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精确化智能化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精确化智能化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5T09:33:54.61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16期作者:赵惠[导读]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行,
赵惠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行,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更加趋于智能化。

信息技术与维修系统的融合,对航空装备的维修模式进行了科学革新,维修重点内容从以往的故障维修转化为装备的状态监控,故障检测,隔离,预测,获得维修资源信息以及制定维修管理策略等内容,促进了维修保障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本文主要就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精确化与智能化发展的实施策略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精确化;智能化
航空装备对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要素,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是战斗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让航空装备有效的发挥优势,需要具备更加高效,连续性的维修保障。

要想实现维修保障的作用,需要具备科学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持。

当前,航空设备系统更加具有综合性,智能性和系统性,伴随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高科技技术在维修保障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维修保障的改革升级。

所以,为了更加高效的提升航空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设备的维修保障能力,需要重视维修保障的精确化和智能化建设。

一、我国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现状和不足
当前,中国的空军航空兵战机部队,大概是世界上罕见的几个同时装备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机型的空中力量。

尽管从第一代战机生产到第二代和第三代战机逐渐发展,相比较西方国家,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在航空人员的培训,后勤维修保障,部队编制和战术变革等方面存在很多新问题。

此外,我国航空工业的第三代战机生产上,还不能保障快速换装。

但是,西方的一些国家,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引导物流和人员流,有效地保障了物资和人员的配送。

因此,为了提升维修保障的高效性,我国需要立足于信息化技术的出发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借助信息化技术对保障力量和资源进行优化,对以往的保障模式进行革新,制定新的综合性的保障系统,以此来构建新的物流配送,实现精确化智能化维修保障目标。

二、航空装备精确化智能化维修保障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航空装备精确化智能化维修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
结合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实际,未来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精确化智能化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需要相关部门创设指挥自动化,包装集装化,装卸机械化,运输立体化,分发智能化,信息可视化等相融合的整体建设目标。

指挥自动化与通信现代化是指在整体的指挥和通信系统中创设的物质保障体系,加上信息的可视化功能,把物资的种类,数量,位置,路线,供应对象,保障效果等关键信息内容放到作战与保障相关的部门的管控之中,为作战的策略和保障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利支持[1]。

(二)加强指挥管理的自动化建设
在仓库和工厂落实比较标准,合理的业务工作模式,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构建完善的信息数据库。

以此为基础,研发更具实用性的规范化软件。

组织开发一致的应用软件,以此来促进计算机的自动化管控。

要具备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作战时运用无线通信网络作为信息的主要通道,运用加密流通参数作为信息载体。

把前线作战指挥部,各个装备部门,仓库和工厂局域网服务器作为信息的主要接口。

要重视与地方的物流部门的技术沟通,有效运用地仓库的新型的技术手段,对弹药,航空材料等等物质进行科学集中的编码,进行自动化的管理。

(三)重视航空装备物资的包装技术
弹药与航材等航空装备物资的包装形式对于保障作业模式与保障系统效能的运用具有重要影响。

要对库存物资进行科学保存,促进保存方式的能机动,可分散化发展,明确物资的种类,有效的运用采收集装箱和托盘的方式进行保存。

目前,后方的航材仓库可以为了给弹药和航材物资的装运提供便利,加强了与生产厂家的合作,创设了新的包装材料,与此同时,把不同种类的木质箱,铁皮箱和笼式包装的弹药器材转化为机动托车和托盘的方法进行保存。

一共有三种军用规范标准的托盘,就保存的器材包装实际来说,托盘的实际运用情况,捆扎牢固情况还有一些不足,所以,需要运行很多的非标准专用托盘。

(四)加强航空配套保障装备建设
结合航空装备的维修保障的精确化需求,要开发具备相关装卸,搬运和维修功能的设备。

目前,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重视研发高机动性野战叉车,野战集装箱叉车和野战维修方舱等等,要具备相关的装卸,运输和挖掘机械设备,同时,要有相关的通信联络设备,舟桥筑架设备,电子对抗装备,配套检测和维修设备等等。

此外,需要结合野战保障的实际情况和机动化保障的实际需要,创造野战装卸平台等相关的配套设施。

运用现存的库房或者新建的应急储备库房,运用托盘保持的方式进行基数化保存。

要大力研发带式和拖挂式的运载装备,以此来提升弹药和航材等物资运输的高效性[2]。

(五)加强航空装备保障队伍建设
为了促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精确化和智能化建设,航空装备维修保障需要具备良好的队伍,结合功能设计更加科学,编组精干更加高效,对能力匹配提供保障等进行编组的整合。

根据实际不同的需求,在战时,结合主战方向合理的创设野战军械,航材仓库,构建一支训练高效,反应敏捷,具备较强机动性的应急保障队伍,需要抽取一些地方的维修保障人员融入到保障队伍之中,让物资保障和技术支援可以得到统一,促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精确化和智能化发展。

(六)加强维修保障全周期数据管理和应用
创设具备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性能测试,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全过程的数据链条流转的制度,构建立足于发挥装备作用的运行数据集成化网络能够让数据信息进行更加迅速的集成,处理和共享。

构建相关的设备维修保障规范标准,同时,结合航空设备维修保障业务的实际需要对设备进行规模性,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和保障性的探究,有效发挥维修保障的效能,进行科学总结归纳,逐渐形成满足不同业务发展需求的数据库,可以有效的减少维修保障软件系统开发的时间,提高维修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要有效的利用云计算技术,减少硬件设施的资金消耗,创设新型的数据空间,以此来实现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3]。

(七)加强快速响应的综合维修保障建设
需要创设全周期全要素的能够快速响应综合维修保障系统,促进维修保障的智能化发展。

立足于维修保障信息平台为基础,可以对装备分布服务的前端边界提供有效支持,结合数据和规模化的科学管理,智能判断,远程监控,在线培训,线上浏览资料,线上设备更新等方式,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研究和解决,以此来实现服务的高效性。

借助知识的变革,数据信息的发展,推动了航空设备的优化整合,实现维修保障的智能化建设。

(八)重视精准敏捷的航材支援
构建立足于用户授权的航材信息共享系统,把工业有关部门的航空装备制造单位,成品的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航材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创设更加精确化的航材共享制度,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创设物联网+应用平台的技术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了解相关部门的实际情况,作出实际的风险预测,以此来创设更加精确智能的航空支援系统。

(九)提升创新驱动的维修保障新能力
运用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等相关的技术手段,带来良好的实施效果,让用户可以更加直接,真实的学习装备使用和维修保障能力。

运用云架构思想和智能编创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用户的资料编制技能,让用户在运用技术资料时可以更具逻辑性和推理性,有效的提升技术资料的实际效用。

在维修工艺管理中充分的利用新的工艺,技术和方法,以此来实现维修保障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实现维修保障的高效性[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新的航空装备的运用,目前的维修保障制度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设备实际运行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航空设备维修保障制度。

立足于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实际,需要充分的意识到,要有效的发挥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维修保障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

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运用科学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的融合到维修保障建设之中,对维修保障进行整合优化,弥补以往的不足,促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精确化和智能化发展,为社会的建设发展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婷,李德鹏,杨少军,沈亮,詹玉凤. 基于效能发挥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建设[J]. 航空维修与工程,2021,(2):27-29.
[2]陈晟. 航空维修保障推行精细化管理探讨[J]. 内燃机与配件,2020,(24):185-186.
[3]周扬,曾照洋,周岩,林聪. 航空装备智能保障系统研究[J]. 航空科学技术,2020,31(12):68-73.
[4]王红,邢海波,陈洪全,杨占才. 航空装备测试技术体系及测试保障技术智能化发展分析[J]. 测控技术,2020,39(12):10-15+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