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包含答案)——11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强化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强化测试
1.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名搬运工人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甲、F乙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F甲=F乙
2.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3.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摩擦,则()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
C.拉力的功率是99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5.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A. B.
C. D.
6.图中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
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
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2J的功用于剪纸
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的功用于剪纸
7.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
A.提着桶站立不动
B.提着桶水平移动
C.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D.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8.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在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A.蜡烛燃烧过程中A将逐渐上升
B.始终保持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
D.蜡烛燃烧过程中B端将逐渐上升
9.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核桃夹
B.起子
C.镊子
D.羊角锤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A.40% B.50% C.80% D.100%
11.超市里有种手推车,如图所示,某顾客推着空车前进时,当前轮遇障
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看成杠杆,支点是点;当
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提把,这时支点是点,此时手推车可
看成是力杠杆。

12.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
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
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
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
13.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m,高2m,将重为100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N,需要的时间是5s.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14.小童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使放在水平桌面上重200N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内移动4m,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小童做功的功率是 W。

15.机械效率是功跟功的比值,公式
由于总是存在的,所以机械效率总 1。

16.如图,轻杆OA可绕O点自由转动,用细线将15N的重物挂在A处,小林在B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住轻杆,OB和BA长度之比为3:5,下列问题中,轻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
(1)此杠杆类型与______相同(选填“钓鱼竿”或“羊角锤”);
(2)拉力大小为______N;
(3)若仅增加物重,则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比为______;
(4)若拉力方向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则拉力将变______.
17.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的大小关系是:
F 1________F 2 .
18.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竖直向上的匀速拉
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实验数据如下表。

(1)第②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
率将 ;提升相同重力的钩码时,动滑轮的重力增大,其机械效率
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可能的原因是: 。

19.新农村建设中,某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2700N 的物体,
物体上升了2m ,绳子末端的拉力为7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动滑轮的总重力是多少N ?
2G G
F +≠动
20.如图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杠杆,图中小明同学竖直向下拉杠杆,重物被抬起,此时阻力臂______(选取“大于”,“小于”,“等于”)动力臂.小明同学想通过增大向下的拉力来加大训练强度,请你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
21.测定自己上楼时的功率有多大,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物理实践活动.现在假定你要测定自己爬上10m高的楼时的功率,自己爬楼所用的时间是20s,你还必须知道一个什么量,才能计算出自己爬楼的功率,现在请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估计出这个量的值,再计算出自己爬楼的大致功率有多少W.(g取10N/kg)
22.如图,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长方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点是它的重心,如果用力只使物体的一端稍微离开地面,在物体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力的示意图及其力臂,并标明支点O.
23.如图是用动滑轮运送建筑材料A的示意图,在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作用下,使重1200N的建筑材料A在5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10m.在这个过程中,动滑轮提升建筑材料A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为800牛.绳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求:
(1)有用功W有;
(2)动滑轮的重;
(3)动滑轮匀速提升建筑材料A的机械效率η.
2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时平衡时,其示数F2 ______F1(选项“>”、“=”或“<”);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3______F1.
(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的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2.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______N.
答案
1. D
2. B
3. D
4. C .
5. D
6. D
7. C
8. B .
9. C
10. A
11. C ;B ;省
12. C .
13. 200;64
14. 50;20
15. 有用;总;;额外功;小于
16. (1)钓鱼竿;(2)40;(3)8:3;(4)大.
17. 乙;大于
18. (1)90.9%;(2)增大;减小;(3)滑轮与轮轴间有摩擦、绳子有重力
19. (1)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2700N×2m=5400J;
(2)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则s=4h ,使用滑轮组做的总功:W 总=Fs=Fnh=750N×4×2m=60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 ×100%=(5400J/6000J )×100%=90%;
(3)不计绳重和摩擦力,绳子自由端拉力:F=(G 物+G 动)/4,即:750N=(2700N+G 动)/4,解得G 动=300N 。

20. 小于;增大物重或重物向左移动.
21. 还必须知道自己的质量(或体重)
假定自己的质量是50kg ,
所做的功W=Gh=mgh=50kg×10N/kg×10m=5000J
爬楼的功率:
P=Wt=5000J20s=250W .
答:自己爬楼的大致功率有250W .
22. 如图所示:
W W η=有

23. (1)解:有用功:W有用=Gh=1200N×10m=12000J
(2)解:由图可知,n=2,绳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由F=
(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
G动=2F﹣G=2×800N﹣1200N=400N
(3)解:绳子运动的距离:s=nh=2×10m=20m,动滑轮匀速提升建筑材料A 做的总功:W总=Fs=800N×20m=16000J;
动滑轮匀速提升建筑材料A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75%.
24.(1)右;(2)>;>;(3)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