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6【教学课件】《卖炭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提升
16、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1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18.看出白居易诗是怎样的人? 白居易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写下《卖炭翁》,写 出宫市的这种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
7、可怜身上衣正单说明了那些内容?
烧炭的季节在秋、冬季,在这么冷的天卖炭翁却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说明卖炭翁可怜。
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是怎样的?
纠结、矛盾、反常、艰难、酸苦、无奈。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注意字音
伐薪(xīn) 两鬓(bìn) 辗冰辙(niǎn) 翩翩(piān)
系向(jì)
分麾(huī)
下炙(zhì)
霹雳(pī lì)
挑灯(tiǎo)
的卢(dí)
两骑( jì)
称敕(chì)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卖炭翁》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古代诗词两首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简介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 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 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 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 作),他是位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 集》。《卖炭翁》就在其中。
地点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4、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卖炭翁长什么样?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什么?
年龄大,动作慢、力气小、劳动艰辛、劳动力弱。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6、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整体分析
1、叙事诗包括哪些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结合叙事诗分析本文 地点在哪?—— 宫市南门外
文中写了哪两种人?—— 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 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烧炭——运炭——抢炭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细节描写
3、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9、 “一尺雪”说明什么?
天气很冷、雪很大,路必难行。
10、“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炭很重,冰冻路很滑,很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11、“晓驾炭车”、“日已高”说明什么?
说明衣使者白衫儿”。说明?
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黄衣”“白衫”说明来者的身份有钱。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13、“宫使驱将惜不得”,“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写出了卖炭翁无可奈何、甚至绝望的心态。 14、“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说明这桩买卖是强迫的。 15、“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表明一车炭的价值很高,而货与款是极不等价的。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感悟体会
谈一谈学习了本课的两首诗词你有那些收获?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