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1苏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单质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及它们的用途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提问:(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怎样?
(2)硅元素在自然界主要有哪些存在形式?
自学归纳、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1)培养学自学能力;
(2)让学生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
过渡:硅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硅酸盐的有关知识。
过渡: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硅酸盐产品传统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传统材料又有了新的用途,如光导纤维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光导纤维的有关知识。
4.信息材料――光导纤维
1)请同学们总结课前查阅的有关信息材料的资料,简述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3)说说硅酸钠的用途。
1)动手参与、探索实验,观察、分析、思考实验现象,总结硅酸钠的性质;
(2)书写有关的化学、离子方程式;
(3)从性质思考用途。
1)通过实验探索,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学会掌握:实验探索――分析总结――掌握知识的科学学习方法。
过渡:在丰富的硅酸盐中,除硅酸钠外,其它的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如何?下面我们来了解传统的硅酸盐产品的有关知识。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探究性实验掌握硅酸钠的有关知识;学会将硅酸盐的化学式书写氧化物的形式的方法和技巧。
3、知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话性质。了解二氧化硅的制品在高科技信息产业中的应用。
4、认识单晶硅的使用给现代人类文明进程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5)用多媒体提供传统的硅酸盐产品的应用及新发展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1)部分学生回答问题;
(2)观看录像后讨论总结回答问题;
(3)讨论、总结硅酸盐产品的应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对产品应用的新设想。
1)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思维;主动参与体现学习主动性。
(2)了解产品的应用和新发展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探索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后布置任务:课后预习本单元第二部分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找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5、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研究、探索、发现新材料的意识。




本单元按照人类使用含硅化合物的发展,以自然界存在的硅酸盐到单质硅的制备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身边行行色色的硅酸盐,了解二氧化硅和硅的性质特点,知道平凡而神奇的硅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本节教材插图比较多,让学生领略硅产品的丰富多彩,还有一个关于水泥的资料卡,可以让学生的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互融合。“拓展视野”对分子筛的介绍,也让学生知道硅酸盐的一些特殊用途。
过渡:硅酸盐除了上面的一些作用外,它还可以用来筛分子。
5.分子筛
(molecular sieve)
(1)提供分子筛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2)从资料的介绍,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推测它有哪些方面的用途
1)阅读资料;
(2)思维、想象、推测总结,回答。
(1)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思维想象力。
(2)激发学生研究、探索意识。
(2)提供有关光导纤维的资料(简介、制造和作用);播放光导纤维的介绍录像。
(3)展示实物:展示光导纤维并演示光在其中的传播实验。
(1)思维、总结、回答;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总结;
(3)观察实验。
(4)谈谈对信息材料的应用的感想。
(1)创造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环境;实物观察提高对知识的理性认识;
(2)通过资料的阅读,拓宽视野,激发研究、探索的意识。
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重点:硅酸钠(sodium silicate)、单质硅(silicon)、二氧化硅(silica)的性质;硅酸盐(silicate)的氧化物形式的书写。
难点:单质硅(silicon)和二氧化硅(silica)的结构。




第一课时:硅酸盐矿物、传统材料和信息材料的介绍。
1.硅酸盐(silicate)的结构
1)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一些硅酸盐的图片及化学式;
(2)介绍将硅酸盐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要求学生练习后总结书写规律。
(3)追问:硅酸盐的结构怎样?为什么常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1)观察图片和化学式,总结;
(2)练习硅酸盐化学式的改写;
(3)分析总结交流讨论书写规律;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训练,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3)通过主动探索得出规律,将知识升华,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探索意识。
过渡:在硅酸盐中,硅酸钠是极少数溶于水中的一种,用途广泛,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它的有关知识。
2.硅酸钠(sodium silicate)的知识
(1)展示硅酸钠试剂;
(2)探究实验:硅酸钠的性质①加水溶解;并检验其溶液酸碱性;②向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或滴加稀盐酸;③再向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师生共同完成实验,部分实验由学生来探究演示。)
3.硅酸盐产品(传统材料)
(1)请同学们说出他们知道的硅酸盐产品;
(2)请同学们简单说说它们是如何生产的?有什么共同点?(课前事先找资料)
(3)播放一段录像(玻璃(glass)、水泥(cement)、陶瓷(china)的生产简介)。展示一些硅酸盐产品。
(4)要求学生总结传统的硅酸盐产品即传统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的生产原料和产品的主要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