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中药分享第一篇,上品植物药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农本草经》中药分享第一篇,上品植物药篇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经典书籍中第一部中药学专著,总共记载药物365种,是像《伤寒论》《千金方》等经典医籍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其中上品药“无毒,可久服,能益气强身”。
本篇作为介绍《神农本草经》药物的第一篇,我们先刨去矿物药,因为在《本经》成书那个年代,人们服石成风,服石指的是健康人服用石类药物或者炼制的石类药,因此带来不少身体损害,《本经》也不可避免得受其影响而将一些有毒的矿物药划入上品药中。
我们先介绍经方中用到的植物药,后面专门讲矿物药。
神农本草经
第一,菖蒲。
菖蒲是水菖蒲,天南星科植物,味辛,性温。
又称为昌阳,生池泽。
《本经》记载其“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能治疗声音嘶哑或发不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
指的是能够醒神开窍,不健忘。
现在临床常用的是石菖蒲,是一味开窍药,用于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主治神昏闭证,心神不宁之失眠,耳聋耳鸣,湿阻中焦等。
菖蒲
第二,菊花。
性平味苦。
主风。
头眩肿痛。
目欲脱,泪出,皮肤麻木,不知痛痒,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耐老延年。
现代常用于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
方药举例:羌菊感冒颗粒用其疏散风热,杞菊地黄丸用其平肝明目等。
菊花
第三,人参。
《本经》记载其“性微寒,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安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后世人参用来大补元气,生津养血,补脾益肺等。
方药举例:生脉饮取其补气生津,复脉的作用。
再比如四君子汤,理中丸取其补脾益肺作用,参苏饮取其补气扶正作用等。
不过由于人参价格昂贵,野山人参越来越少,临床上已经大部分被党参代替了。
人参
第四,天门冬。
又名颠勒。
性平味苦。
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久服益气延年。
后世常用于养阴润肺,清肺生津。
方药如天王补心丹取其滋阴清热的效果。
天门冬
第五,甘草。
性平,味甘。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增益气力。
金创,解毒。
现代中医认为甘草能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所以用途很广。
以甘草为主的药方如芍药甘草汤取其缓急止痛效果,炙甘草汤取其补益效果等。
甘草
第六,干地黄。
性寒味甘。
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血虚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
填骨髓,长肌肉。
作汤,除寒热积聚。
除痹,生者尤良。
后世医家使用地黄分为熟地和生地,熟地滋补为主,用于血虚、肾阴不足、精血亏虚等。
生地黄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方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地黄
第七,术,即白术。
又名山蓟。
性温味苦。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
疸(湿盛身黄证)。
止汗,除热,消食。
白术也是经方中常见的方药之一,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其主要作用是健脾除湿。
白术
第八,菟丝子。
又名菟芦。
性平,味辛。
主续绝伤(筋断骨折),补不足,益气力,肥健。
研汁涂面,去颜面焦枯,黧黑。
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后世常用来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止泻等。
方药如五子衍宗丸,右归丸,左归丸等,取其补肾阳作用。
菟丝子是目前比较简便易得,经济实惠的补肾阳草药。
菟丝子
菟丝子植株你应该见过
以上就是本篇《神农本草经》上品药物介绍,有些药物记录与后世使用有偏差,怎么认识就看您自己的悟性了,我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至于为啥要把别名写出来,因为总有些古人写书喜欢用写别名,不知道你就看不懂,实属无奈。
后续我们会继续分享《神农本草经》的365味中药,有方子的我知道的顺带提一句,没有方子的只做原文介绍。
欢迎大家加入交流学习。
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
我们下期再会!#自学中医从何学起##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