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第三次月考
物理试题
第I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1.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贝可勒尔
B. 道尔顿
C. 伦琴
D. 汤姆孙【答案】D
【解析】
【详解】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十九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建立近代原子模型;伦琴发现了伦琴射线;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内部结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质子的质量m p,中子的质量为m n,它们结合成质量为m的氘核,放出的能量应为
A. (m p+m n-m)c2
B. (m p+m n)c2
C. mc2
D. (m-m p)c2【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得:△E=(m p+m n-m)c2,A正确.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用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推它t秒,物体始终不动,那么t秒内,推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
A. F·t
B. mg·t
C. 0
D. 无法计算【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冲量的定义可知,某一个力的冲量等于力乘以时间,合力的冲量等于合力乘以时间,则在t时间内,推力对物体的冲量I=Ft,因为物体静止不动,合力为零,合力的冲量为零;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A比B早出发5 s
B. 第15 s末A、B速度相等
C. 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
D. 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从图像可以看出A出发的时刻在5s,物体B在t=0时刻出发,A错;两图线的交点为速度相等的时刻,为10s时刻,B错;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所以A在15s间位移为1020
100
2
m m
⨯
=,B在15s内位移为1015150
m m
⨯=,前15 s
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50 m,C错;同理计算20s时的位移可知D对;
考点:考查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点评:处理图像问题时,学生要注意各类运动图像中坐标、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
5.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半衰期缩短 B. 压强增大半衰期增长
C. 半衰期由该元素质量多少决定
D. 半衰期与该元素质量、压强、温度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BD.半衰期是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统计规律,是由元素自身的结构决定,与原子核所处物理环境(如温度、压强)、化学状态(单质、化合物)无关,即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等因素半衰期均不变,故AB错误,D正确;
C.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其半衰期是固定的,与原子核现在的质量多少无关,故C错误。
故选D。
6. α射线的本质是[ ]
A. 电子流
B. 高速电子流
C. 光子流
D. 高速氦核流
【答案】D 【解析】
α射线是高速粒子流,粒子带正电,电荷量是电子的2倍,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即4
2He ,α粒子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1
10
,所以阿尔法射线的本质是高速的氦核流,故 D 正确,
思路分析:射线是高速粒子流,粒子带正电,电荷量是电子的2倍,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即4
2He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α射线的本质,需要理解记忆
7.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B. 氢原子的能量增大
C. 氢原子的
电势能增大 D.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
本考查的是对波尔理论的理解.根据222
,,22k p ke ke ke E E E r r r
==-=-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减小,电势能降低,总能量也减小,则ABC
错误;n v =,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D 正确;
8. 大量原子从n=5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数是[ ] A. 4条 B. 10条 C. 6条 D. 8条 【答案】B 【解析】
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N=2
(1)
2
n n n C -==10条 思路分析:根据公式直接计算可得结果
试题点评:考查氢原子跃迁光谱线的条数计算
9.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
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
h
p
λ=,人们把这种波称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如果有两
个电子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v1=2v2。
则这两个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关系为()A. λ1∶λ2=1∶2 B. λ1∶λ2=4∶1 C. λ1∶λ2=2∶1 D. λ1∶λ2=1∶4
【答案】A
【解析】
【详解】两个电子的速度之比
v1:v2=2:1
则两个电子的动量之比
p1:p2=2:1
故由
h
p
λ=
可得两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λ1:λ2=1:2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一金属表面,受蓝光照射时发射出电子,受绿光照射时无电子发射。
下列有色光照射到这金属表面上时会引起光电子发射的是()
A. 紫光
B. 橙光
C. 黄光
D. 红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蓝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说明蓝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而绿光照射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绿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而电磁波中的可见光部分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为频率逐渐增大,则红光、橙光、黄光的频率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而紫光的频率大于蓝光的频率,则照射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而有光电子飞出,故A正确,BCD错误。
11.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平抛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
D. 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ABD
【解析】
【详解】解:A、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故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受到的重力冲量相等,故由动量定理可得动量变化相等,故A正确;
B、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故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受到的重力冲量相等,故由动量定理可得动量变化相等,故B正确;
C、匀速圆周运动受到指向圆心的变力,故物体的冲量时刻变化,故动量变化不相等,故C错误;
D、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到恒力作用,故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受到的冲量相等,故动量变化相等,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根据动量定理可明确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否相等.
本题要注意明确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不要认为曲线运动中动量的变化不相等.
12.如图表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A. 2A
B. 5A
2A
D. 3.5A
【解析】
【详解】将交流与直流通过阻值都为R的电阻,设直流电流为I,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222
⨯+⨯⨯
=,解得:I=5A,故选B.
R R I R
(42)0.01(32)0.010.0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应接__________电(填交流或直流), 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等于______,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 (1)D (2). (2)交流;(3). 0.02s;(4). 0.75m/s2;(5).
0.40m/s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详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是4到6V,电源
的频率是50Hz ,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故A 错误.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电源,后让物体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否则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由可能纸带上打不上点;故B 错误.当频率为50Hz 时,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即打点的时间间隔等于频率的倒数,所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故C 错误.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越小,即运动的越慢,故D 正确.故选D.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应接交流电, 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设0到A 之间的距离为x 1,以后各段分别为x 2、x 3、x 4、x 5、x 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 4-x 1=3a 1T 2 ;x 5-x 2=3a 2T 2 ; x 6-x 3=3a 3T 2 ;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1
3
(a 1+a 2+a 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6
54321
2
9x x x x x x T
++--- a=2222
(19.65 6.45 6.45)10 =/990.1
CF OC x x m s T ----⨯⨯=0.75m/s 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 D =2
(14.50 6.45)10=/0.40/022
.CE m s m s x T --⨯=.
14.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如图中P 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 、B 、C 三束。
(1)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________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____________射线。
(2)请完成以下与上述粒子有关的两个核反应方程:
23490
Th→
23491
Pa +________;
________27
3011315
0Al P+n +→。
【答案】 (1). B (2). C (3). 01e - (4). 42He
【解析】
【详解】(1)[1][2]α射线为氦核,带正电,β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故根据电荷所受电场力特点可知:A 为β射线、B 为γ射线、C 为α射线;而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γ射线,即为B 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α射线,即为C 射线。
(2)[3]根据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则未知的生成物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1,则为电子0
1e -;
[4]根据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则未知的反应物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则为氦核4
2He 。
15.气球下挂一个重物,以010m /s v =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175m h =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
210m /s g =)
【答案】7s t =;60m/s 【解析】
【详解】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
2
012
h v t gt =-+
.即2175105t t =-+ 可得7s t =.
落地速度060m /s v v gt =-+=.
【点睛】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本题可以全过程求解,也可以分段求解,即将竖直上抛运动分成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分析.
16.某金属受到频率为1ν=7.0×
1014Hz 的紫光照射时,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0.69eV ,当受到频率为2ν=11.8×1014Hz 的紫外线照射时,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2.69eV 。
求: (1)普朗克常量;
(2)该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
【答案】(1) h =6.67×
10-34J•s ;(2) W 0=3.57×10-19J ,14
0 5.3510Hz ν=⨯
【解析】
【详解】(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
km110E h W ν=-
km220E h W ν=-
代入数据,联立方程组,解得普朗克常量为
h =6.67×10-34J•s
(2)将普朗克常量带入方程组可得逸出功
W 0=3.57×10-19J
根据00W h
=ν得,极限频率 19
140034
3.5710Hz 5.3510Hz 6.6710
W h ν--⨯===⨯⨯ 17.光滑水平面有两个物块A 、B 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A 的速度为4 m/s ,质量为2 kg ,B 的速度为2 m/s ,二者碰后粘在一起沿A 原来的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变为1 m/s.求: (1)B 的
质量;
(2)这一过程产生的内能. 【答案】(1)2kg ;(2)18J . 【解析】
(1)设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碰前速度为v A 、v B ,碰后共同速度为v ,以A 物块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 -m B v B =(m A +m B )v 解得:41
2221
A B A B v v m m kg kg v v --=
=⨯=++. (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m A v A 2+12m B v B 2=Q+1
2
(m A +m B )v , 解得:Q=12m A v A 2+12m B v B 2-12(m A +m B )v 2=12×
2×42+12×2×22-1
2
×(2+2)×12=18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