不管资格多老、职务多高,一律严惩不贷,在人民中间树立起秉公执法、惩治腐败、从严治吏的良好形象。

同年10月,“三反”运动结束,据统计,全国共查出被贪污的赃款赃物6亿元,有38 402名贪污分子受到刑事处理。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惩治腐败的初战,清除了干部队伍里的蛀虫,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人员。

这对抵制旧中国的恶习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和健康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大作用。

此后的20多年里,在党内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未发生重大腐败现象。

与此同时,党注重用“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多角度采取多种措施,为共和国大厦的建设筑牢了坚实的根基,在新中国发展史上竖立起了被人民交口称赞的美誉。

二、共和国1977年至2019年历时43年,在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的惊世成就,把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推向新的高度
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4]。

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巨大发展,使我们对恩格斯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体现在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改革、不断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能力上。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创造性地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面貌,在前27年发展的基础上再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40多年未曾停歇的伟大变革,让社会主义在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不断发展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进一步焕发出勃勃生机,释放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迈向世界强国的磅礴力量。

(一)确立了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前27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符合中国现实的国情,更加符合人民的愿望,更加符合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4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赋予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的改革开放,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40多年不断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特征、布局逐步明晰,日益成熟。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世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同频共振。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开放性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

在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不但能够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社会经济,也使改革本身得到巨大的促进。

在经济竞争中,在技术引进中,在文化交流中,在全方位的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的形成,不仅为自己的快速发展建立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示范的效应和借鉴的榜样。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取得的惊世成就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1978年,我国GDP总量为3 624亿元,到2018年GDP总量已突破90万亿元[5,6],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

国民经济总量在九年前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也早就稳居世界第一。

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许多重大科技项目潮水般涌现:一是1990年9月,中国大陆兴建最早的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正式通车,截止2018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近20万公里。

二是2008年8月,我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截止2018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9万公里,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也实现全面自主化。

三是1991年12月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接着到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座钠冷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首次实现满功率稳定运行72小时,标志着我们全面掌握快堆这一第四代核电技术的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等核心技术;随后,不到半年时间,我国自主创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正式落户福清核电并开工建设。

四是1980年5月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运载火箭,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1982年10月我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和1988年9月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进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均取得圆满成功。

五是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除前苏联和美国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时隔5年,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施宇航员空间出舱活动,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到了2012年6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和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六是200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正式开始独立自主建设我们自己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第一、第
二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开始;2018年10月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北斗三号导航系统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于2018年底建成基本系统、开通全球服务,系统运行平稳,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我国交通、农业、公安、测绘等行业及大众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2019年,北斗导航系统将继续高密度组网,计划发射8至10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所有MEO卫星发射,进一步完善全球系统星座布局,全面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共有三十五颗卫星组成,实现全球全覆盖,可以实现定位、通信、授时等服务,这是与美国全球定位(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并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而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技术上都要略胜美国和俄罗斯一筹,完全领先全球。

七是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八是2016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不到一年时间,世界首台单光子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九是2016年6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截止2017年底,中国连续10次蝉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十是从2013年12月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虹湾区域,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互拍成像,到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着陆月球背面预选区域以后,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

十一是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时隔不到5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下水试航;从2013年运20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到交付空军航空兵部队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从201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首次公开亮相珠海国际航展,到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仅只有短短一年多一点时间[7]。

十二是2019年3月天链二号01星成功发射,把地面测控站升高到36 000公里的太空,为卫星与地球之间架起“信息桥”。

“天链”顾名思义是“天上的信息链”,主要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遥感、测绘、气象等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绘服务,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这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发星。

十三是2019年4月中国超级雷达研制成功,领先全球5年,这一新型雷达主要的作用就是侦查隐形飞行器,号称隐身战机最大的克星,具有分辨率高,易于实现小型化,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在精确跟踪、精确制导、反隐身等军事领域能大显身手。

十四是2019年6月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固体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 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试验取得成功。

还有我们自主研制的首款C919大型客机、水陆两栖飞机的首飞成功,以及数不胜数的卓越成就,都得益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变,其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全国总人口从1976年的9.4亿,到2018年增长到近14亿。

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76年的5 781亿斤,到2018年增加到1.3万亿斤。

粮食人均占有量由同期615斤增加到928斤。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7年达到36 396元;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元,2017年达到13 432元[8];农村贫困人口在国家扶贫减贫政策有效支持下逐年大幅度下降。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逐步形成,而且伴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不断完善和发展。

教育发展水平也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