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子与河流说课稿
《池子与河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池子与河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池子与河流》是一篇用诗的形式来讲述的寓言故事。
本文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结局。
池子享受着安逸、清闲的生活,最终完全枯干;河流则奔流不息,为人们带来利益,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个故事不仅富有哲理,还能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面临选择安逸还是努力奋斗的困惑,因此这篇课文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滔、涯”等 8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应”,会写“滔、涯”等11 个字,会写“池子、河流”等 12 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3、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明白“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池子与河流的观点。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五、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
1、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朗读指导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池子与河流不同的语气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池子与河流的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自主识字、写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结局,从而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池子和河流吗?(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池子和河流有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课题:池子与河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强调多音字“应”的读音和用法。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内容?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总结:课文主要讲了池子与河流之间
的对话,展现了它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结局。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1-6 小节)
(1)默读 1-6 小节,思考:池子和河流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池子:“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我不用为大船和木筏操心,小划子有多重也用不着想,至多,有一两
片树叶被微风吹落,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
”
河流:“我总是滚滚滔滔,忙忙碌碌,永远没有空闲的时候。
我的
工作是永远不停息地把源源不断的清水输送给人们。
”
(3)指导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池子的安逸和河流的忙碌。
(4)思考:池子为什么会过着这样安逸的生活?河流为什么会如
此忙碌?
(5)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池子觉得自己的生活很舒适,不需要做什么;河流认为自己的职责是为人们服务,所以不停地工作。
2、学习第二部分(7-8 小节)
(1)分角色朗读 7-8 小节,注意读出池子和河流不同的语气。
(2)思考:池子和河流对自己的生活分别有什么看法?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池子:“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任凭人世间
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
河流:“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
(4)引导学生理解池子的贪图安逸和河流的积极进取。
(5)讨论:你更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3、学习第三部分(9-10 小节)
(1)指名朗读 9-10 小节,思考:池子和河流的结局分别是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池子:“到头来完全枯干。
”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
(3)思考:为什么池子会完全枯干,而河流却长流不断?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池子只贪图安逸,不利用自
己的才能,最终一无所为;河流积极进取,为人们带来利益,所以能
够长流不断。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和河流这样的人?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比如,有些同学学习很勤奋,
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同学则贪图安逸,不爱学习,最终成绩越来越差。
3、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总结: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
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我们应该像河流一样,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池子和河
流这两个不同的形象,明白了只有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不断努力!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七、板书设计
池子与河流
池子:贪图安逸完全枯干
河流:积极进取长流不断
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