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数字化加工技术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地方资料数字化加工处理招标及技术要求
一.投标供应商资质要求
1、投标供应商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
2、投标供应商应提供至少两个从业人员资格证明文件。
二.地方资料数字化加工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对项目加工要求的仔细分析,本次地方资料数字化加工的内容主要为地方资料图书进行扫描加工,完成的数据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平台发布,具体详细实施方案如下:
1.1生产流程
对图书馆地方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其加工流程如下:
地方资料数据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地方资料文件全文转换及版式还原的技术要求和工作特点制定如下工作流程:
1.2地方资料数字化加工数据标准
1.2.1图像
1.2.2MARC文件
包含有元数据项目的图书索引信息,正确率须达到100%。
1.2.3PDF文件
1.2.4技术元数据标准
针对需进行加工的纸质地方资料原始资料,建立基本属性对应的著录项目,并生成基本地方资料附属信息、目次信息等规范数据,同时为规范数据建立相应的代码识别体系,该代码识别体系将贯穿整个工程的信息交换和数据交换,避免出现信息和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结合计算元数据标准并通过智能检测模块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扫、重扫等情况。
针对需进行加工的地方资料,建立基本属性对应的著录项目,并生成规范数据,为各规范数据建立相应的代码识别体系,同时建立辅助信息标引库。
本次加工的地方资料图书所需著录的字段如下表:
1.2.5工程信息库
通过对地方资料纸质资料和文档进行归类整理,在技术元数据标准基础上,根据工程各环节所需要公用的基础信息,将地方资料的基础著录项目抽取成为资料内部特征,建立信息标引配置数据库和相关流水线工艺文档,制定项目评价标准和环节控制标准等。
工程信息库与方正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挂接,工程信息库在整个工程实施中会
围绕基础信息,随着数据流转不断增加相关的信息,通过方正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的掌握每一批次、每本地方资料的生产进展和所处的生产环节,也能掌握到数据的状态、收发时间、生产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1.2.6管理元数据标准
1.3数字化工程管理、资料管理和工程信息预处理
为保障地方资料数字化加工过程的有效性,成立工程管理部门。
该部门按照地方资料数字化工程的需求,全面负责具体工程的实施,包括生产工艺调整,工程调度,组织具体的数字化及标引著录等生产工作,进行环节控制,数据合成和测试,以及最终数据的提交。
全面负责工程进度和质量、考核和评价环节衔接、协调衔接问题,帮助环节内部整理影响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并出具各种进度和质量报告。
建立整体工程的信息库,为整个生产流水线提供生产任务规划。
在工程完毕之后,负责回收原始资料并进行整理归还。
对原始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按图书地方资料的书名、书号、作者、版别、出版时间、版次、页数、加工后文件夹名等著录项目的要求抽取资料内部特征建立信息标引配置数据库和相关流水线工艺文档,制定项目评价标准和环节控制标
准等。
加工前的准备:
1.3.1地方资料整理
由方正项目经理和用户方指定人员进行地方资料/卷的领用、归还交接工作。
地方资料实体出库时应由用户方人员填写“领用交接单”注明地方资料/卷类型、卷号、数量等具体信息。
由我方接收人员清点后签字确认。
最终归还时以领用时的交接单作为标准核查无误后才准入库。
领用完毕后根据用户方提供的工作单核对目录,检查地方资料质量、保存状况、缺失情况等等信息进行登记反馈。
1.3.2拆卷处理
地方资料部分原则上一般不进行拆卷处理,若因为特殊情况需要拆卷,在获得用户同意下,通过专业人员指导进行。
在拆卷过程中,如发现原案卷整理有问题的,比如文件顺序明显错误、装订漏页、装订压字而右边较宽等,经请示用户同意后我们会予以纠正。
整个加工过程中不伤及页面、损坏原文、不丢页、混页。
1.3.3地方资料页面修整
对地方资料页面的褶皱、折角、折痕进行平整处理,对于破损部分进行裱糊处理,以防止在扫描工序中对纸张造成二次伤害。
1.3.4地方资料整理登记
制作并填写地方资料数字化加工过程交接登记表单,详细记录地方资料整理后每份资料的起始页号和页数,登记信息随着原始文件一起流转保障地方资料在下一环节扫描过程中不出现漏扫和重扫的现象。
1.4图像扫描和预处理
1.4.1工作内容
假设加工周期为6个月,我们计划安装3台零边距扫描仪进场进行地方资料数字化的扫描工作,扫描仪选用虹光扫描仪,其特点是A3大幅面,结构简洁而操作方便,600×1200dpi高光学分辨率,A3大幅面超快速扫描,并保证影像扫描的品质与速度同时并具。
专利设计的扫描仪正面端书刊零边距放置全幅无损完美扫描方式,可以实现A3幅面书刊无损完整扫描。
同时具有良好的产品性能,高可靠性,结实耐用,非常适合大量图书、地方资料期刊等的不拆装无损扫描数据加工。
其指标如下:
1)按照地方资料标明的顺序扫描。
对于附着在主页上的小纸片作为另页扫描,另页扫描的命名时放在主页之前。
2)对于同一份地方资料中有批注存在的,以地方资料主要部分的清晰为准,需进行灰度补偿处理。
3)扫描时为了保证地方资料资料的载体安全应根据纸张情况选用合适的扫描生产线,对于纸张较薄或较脆容易破损的要使用平板扫描。
4)使用300dpi扫描成彩色TIF图像,作为原始的数字馆藏形态(馆藏图像),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馆藏图像基础上进行抽线处理(抽线图像)。
特殊纸张或地方资料原件清晰度不高的,可通过增加分辨率,调整亮度、对比度等技术参数,直至扫描图像清晰为止。
对于同一份地方资料筒子页,清晰度不同,特别是批注存在的,以文件主要部分的清晰为准。
5)保持上下左右四边尺寸合理,边距过宽的进行裁边,边距过窄的进行加宽;
6)对于纸质发黄,很多还沾有各种污渍,且地方资料信息中包含了诸如毛笔等多种类型的字迹,还有印鉴、插图等图形,通过手动修整、调整阈值、调节色彩和对比度等处理,提高地方资料图像的清晰度和美观度,达到能清晰阅读;
7)对于珍椠善本可以采用地方资料专用的无接触扫描仪进行扫描或使用专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获取图像。
若原书有残缺、污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若扫描处理无法解决时,在相应版面处添加说明,同时在readme.txt文件中记录说明,并及时与用户联系协商处理办法。
1.4.2特殊情况处理
1.4.3影像监控及存储
本项目中需数字化的地方资料主要是纸张,数字化工作人员可通过本系统直接进行地方资料扫描,生成TIFF影像存储。
地方资料扫描平台主要完成纸张文档的扫描录入,形成标准压缩格式的电子影像文件。
同时,地方资料扫描平台具有丰富的图像处理功能,能监控扫描质量,如发现存在清晰度不够、缺损、偏斜、缺页等情况,能灵活地对重新扫描、补扫等进行控制,同时系统具备辅助纠偏及图像拼接功能,大大提高了扫描图像的品质与生产效率。
馆藏地方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很高文化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由于年代久远,纸张极易风化粉碎、残破、变形、霉变,或不能进行拆页,这类地方资料不能使用中高速扫描仪进行扫描,可采用平板扫描仪进行扫描,也可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影像拍摄。
对于幅面较大、超出扫描仪扫描范围的地方资料,系统提供影像无缝拼接功能,即可将大幅面地方资料分成几部分进行扫描,最后使用软件进行拼接处理,形成完整的图像。
由于系统使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及优化技术,拼接的图像效果与完整扫描的图像效果相近。
推荐图像格式:单页的TIF
影像捕获软件提供了很多已经定义好的应用设置,屏蔽实际硬件操作的控制。
使系统支持TWAIN标准或者兼容ISIS接口标准的扫描仪(注:现在大部分扫描仪均遵循这两种标准中的一种),因此本系统可以说支持现在市面上几乎所有的高中低端扫描仪。
影像捕获软件是一款32位的应用程序,能够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Windows和PC机的特性。
同时,基于图标的工具条,上下文敏感的菜单和在线的帮助的软件操作的学习和培训变得更加简单。
1.5影像处理
1.5.1工作内容
对地方资料图像文件按照加工标准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去污、版心调整、纠斜和尺寸调整等等为后期版面分析和全文识别提供满足要求的图像文件。
1.5.2制作标准
1.5.3实现方法
影像处理软件的多页显示功能最多可以在屏幕上一次显示8个影像,便于在
同时显示多个影像和进行质量检查。
●影像调整:在每个窗口中动态地调整影像的大小。
●去除黑边:去除影像周围的黑边,在扫描混合纸张的时候不用调整扫描的
参数。
●纠偏:扫描过程中将歪斜的影像纠正, 减少扫描后的处理。
●灰阶补偿:把二值图像进行256阶的灰级化,从而进行图像缩小时利用
象素点周围的值进行增强,达到视觉上对内容的识别。
●旋转:(90°, 180°, 270°) 支持横向扫描,使产量最大化。
●影像调整和编辑工具:拥有旋转, 顺序调整, 删除等操作。
●正反面合并:将正面和反面的单个影像合并成单个影像。
●划分正反面:将一个长文档的引线划分成效影像。
例如,软件可以将一张
A3的纸张自动分成两张A4的纸张. 同时效果也可以在屏幕上立刻显示
出来。
●用户设置可以控制特殊应用的存取和影像采集软件的各种属性。
●自动识别扫描仪的SCSI ID使得影像采集软件能够即插即用。
1.5.4特殊情况处理
1.5.5输出数据
通过精细加工和处理后生成和原始图命名和存放规则一致的TIFF图像。
1.6版面分析和基础信息提取
1.6.1工作内容
对图像处理完成的图像文件进行版面分析和信息提取工作,主要标注地方资
料版面文字块、图像块、页面块、纹饰块和颜色信息等等版面信息,为后期版面识别和版面重构提供数据基础。
1.6.2制作标准
1.6.3地方资料书目数据著录工作
内容
对本项目承接的全部地方资料图书按照地方资料册为单位制作每本地方资料的书目清单以EXCEL格式文件输出。
图书地方资料按照书名、书号、作者、版别、出版时间、版次、页数、加工后文件夹名等著录项目,要求信息准确,无差错。
1.6.4制作标准
后导出EXCEL格式文件。
特殊情况处理标准:
●出版时间出现多次,以最近一次出版时间为著录内容
●地方资料作者出现多人,需全部著录
1.7数据整合与测试
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测试,全面进行工程质量考核,评价数据质量,及时发现环节疏漏,并出具各种质量测试和检验报告;
收集各环节生产控制信息和操作日志文件,并对生产环节和人员作综合评价;
整合通过流水线数字化工艺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各种结果数据,形成数字化工程的最终数据。
整合所有过程信息,并按要求输出,供决策和任务提交。
1.8成品数据清单
数据建设文档管理: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样板、数据处理流程和规范、数据维护方法等。
测试文档管理:对于数据质量、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格式化等不同内容的测试文档及报告等。
实施培训和服务文档管理:数字化工程实施文档,根据工程建设及发展要求整理的培训和维护文档等。
按照数字化工程最终的交付要求,整合各工程环节的文档,并整理出向用户提交的完整内容,包括成品数据:
●成品数据质量要求:
无坏死文件。
文件不携带病毒。
要求提供的说明文件完整、准确。
●加工成品数据的提交规则
提交成品数据经过数据自检,并提交数据校验报告。
按照双方协商认可的数据交付计划先交付数据加工计划清单中地方资料加工数据(TIF、XML、PDF),待验收合格并正式通知后,再交付排版加工文件和书目信息文件。
●数据存储介及数据备份工作
可根据甲方要求,为其定制和提供各种格式的原始形态数据备份,如XML、TIF、PDF、JPG、EXCEL等格式的文件以及用户指定的备份存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