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洋务运动论文关于洋务运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洋务运动论文关于洋务运动论文
试论洋务运动中的军事自强
摘要:满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
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从而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
这些看法是值得讨论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抵御甲午战争
一
在认识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同中日甲午战争的关系时,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推动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特别是进行近代海防军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御日本的侵略。
清朝统治集团兴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
但是,再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对清朝封建统治威胁最大的是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清政府办洋务的目的。
有对内镇压的一面,但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
洋务运动是在国内统治阶级矛盾缓解,海边防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位增强抵御外辱的力量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与其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刚开始时,军事自强抵御外辱还是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话,那么,从70年代中期以后,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则主要是为了遏制和防御日本的侵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队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是促使清政府加紧从事军事自强活动特别是大力推进近代海防海军建设的最主要因素。
经过1874年日本制造的侵略我国台湾的事件和1879年日本侵吞琉球的事件促进了海军的建立。
此后,北洋海军开始购造大型铁甲舰船,迅速走向成军。
洋务派创建新式海防海军的目的主要是防御日本的侵略,从1874年开展海防大讨论以来一直是很明确和一致的。
建立南北洋海军都是“隐为防御日本之计”。
内阁学士梅启照指出。
日本“擅废琉球”,“窥伺高丽”企图进而侵我东北,对中国安全造成的威胁最为直接,因此“防东洋优胜防西洋”。
李鸿章更明确的指出,日本实“为中国永久大患”。
他说:“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正是从防御日本侵略,拱卫京畿安全这样一个根本目的出发,并考虑到他日朝鲜“有警,或须派兵应援”,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海防建设中,决定以北洋为重点,首先发展北洋海军,并优先更新驻防华北地区的淮军和练军的武器装备,加强其训练,同时,将防御日本队我国台湾的侵犯,作为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建设和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
可以看出,抵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在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特别是建设近代海防海军,主要是为了防御日本的侵略而进行的。
二
经过30多年的苦心经营,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取得了较大进展,不仅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中国进行反对日本侵略扩张的斗争也发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清政府依靠洋务运动中建立军事力量,多次挫败了日本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阴谋。
日本侵略势力是1876年开始进入朝鲜的,1882年7月,朝鲜发生兵变。
日本企图利用这一事变控制朝鲜。
清政府即派丁汝昌率北洋3艘兵轮赴朝,并将淮军吴长庆部两千人快速运至仁川登陆,进入汉城扣留了亲日朝鲜大院君,挫败了日本阴谋。
第二,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开始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进程,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
洋务运动前,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是极为落后的。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是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近代化的起点。
甲午战争时,中国进行海上作战和保护海上运兵线是当时亚洲第一流的北洋舰队。
如果没有这支近代化装备的舰队,中国就不能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进行规模空前的“世界史上第一次整齐舰队的海战”——黄海大海战,并重创日本海军5艘主力战舰,粉碎日本“聚
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也不可能与威海地区新式海防炮台“水路相依”,坚持近一个月之久的威海保卫战,给进攻威海的日军以重大杀伤。
第三,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是甲午战争中国军队军火装备的主要供应来源。
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枪弹的需求量很大,而外购又极为困难。
正如张之洞所说:“方今求一千支枪,难于筹十万之饷”。
在此情况下,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厂就成了为中国军队武器弹药的唯一供给来源。
由于各军事工厂平时的储备和战后加紧生产,中国军队在前方作战时所需的武器弹药供给问题较好的得到了解决,对支持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了一定得作用。
三
甲午战争对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是一次检验。
它既展现了洋务运动军事自强对看机日本侵略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暴露了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的许多弊端和不足。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得清政府认识到,军事自强仅仅更新武器装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陈旧落后的军制进行革新。
参考文献:
[1]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8
[2]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编辑室洋务运动.第二册上海书店 2000-6
[3] 张侠等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 1982-5
[4]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 2003-08
[5] 关捷中日甲午战争全史(1-6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08
[6] 陈舜臣(日)李翟(译) 甲午战争重庆出版社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