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后缀“化”字和常用副词的译法及其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后缀“化”字和常用副词的译法及其他英语后缀“化”字和常用副词的译法及其他
在历届人大和党代表大会上,在阐述我国内政治经济情况时,后缀“化”字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如何把它译成合适的英文,一直是翻译界热衷探讨的题目。

这里虽没有“一刀切”的译法,但简单地以“zation”译“化”,显然是行不通的。

虽然在不少情况下可直译为
“zation”,如现代化 modernization,工业化 industrilization,全球化globalization,城市化 urbanization 和市场多样化 market diversification 等,但例外的情况也很多,不能凡遇到“化”就套用“zation”。

比如,“国际关系民主化”,如译为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hould the domocratized 则意思就走样了。

应改成 Democracy should be practised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才对。

“以信息化为主导”,译成 take
informationiz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是可以的,但译“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应作一些改变,应译成 an information-based national economy。

而“农业信息化”则要译成 apply IT extensively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可见同样是“信息化”,在三种句子中可有三种不同的译法。

“社会知识化”的译文是 build a knowledge-driven society。

人们经常提“科研成果产业化”,可译为 apply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有人提“科研成果市场化”,可译为 ge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the market,或 commercializ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经济法制化”应用 manage economic affairs according
to law 这一简单明了的译文。

国际上常提到的“多极化”,就是 muli-polarization 或 a trend towards multi-polarity。

从上述例子中似乎可得出一个结论:我国起草党政文件的秀才们似对“化”字
情有独钟,动辄就搬出来,而外国用得远不如我们多。

这就给译者提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如一律用 zation 去翻译“化”,国外读者肯定会发生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上下文,灵活地选用适当的译法,才能真正起到沟通的作用。


另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处理一些中文的副词。

字对字的死译应当避免。

相当多的中文副词,译文中应省去,如生硬地译出,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这是口笔译中经常碰到但至今并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如“彻底粉
碎”,“completely smash”, smash本意就是 break completely,已有彻底之意,硬加上 completely 是画蛇添足,语气反而弱化了。

“极为可
耻”,“extremely shameless”中的“shameless”已经是最高级,语气已很强,如再加上副词 extremely,完全是多余。

再有,“伟大的历史性转变”,译成 This is a great historic change。

在英语里,“historic”已包含了great的意思,故“great”宜略译。

硬加上去,反而显得拖泥带水,意思重叠。

“完全征服”如用 completely conquer,completely也是赘译,因为英文 conquer不可能是partly。

“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如用 I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 有中国式英文的味道,如改成 I can not agree with you more,岂不避开了死译,听来更像外文呢,还有,“积极”这一副词经常碰到,不能一概译成“actively”,而要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作灵活的处理。

以下举几个实际例子:积极利用外国资源,make effective use of overseas resources;积极推进大型煤矿改造,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renovation of large coal mines,积极推进??的改革,press forward with the reform of,干脆把“积极”略译了;积极探索,energetically explore;积极推进了改革,did much to promote reform;积极支持 unfailing support;积极支援 unstinted help。

过去,我国各级政府在对外宣传中一度脱离实际,片面夸大自己的成绩,动不动使用“伟大”,“世界第一”等浮夸字眼。

我们在翻译时更应把好关,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弱化某些浮夸词,才能避免给外界造成“自吹自擂”的印象。

正确译好副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口笔译中,我们应注意积累,从小处着眼,长此以往,才能收到水滴石穿的效果,不断提高译文的质量。

例如,在口语和国际会议中,“我们认为”一词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如果老用“We think”,就显得单调而重复。

留意一下外报外刊和外国人讲话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用法可以参考,如 It seems to me,our view (or:our position) is that,we are of the view,we maintain (or we hold),we believe,we are convinced (or:confident) that,也可用 It would seem that??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英语学习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好。

只要有心,随时可从北京等大城市的各种外文广告和通知中,学到高质量的英文。

笔者在北京—公园门口读到下列标语:“城管队员向您提示:为塑造良好形象,请大家自律行为,做文明游客。

”英文是 May we remind you:Please be self-restraint and be a good tourist to mould
a well-mannered imagination。

译文相当不错。

当然有些标语牌还有一些不
尽人意之处,如“保护文物”,外文为“Protect cultural relics”。

笔者认为,如加一个“help”词,成为“Help to protect cultunde relics”含义会更
周全,即并不是要求游人特意采取主动去“protect”,而是意在请游人以不去做任何可能有损于文物的行为而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则更符合原意。

一段时间以来,“不折腾”的译法引起了热烈讨论。

有一种看法认为,新华社的译法比较贴切:We should not sway back and forth,relax our efforts or get sidetracked。

但笔者经反复琢磨,也愿提出一种译法:We must not waste our efforts trying to do anything that will get us nowhere,谨供读者参考。

只要大家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国对外宣传的质量定会有不断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