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公文的特点及其影响_施光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518 收稿日期: 2011), 作者简介: 施光欣( 1982男, 安徽蚌埠人, 硕士生.
兰 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 19 卷 · 64·
勿得与战。 整篇令文仅有 26 个字但却包含大量的信息, 谁进谁守, 谁战谁不战, 写得格外分明, 不仅体现了 曹操公文简洁明了、 经济实效的特点, 而且还体现 谙熟战争的高超谋略。 曹操知人善用, 建安五年九月,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 袁绍 作高橹、 起土山, 可以俯射曹营, 营兵皆拥盾而行非 《造发石车令》 : 常恐惧。在此情况下曹操下达了 : “旝动而鼓。 ” 传言 军令简洁明了、 经济实效, 从而革新了战斗武 器, 用机关发石打碎了袁绍的木楼, 进而嬴得了战 争的胜利。 曹操给军事将领的褒赏嘉奖令也同样简洁明 《论张辽功》 : 字字珠玑, 如 了、 登天山, 履峻险, 以取兰成, 荡寇功也。 这个嘉奖令仅有 14 个字, 简洁明了, 既突出了 张辽的勇敢威猛, 又传达出了获胜后的喜悦之情。 建安十九年, 驻扎长安的夏侯渊在击败马超、 韩遂之后, 又奉命去讨伐在凉州割据 30 余年的宋 建。同年 10 月, 夏侯渊进军枹罕 ( 今甘肃省临夏 县) 斩杀了宋建, 平定陇右。 曹操为表彰夏侯渊的 《夏侯渊平陇右令》 : 特下 功劳, 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 渊一举灭之, 虎步关 : “吾与而不如也。 ” 右, 所向无前, 仲尼有言 通过简短的叙事, 高度评价褒奖了夏侯渊。 又如建安二十四年, 刘备夺取了汉中, 关羽围 曹仁与樊城, 围吕常于襄阳。曹操一面派徐晃领兵 樊, 一面亲自到阳平引出汉中诸军, 退回长 救襄、 安。但是徐晃带去的都是刚征募来的新军 , 战斗力 于是派吕建、 徐商率军和徐晃汇合, 并命令徐 不强, 晃等军队集结完毕后一同前进。 随后曹操又派殷 从而使得徐晃兵多粮足, 一 署等十二营前去支援, 举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解了襄、 樊之围。 其间曹操 《命徐晃待军齐集令》 : 发布了 须兵马齐至, 乃俱前。 短短 10 个字, 既明白晓畅又符合战争的实际 需要, 经济实效。 、 《船战令 》 这方面的还有《军令》 等一些军事 教令, 语言也同样简洁明了、 经济实效, 具有很强的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是非对错, 毫不含糊, 符合战争
第 19 卷 第 1 期 2012 年 2 月 文章编号: 1009 - 2269 ( 2012 ) 01 - 0063 - 05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Vol. 19 No. 1 Feb. 2012
[2 ] 就怎么写,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
2
2. 1
曹操公文的特点
简洁明了、 经济实效 《文心雕龙》 : “魏武称作敕戎, 在 中, 刘勰称 当
1
曹操公文概述
从自由灵活 晓治要矣 又称 指事而语忽得依违, 以魏初 表 章, 指 事 而 造 实, 求 其 靡 丽, 则未足美
的特殊需要。 , 吾将士无张弓驾于军中, 其随大军行, 其欲试 调弓驾者, 得张之, 不得著箭, 违者鞭三百, 没入。 ( 《军令》 ) 由此可见, 曹操的下行教令简洁明了, 既经济 实效又切实可行, 符合公文的内在特点和要求。 2. 2 不拘章法、 自由随意 曹操是一个力倡通脱之人, 他在生活上不拘小 节, 桀骜不逊, 作文时亦无所顾忌, 信马由缰, 只要 是政治需要或者感情需要, 想写的便写出来, 形成 自由随意的公文写作特点 了不拘章法, : 屯田令》 夫定国之, 在于强兵足食。 秦人以急农兼天 。 ( 《三国 孝武以屯田定西域, 此先代之良式也 下, ) 志·武帝纪》 这是建安元年曹操在镇压颍川起义迎汉献帝 迁都许昌后, 采纳谋士枣祗、 韩浩的建议, 在各地实 为其进一步统一北方打下雄厚的 行屯田时发布的, 物质基础。可以看出, 这道令文的写作是相当自由 随意的, 没有按照公文写作的具体程序来写, 通篇 仅列举了秦汉时代屯田急农的历史功绩并加以肯 没有对下级的执行操作提出任何要求 。根据一 定, 般公文的写作要求, 这些只是铺垫、 辅助性的语言, 而具体的指令则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确的说明和 部署, 这才是指令性的文体的主体。 从这篇“以辅 代主” 的政令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觉出曹操公文 写作的不拘章法、 自由随意的特点。 《辞九锡令》 : 与此相风格类似的还有 夫受九锡, 广开土宇, 周公其人也。 汉之异姓 八王者, 与高祖俱起布衣, 创定王业, 其功至大, 吾 何可比之? 公文中一般是不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 , 以免引 起读者的误解, 误将表示强调语气的反问理解为有 疑而问的疑问。 但在这个下行令中曹操却打破常 规, 率意而为地使用反问手法, 其不拘章法, 自由随 意的公文特点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 《掩获宋金生表》 : 又如 : “河 臣前谴讨河内, 获嘉诸屯, 获生口, 辞云 内有一神人宋金生, 令诸屯皆云鹿角不须守, 吾使 狗为汝守。 不从其言者, 即夜闻有军兵声, 明日视
[3 ] ” “指事” 、 “造实 ” 可以看出 是曹操公文的重 矣。
公文体制基本确立并逐步完善, 但随着西 汉公文, 汉帝国在军事上逐步强大、 经济上逐步昌盛, 公文 “左雄奏议、 治阁为式 ” 的骈语化倾向, 逐步形成了 违反了公文写作的法则和标准, 不利于公文的发展 公文急需改革和转 及其功用的发挥。在此情况下, 换, 曹操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开创了简约严明、 清 峻通脱的公文风格, 使公文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可 才不至于使公文的良性 以说正是由于曹操的出现, 发展产生断裂或停滞, 曹操的公文在中国公文发展 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鲁迅在 史上起着承前启后、 《魏晋风骨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中指出, 曹操 “改造文章的祖师 ” , 并且认为在曹操的 是一个 : “第一个特点是 统治下, 当时的社会有两大特点 ” , “影响到文章方面, , 尚刑名 成为清峻的风格 ” 也
《选留府长历令》 : 随发布了 安, 。 ( 《魏志杜袭 释骐骥而不乘, 焉皇皇而更索 ) 传》 令文的意思是让杜袭留守长安, 却用辞赋的形 设问的方法加以表述, 使人读后倍感新奇、 亲 式、 切
[5 ]
。这是曹操用文学手法来书写公文的一种崭
新的尝试, 具有积极的意义。 曹操公文不拘章法、 自由随意的写作特点, 打 破了公文的固定格式和规范, 对公文的改革具有重 要意义。 2. 3 质朴为本、 文采并重 公文的语言应该是一种简洁明了 、 通俗质朴的 语言, 文学语言可以铺陈排比, 可以华美绚丽, 也可 但公文不可以。 不过, 在注重公文质 以抒情写实, 朴的基础上略微加一些文学的因子也无可厚非 。 《表称乐进于禁张辽》 : 曹操公文做到了这一点, 如 武力既弘、 计略周备, 质忠性一, 守执节义。每 常为率督, 奋强突围, 无坚不陷, 自援构鼓, 临战攻, 手不知倦, 又遣别征、 统御师旅, 抚众则和, 奉令无 犯, 当 敌 制 决, 靡 有 遗 失。 论 功 纪 用, 各 宜 显 宠。 ( 《魏志乐进传》 ) 全文通用四言骈体, 间以对偶句行文, 整体结 构匀称, 读起来抑扬顿挫, 节奏鲜明, 极富文采和感 染力。 《让九锡表》 : 又如 臣功小德薄, 忝宠已过, 进爵益士, 非臣所宜; 九锡大礼, 臣所不称, 惶悸征营, 心如炎灼, 归情写 实, 冀蒙听省。不悟陛下复诏褒诱, 喻以伊周, 求见 哀许。臣闻事君之道, 犯而勿欺; 量能处位, 计功受 爵, 尚所不堪, 有殒无从。 加臣待罪上相, 民所具 ? ( 《艺文类聚》 瞻, 而自过缪, 其谓臣何 五三) 建安十七年, 曹操手下谋臣建议曹操应封为魏 国公受九锡礼物。 十八年, 汉献帝封曹操魏国公, 赐九锡。曹操为表示谦让写了这份表文。 全文骈 散相间, 既呈现出辞句的匀称之美, 又贯注着疏畅 谐婉之气, 颇具文采。 曹操诗人、 文学家的身份又使他的公文比较形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抒情言志的味道, 富于文 象, 《求贤令》 、 《军谯令》 、 《让县自明本 采。这一点在 《求贤令》 : 志令》 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和突出, 如
曹操公文的特点及其影响
施光欣
( 安徽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安徽
*
蚌埠 233030 )
摘要: 曹操的公文以叙事为宗旨, 带有鲜明的权威性、 指令性, 且篇幅短小、 表述明确、 指令具体、 文 进一步明确其特点成因和历史影响 。 辞朴实。在具体分析曹操公文文本特点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曹操; 公文; 特点成因; 历史影响 中图分类号: I206. 2 、 曹操公文现存 150 余篇, 散见于《三国志 》 《艺文类聚 》 、 《太平御览》 、 《北堂书钞 》 及其引用 、 《魏书》 、 《魏略 》 现已亡佚的《魏武故事》 等。 这 平行、 下行 ” 等 些公文蕴涵了现代意义上的“上行、 各种行文关系, 文种比较丰富, 基本承袭了东汉时 包括上书、 表报教令、 策和祀文及其 期的公文种类, 变体数十种。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要简洁严明 ” ; “第二个特点是尚通脱 ” , 就是 “影响到文章方面就是做文章没有顾虑, 想怎么写
[1 ]
当然实际上也是公文写作的普遍要求 。根 要特点, 据当时当事的实际情况要简洁明了地说出要求指 既经济实效又明白晓畅。这一点在他的下行文 令, 教和令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明显。 曹操所写的教 和令集中反映了他在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一系 主要包括治军指挥、 任免官员、 列的政治军事活动, 封功行赏、 屯田造车、 育才兴学、 选贤用能等诸方 这方面教令达 80 多篇, 但却 面。据有关人士统计, 100 字以 非常短小精炼。其中把标点也计算在内, 占 70% ; 100 字以上的有 25 篇, 仅占 下的有 58 篇, 30% 。可见曹操简炼短小的教令占了绝大部分 , 是 能以较短的话语传达出尽可能 其公文的主体部分, 《合肥密教》 : 多的语言文字信息, 如著名的 若孙权至者, 张、 李将军出战, 乐将军守, 护军
[4 ]
, 如《置
第1 期 施光欣: 曹操公文的特点及其影响 · 65·
” 屯下, 但见虎迹。 臣辄部武猛将尉吕纳, 将兵掩获 宋金生, 辄行军法。 表文由俘虏的供词娓娓道来, 似讲故事之语, 丝毫不讲表文的严肃性, 打破了传统, 颇有创意。 《与孙权书》 : 再如 近者奉辞伐罪, 旄麾南指, 刘琮束手。 令治水 军八十万众, 方与将军会猎与吴。 这是一篇不拘章法, 不守常规的外交文书。全 文共五句, 前四句都是互相连贯的, 是典型的檄文 式开头。 依 据 常 规, 后 一 句 应 该 说“不 日 过 乎 东 吴, 望尔等归顺朝廷, 勿负隅顽抗 ……” 之类的话, 然而作者却没有这样说, 而是以开玩笑的方式采用 “会猎” 曲笔使用 一词, 将两军作战, 残酷而激烈的 。 既幽默诙谐, 人员死伤比作“打猎 ” 又 战争争夺、 暗藏杀机。这显然是一般文人小吏难以写出来的 , 只有政治家兼文学家的曹操才有如此之恢宏气度 和超凡想象力。 《假徐晃节令》 : 我们来看一下 此阁道, 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外内以 。 ( 《魏志 取汉中, 将军一举克夺贼计, 善之善者也 ·徐晃传》 ) 曹操平定汉中以后, 于建安二十一年二月还 邺, 留夏候渊、 徐晃等拒刘备于阳平。 建安二十三 年, 刘备乘曹操退走, 想乘机夺取汉中, 领兵进攻阳 派陈式去断马鸣阁栈道。徐晃别领一军击败 平关, 陈式, 守住了险要。曹操大喜随下此令。然而在此 篇令文中却没有任何指令性内容 , 有的只是在简单 对徐晃进行了一番表扬和赞 叙述情况的基础上, 赏。大体上,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等同于一篇嘉奖 令。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 曹操率军攻刘备到达阳平 刘备凭险据守。曹操久攻不下便想班师放弃打 关, 《在阳平将还师令》 : 汉中, 于是便下了 。( 《魏志·武帝纪》 《九洲春秋》 ) 鸡肋 注引 令文中仅两个字, 可见曹操公文是何等的不拘 章法, 自由随意。此令于生活中随意选出一件事物 作为军令, 信手拈来, 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在这里, 曹操巧妙地把汉中比作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随于五月引军回长安。 同年十月, 曹操自长安回洛阳, 派杜袭留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