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教学楼教室利用率分析与探讨——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随着我
国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地的新校区建设高速发展。

如何落实习总书记推进绿色发展,创建绿色校园的要求,成为各高校尤为关注的问题。

教室是学校办学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场所,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合理安排教室资源,减少闲置浪费,提高教室的利用率,目前已成为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天津师范大学劝学楼的教室使用情况为基础,通过数据调查分析,探讨整体式
作者简介:王健(1980—),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如何合理规划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其对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室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高校的教室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天津师范大学劝学楼为调查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分析整体式教学楼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使教室资源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关键词:整体式;教室;利用率中图分类号:G481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Integrated Classroom Buildings
WANG Jia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
Abstract :How to reasonably us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i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has become a matter of a big concern an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structing green campuses,promoting school-running standards and improv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Classrooms are the most essenti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education.Therefore,reasonable arrangement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lassroom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Taking Quanxue Building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use of integrated classroom buildings and proposed some relevant measures,in order to make classroom resources better serve the students and faculty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ntegral;teaching building;utilization rate public pedagogy teaching
整体式教学楼教室利用率分析与探讨
——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王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教学楼在提高教室利用率上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其他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教室整体情况
劝学楼是天津师范大学建设的一座整体式教学楼宇,是一座专门用于教学的公共教学楼。

该楼宇共有教室140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34间,普通教室6间(学生固定自习室)。

各类多媒体教室(不含固定自习室)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60人教室20间,67人教室55间,117人教室21间,150人
教室24间,192人教室8间,290人教室2间,360人教室2间,450人教室2间。

劝学楼教室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用于本科生、研究生日常课堂教学;开展各类学生活动;用于学生自主自习;承接各类考试。

以下是对劝学楼教室各功能的情况介绍。

二、劝学楼教室的使用情况1.教室学时利用率概念界定
要全面分析教室使用情况,首先要了解各个
教室的排课情况,也即教室的学时利用率[1]。

分析
学时利用率能了解每个教室是否都能充分排课使用。

教室学时利用率通常是指一周每间授课教室实际安排的学时数占最多能安排学时数的百分比,此项指标可反映该教室实际授课时间利用情况,其公式如下。

某教室学时利用率=(该教室实际安排课时数/该教室最多安排的课时数)×100%
关于学时利用率的计算,按每周五天上课时
间(周六周日不列入排课计划),每个教室每天最多能安排授课12个学时。

按学校安排,周三下午8-9节和周四下午不排专业课,每周需再扣除6个学时。

故以每周54学时为学时利用率100%,以此为基数计算每个教室的学时利用率,在此基础上计算劝学楼的平均学时利用率。

因学期不同,教室使用情况存在差异。

每学年第一学期教室使用需求量大,第二学期因涉及毕业班等事宜,教室使用需求量相对较小。

因此,我们以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室课表为蓝本,对劝学楼128间教室的利用率进行统计(不含劝学楼C 区5楼自习室及A 区大阶梯教室)。

2.教室的平均学时利用率分析
在进行此项统计时,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都计算在内。

经统计,劝学楼整体的周平均学时利用率为76.65%,上午平均学时利用率为86.22%,下午平均学时利用率为91.18%,晚上平均
学时利用率为47.14%。

各规模教室平均学时利用率的统计结果如图
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劝学楼白天的平均学时利用率达到90%左右,尤其是67人教室白天的利用率几近饱和状态。

晚上的平均学时利用率虽然较白天低,但是其使用率却不低,主要用于各学院组织学生活动和学生自习。

据统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各规模教室晚上的借用次数分别为:60人251次,67人243次,117人81次,150人265
图1天津师范大学劝学楼教室基本情况
图2各规模教室平均学时利用率
60人67人
117人150人192人
290人360人
450人
192人6%
290人2%360人1%450人1%150人15%60人18%
117人16%
67人41%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
0.00%67.87%87.40%97.50%7.67%83.54%91.05%97.40%58.06%82.10%88.00%84.35%70.16%72.53%83.00%87.20%41.39%43.98%55.00%41.96%27.50%
192人
教室
150人教室117人教室67人教室60人教室周平均学时使用率上午平均学时使用率下午平均学时使用率晚上平均学时使用率
次,192人61次。

3.劝学楼教室本科生排课率
在进行此项统计时,只计算本科生的课程,研究生课程排除在外。

各规模教室本科生课程平均学时利用率的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计算得出,本科生课程的周平均学时利用率为69.21%,上午平均学时利用率为80.24%,下午平均学时利用率为75.89%,晚上平均学时利用率为44.43%。

由此可以看出,在没有安排研究生课程的情况下,劝学楼教室的周平均学时利用率已达到70%左右,白天的利率用则在80%左右。

4.教室研究生排课情况
研究生的课程原则上在本科生的课程安排完毕后,见缝插针使用,且研究生课程的单次上课时间较长(4-5学时连排),只能使用本科生排课率较低的大教室(150人或192人的教室),上课人数与教室规模难以完美匹配,故研究生课程的座位利用率相对较低。

能否为研究生提供专用的教学楼宇或教学场地,是未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5.教室各类学生活动使用情况
劝学楼作为学校唯一的公共教学楼,除了安
排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的课程之外,还用于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如团日活动、班会、招聘会、社团活动等。

以2017年为例,全年共受理3940份教室借用申请,平均每学期受理1970份,按每次活动1
学时计算(因周四下午活动所需,对劝学楼教室借用率较高)学生活动就达到了1970学时。

6.学生自主自习使用情况
从学生反映问题角度来看,广大学生尤其是有考研需求的学生对教室使用要求较为强烈,学校在整合资源的前提下,专门开辟了6间150人的教室,作为学生的专用自习教室使用。

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7.劝学楼教室承接各类校内外考试情况
2017年劝学楼共承接包括全国大学英语四、
六级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内的各类型大型考试19次,按一学年36个教学周计算,平均每2周会承接一次考试活动。

此外还有4周时间要安排本科生期末考试3387场次。

目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没有在教室利用率方面有硬性规定和评价指标,但从上述的统计数据来看,天津师范大学劝学楼作为整体式教学楼,教室涵盖了教学、活动、学习、考试等多方面的使用需求,充分整合利用教室资源,努力实现了教室利用率的最大化,符合学校建设绿色校园的总体工作目标。

三、整体式教学楼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室的“撂荒”现象
“撂荒”现象[2]是指教室部分时间(少则几周,多则半个学期)存在闲置现象,无班级上课。

此类课程经调研分析分三种情况:单、双周开课,即部分课程分为单周或双周,不上课时即出现空闲状态;理论+实验相结合的课程,即前期为理论课程,后期为实验课程,学生上课分为一节理论、一节实验(实训),如大学英语课,其中听力部分需在语言室进行,实验课时,教室会出现空闲状态;只安排半个学期的课程,此类课程多出现在研究生和大四毕业班的课程。

这些课程占用的教室资源,不能再被很好的回收和使用。

图3
各规模教室本科生课程平均学时利用率
周平均学时使用率上午平均学时使用率下午平均学时使用率晚上平均学时使用率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192人教室150人教室
117人教室67人教室60人教室64.27%71.00%81.25%37.22%
42.59%54.00%38.39%27.50%
59.26%81.80%74.29%7.67%80.25%84.38%83.67%70.16%74.65%86.18%76.62%46.06%
2.大部分教室自习率不高
虽然我校主教学楼承担自习室功能,开辟专用自习室,但也无法满足学生自习需求。

因为学时利用率较高,导致了自习室利用率较低。

从我校主教学楼的学时利用率分析来看,白天学生可用自习教室严重不足,晚上可自习教室也只有5%的可用率。

因此,经常出现学生找不到自习教室或自习过程中被打断,重新寻找的教室情况。

这些问题间接影响了学生上自习的热情,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教室管理水平不高
教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存在着教室多媒体管理人员不足,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教室的管理与使用智能化水平不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够娴熟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广大师生在教室使用的体验效果不好,间接影响上课秩序和上课效果。

4.现代化教室建设力度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而我们的教室现在还仅仅局限作为一个多媒体教室使用。

研讨型教室,智能化教室,情景模拟教室[3]等智慧教室建设还略显滞后,与时代发展的速度极不吻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不能满足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求,不能满足建设一流大学目标的需求。

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整体布局和规划
从整体出发,强化学校的顶层设计,要充分发挥教务处的管理与协调作用[4]。

教务处可根据学校目前各类型教室配置及使用的状况,对全校各类型的教室配置管理与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教室建设和使用的数量。

应尽量整合教室资源,避免出现“按系设楼”、“各系为政”、“小而全”[4]的规划模式,建设两栋以上整体式教学楼宇,一栋以多媒体教室为主,用于规模化、标准化理论教学,一栋以研讨型教室和智慧教室为主,用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同时可以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更好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2.提高教室管理智能化水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充分依托教务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基础系统数据,整合资源,综合管理,建立起一套更加智能化实时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方便学生查询课表,师生临时借用教室,教室设备报修,查询可自习教室等功能。

通过智能化水平提升,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现代化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室管理队伍
高水平的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员,首先应当配备一定的管理人员对教室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好教室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最好设立专门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其次提高多媒体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系统管理智能高效,设备维修及时准确,为正常的教学活动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最后是加强教师多媒体使用的培训[5],指导教师了解现代化设备,能够正确使用好教学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五、结束语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室安排,实现教育资源使用的最大化,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提高教室使用率,降低办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也将大大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更好的增强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有利支撑,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下转第78页)
参考文献:
[1]战春梅.关于提高多媒体教室利用效率的探讨
[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5):62-64.
[2]刘小琴.地方高校教室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郑州:河南大学,2012.
[3]陈巧儿.论教室资源的利用及构建[J].浙江工
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89-92.[4]黄鑫.现代高校整体式教学楼利用率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5]兰淑斌.提高多媒体教室设备利用率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2010(4):122-123.
(责任编辑:张华凡)
(上接第58页)
有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信息则会严重不足。

综上所述,我们目前正处于科技带来的知识爆炸时代,学生寻求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在课堂上讲述知识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在ISEC 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采用这种参与式教学和过程性考核可以充分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增强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能力,达到ISEC 教学培养学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蕾.基于ISEC 教学理念的病理生理学传统
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J].现代教育化,2018,
25(5):232-233.
[2]赵艳玲,齐春燕,樊永军.ISEC 教学理念下
植物学教学改革几点思考[J].阴山学刊,
2016,30(1):82-84.
[3]刘天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 )教学模
式与理念浅析[J].时代金融,2017(12):302-309.[4]刘涛,陈雨青.浅析ISEC 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
方法[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
(4):74-76.
[5]范方宇,阚欢.PBL 教学法在食品营养学中的
应用[J].食品工业,2017,38(7):242-244.[6]郭丽萍,唐娟,王凤舞.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
《食品营养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食品与药品,2017,19(2):135-138.
[7]吴菲菲,李化强,赵良忠.基于创新型人才培
养的《食品营养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探
[J].教育现代化,2017(34):14-16.
[8]祝莹,管叶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营
养学”课程的教学思考[J].农产品加工,2018(1):73-74.
[9]张燕,张婷,刘静波.“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
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农产品加工,2018(10):85-87.
[10]管骁,李森,王元凤,等.高校食品专业食
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食
品工业,2017(11):279-283.
[11]包开花,孙艳红.雨课堂平台下的数学类
ISEC 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8(17):135-136.
(责任编辑:张华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