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设备重点部位的腐蚀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设备重点部位的腐蚀检查
一、塔器(容器)
(一)检查部位
检查部位有封头、筒体内外表面、防腐层、绝热层及金属衬里,接管法兰,内件等。
重点检查部位主要包括:
(1)积有水分、湿汽、腐蚀性气体或汽液相交界处。
(2)“死角”及冲刷部位。
(3)焊缝及热影响区。
(4)可能产生应力腐蚀以及氢损伤的部位。
(5)封头过渡部位及应力集中部位。
(6)可能发生腐蚀及变形的内件(塔盘、梁、分配板及集油箱等)。
(7)接管部位。
(二)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应包括目视检查、锤击检查、测厚检测、局部凹坑测量深度、焊缝检测、腐蚀产物分析等。
主要检查项目应包括:
(1)污垢状况与腐蚀状况。
(2)内部破损情况。
(3)壁厚测定。
(4)设备内外表面缺陷检查(裂纹、疲劳、气泡等)。
(5)衬里缺陷检查(金属衬里应检查有无腐蚀、裂纹,局部鼓包或凹陷等)。
(6)设备材料的劣化检查(蠕变、脆化、氢脆、应力腐蚀裂纹、热应力开裂等)。
二、加热炉
(一)检查部位
检查部位有炉管、弯头、吊挂、导向管、对流室钢结构、对流室炉管、弯头箱、吹灰蒸汽管线、炉体、烟道钢结构和附属管线的腐蚀状况、保温状况及内防腐蚀涂料状况等。
(二)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应包括目视检查、锤击检查、炉管测厚、蠕变测量、金相检测等。
主要检查项目应包括:
(1)检查部位主要有炉管、弯头、对流室钢结构、吹灰蒸汽管线、炉体、烟道钢结构和附属管线的腐蚀状况、保温状况及内防腐蚀涂料状况等。
(2)加热炉的炉管应做全面测厚检查,每根炉管至少应根据易损伤部位至少选择3个测厚点进行检查、每个弯头至少选择3各个测厚点检查。
(3)临氢炉管、易结焦介质炉管、表面氧化剥皮严重的炉管及连续运行6年以上的炉管,应做金相检查,焊缝应进行射线检查或特殊检测。
(4)按蠕变设计的炉管,应测量外径或周长。
测量位置在火焰高度2/3的迎火面处。
(5)易结焦的炉管,应进行锤击检查或内窥镜检查内部结焦情况。
(6)对流室尾部易发生露点腐蚀的部位应进行外观检查、对流室弯头箱应进行测厚检查。
(7)加热炉筒体的每一圈板都应进行测厚,检查高温烟气及露点腐蚀情况,对炉膛衬里破损处应扩大检查。
三、反应器
(一)检查部位
检查部位主要有壳体、内衬里、堆焊层、塔盘、收集器、扩散器、中心管、扇形筒和受压组件、接管等。
(二)检查方法
(1)对衬里应重点检查内衬里(冷壁)有无脱落、孔洞、损坏、穿透性裂纹、表面裂纹、麻点、疏松。
(2)对堆焊层(热壁)应检查有无裂纹、剥离、支持圈裂纹。
(3)对内衬板应进行测厚及着色检查。
(4)对主焊缝和接管焊缝应进行裂纹探伤检查。
(5)对法兰梯形密封槽底部拐角处应进行裂纹检查。
四、换热器
(一)检查部位
检查部位有筒体、管板、管箱、换热管、折流板、壳体、防冲板、封头、小浮头螺栓、接管及联接法兰等。
重点检查部位应包括:
(1)易发生冲蚀、汽蚀的管程热流入口的管端、易发生缝隙腐蚀的壳程管板和易发生冲蚀的壳程入口。
(2)容易产生坑蚀和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的靠入口侧管板
的部分管段。
(3)介质流向改变部位,如换热设备的入口处、防冲挡板、折流板处的壳体及套管换热器的U型弯头等。
(4)开裂环境下管板、管口焊缝。
(5)水冷器涂层。
(6)水冷器阳极块。
(二)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应包括目视检查(内窥镜)、锤击检查、管板检查、管束检查、局部凹坑测量深度、主焊缝检查、金相检查、测厚、涡流检测等。
主要检查项目应包括:
(1)外壳、盖、管表面及联接管件腐蚀状况。
(2)表面污垢及防腐涂层目视检查。
(3)换热管测厚、涡流检查、内窥镜检查。
(4)壳体厚度。
(5)裂纹、缺陷检查。
(6)泄漏检查:管、胀管处,密封焊接处、法兰、套管等。
(7)浮头螺栓、档板腐蚀状况等。
五、空冷器
(一)检查部位
检查部位有短接、管束、管箱、管口焊缝、管束外表面(水冷)、管束翅片、构架、风筒、叶片。
重点检查部位:
(1)空冷器进出口短接、管口焊缝。
(2)存在结垢和冲刷可能的管束。
(3)管束内衬管末端。
(4)复式空冷管束外腐蚀情况。
(二)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测厚检查、涡流检查、内窥镜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
(1)空冷管束的内窥镜检查、测厚检查、远场涡流检查。
(2)管束翅片外腐蚀目视检查。
(3)构架、风筒的腐蚀情况,叶片的裂纹。
六、工业管道
(一)检查部位
检查部位有:受介质的湍流、气蚀、冲蚀、磨损作用严重的部位,如弯头、肘管、T型管、孔板和节流阀的下游管段、各种烟道气、油浆催化剂管线等应进行重点测厚。
主要腐蚀部位:
(1)RBI评估确定的中等及以上风险、理论腐蚀速率中度腐蚀及以上的设备。
(2)特种设备检验和腐蚀检查发现的中度腐蚀及以上的设备。
(3)同一腐蚀回路内发生过严重腐蚀的设备(包括腐蚀泄漏、腐蚀速率超标)。
(4)输送介质腐蚀性较强且存在冲刷腐蚀的设备。
(5)同类装置发生过严重腐蚀的设备。
(6)存在温度变化的设备。
(7)介质浓度发生变化的设备。
(8)易发生冲刷腐蚀的设备。
(9)存在易结垢部位的设备。
(10)受外腐蚀影响的设备。
(二)检查方法
一般管道应做外部检查,检查方法应包括测厚检测、脉冲涡流检测、导波检测、目视检查、内窥镜检查、焊缝检查、硬度检查、局部凹坑测量深度、蠕变变形检查等。
主要检查项目:
(1)对介质存在腐蚀倾向的管线应进行测厚检测、必要时进行脉冲涡流检查。
(2)对于保温破损处及存在外腐蚀影响的管线应进行目视检查和测厚检查。
(3)对中压和高压蒸汽管线进行蠕变检查,主要测量外径或管线变形检查。
(4)对有应力腐蚀倾向和高温异种钢管线接头的管线应检查焊缝裂纹。
七、小接管
(一)检查部位
在设备本体或管道上直接开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DN50及以下的半管接头、支管座、支管的结构,统称为小接管。
如:与容器本体或者管道连接安全附件、仪表(热电偶、压力表、液位计、流量计)、排液导淋、蒸汽扫线、排气阀和跨线等。
(二)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测厚检测、相控阵检测、磁粉、渗透探伤、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涡流检测、硬度检测等。
主要检查项目:
(1)介质无腐蚀性,振动类小接管主要以检测疲劳裂纹为主,检测方法包括:采用着色或磁粉的方法检测表面裂纹;采用相控阵的方法检测小接管角焊缝及热影响区裂纹。
(2)腐蚀减薄类和盲肠死角类小接管主要以小直径探头测厚为主。
(3)腐蚀应力开裂类和不锈钢类小接管主要采用着色或磁粉的方法检测表面裂纹(不锈钢不适合磁粉,可采用ACFM交变电磁场检测),使用相控阵的方法检测小接管角焊缝及热影响区裂纹,根据需要可以抽查管线、热影响区和焊缝的硬度。
(4)保温层下腐蚀类小接管适宜采用拆开保温层目测检查,需要时局部可以利用测厚仪进行壁厚检测,必要时,采用着色或磁粉的方法检测表面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