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尾蛇”为什么能咬住飞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尾蛇”为什么能咬住飞机
20多年前,第三次中东战争时,在和以色列交战中,阿拉伯国家的空军损失惨重,以色列频频发射响尾蛇导弹,摧毁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的飞机。
后来,到第五次中东战争时,阿拉伯国家使用萨姆6型导弹,回击以色列,击落敌人76架飞机。
然而以色列不甘示弱,又使用了命中率极高的新式响尾蛇导弹回击,结果又一次占便宜。
20多年来,响尾蛇导弹就像一条吞噬飞机的毒蛇,它不仅在中东战争中吞噬了数以百计的飞机,而且还在马岛争端中吞噬了近百架飞机。
为了适应新的作战对象,它不断脱壳变化,现在已经出现十多种型号,在现代化的军事作战系统中,形成了庞大的响尾蛇家族。
响尾蛇是被动式向导的制导导弹。
飞机在飞行时,发动机尾喷管排出的热气流和空气摩擦形成的金属热,会产生很强的红外线热辐射。
这样飞机组成了一个很大的热辐射目标。
这就很容易被响尾蛇咬住,直至被其击毁。
响尾蛇导弹虽然对飞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科学家研究发现,它也有致命的弱点。
响尾蛇导弹是可以受骗的。
因为,它在寻找、跟踪目标时,完全依赖装在弹头上的红外线探测器,而这种探测器常不具备识别真假的能力。
只要碰上能量足够的红外线源,它就会盯住不放。
如果在被跟踪的飞机上能投放红外线钓饵,就能对响尾蛇导弹起到欺骗的效果。
目前,这
类钓饵有烟火型、燃烧型、复合型等。
烟火型是由镁粉、聚四氯乙烯和硝烃棉等组成。
当飞机被响尾蛇咬住时,就发射烟火钓饵,在空中燃烧5~8秒时间,热辐射功率为15千瓦,发出与飞机尾热和尾焰光相近的红外线,引诱导弹而使飞机脱险。
燃烧型钓饵是由飞机携带的一种专门燃料,在受到响尾蛇威胁时,就将燃料喷撒到空中点燃,形成燃烧区,造成与飞机尾热辐射特性类似的强大红外辐射源,诱惑导弹爆炸。
复合型钓饵是专门对付有红外雷达复合制导的响尾蛇。
它的结构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同一弹体内装有红外诱饵和干扰金属箔条。
当诱饵爆炸时,金属箔条散开形成干扰区,破坏雷达的工作,将导弹引爆。
另一类是将烟火剂粘在金属箔条的一侧,而在另一侧涂黑漆。
当诱饵爆炸时,在空中形成红外辐射区和干扰区,达到欺骗和干扰的双重目的。
随着红外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家预言,必定会出现更新更奇的红外钓饵,它们的热辐射能量将更高,停留时间将更长、取得的效果将更理想。
红外钓饵成了飞机的替身,凶残的响尾蛇家族再也不能为所欲为地吞噬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