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的第二课题,本课题内容重点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在本单元是联系质量守恒和进行化学计算的桥梁,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初步掌握用设一追踪法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4、教学难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二、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明条件,箭头的使用不当或遗漏等。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归纳总结法,讨论法和练习法。
三、学法分析
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书写时,不能一开始就做难度大的练习,应该由浅入深,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其自主能力。
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提问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和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环节二、创设情境(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H2 + O2 ----- H2O 为例,小组内讨论,找出使H 原子和O原子个数都相等的方法,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
(教师对讲解情况及时评价和补充)强调不能改变化学式的书写。
环节三、实例展示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详细阐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画一
条短线P + O2—P2O5
2、配。
设一追踪法配平
学生初学配平,方法多样,在方法的选择上对初学者都是一种痛苦,我结合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的配平方法,归纳出了设一追踪法,在授课过程中经过检验,效果良好。
具体如下:引导学生对化学式进行观察,找出最复杂的化学式P2O5,设它的化学计量数为1,以此为标准,式子右边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和质量是不变的,那么式子左边也应该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所以P前化学计量数为2,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5/2,但是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计量数并不能出现分数,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将式子两边的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配平完成。
4P + 5O2—2P2O5
设一追踪法简单易学,应用面广,几乎可以配平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的所有化学方程式,而且对于高中的学习也能起到铺垫的作用。
3、等:短线改等号4P + 5O2 = 2P2O5
4、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4P + 5O点燃2P2O5
在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语言的趣味性,将配平中式子两边的原子追踪描述为“左顾右盼”,将生成物状态标注中的注意事项描述为“无中生有”,即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出现气体,需在生成物化学式旁标注气体上升箭头,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固体,生成物中出现固体了,在生成物化学式旁标注下降箭头。
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真实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上课时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视,予以纠正。
由此进入第四环节.
环节四、练习巩固
1、教材P101:1题、3题、4题。
2、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可在用铂、钯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配平:设一追踪法
三、书写步骤:
1写:左反右生一横线2配:配平
3等:短线改等号4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无论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安排,我都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参与和行为参与,在理论性较强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但是经验所限,在授课过程中的严谨性还有所欠缺,希望各位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