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应对自然灾害 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
•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
•掌握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应对技能和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
•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正确应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幻灯片、板书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应对自然灾害。
询问学生是否经历过自然灾害,并让他们讲讲经历过的灾害类型和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给出“自然灾害”一词,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熟知或想到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对生活的影响。
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产生防灾减灾意识。
2.知识讲授
•自然灾害的种类: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山体滑坡、飓风、冰雹、沙尘暴、龙卷风等。
对生活的影响:破坏、伤亡、物资损失等。
•自然灾害的应对技能和措施:
1.发生前:有效的防御措施,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和灾害预警。
2.发生时:保持冷静,采取必要措施,做好逃生和自救,保障生命安全。
3.发生后:第一时间了解灾害情况,及时救援和抢救,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3.思考讨论
•让学生邀请他们想象的自然灾害,在小组中探讨如何应对此灾害的措施,并向全班展示。
•提醒学生,如何安全疏散,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不要恐慌,要冷静应对。
4.巩固练习
•(1)请学生根据所学到的自然灾害的应对技能,在班内模拟自然灾害发生
时的应对情况,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2)用板书和讲解方式,教授常规防灾减灾措施和自愿参加志愿者活动的
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自然灾害种类和应对技能,引发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班内模拟,更深入的培养了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方式,更深入了解自然灾害和应对措施,更好的做到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