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日月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日月潭》《日月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会认“环、绕”等9个生字,会写“湾、名”等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 体会文中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理解文中描写日月潭不同时间景色的句子。

例如,“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这一句通过描写清晨湖面上的薄雾、晨星和灯光的倒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引导学生想象这种画面,感受日月潭清晨的宁静与神秘。

1.2 教学难点
- 体会日月潭在不同天气、不同时间下景色的变化特点,以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像“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这里“清晰”与“朦胧”形成鲜明对比,准确地描绘出日月潭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差异,让学生理解这种对比描写的作用并体会其中的美感是教学的难点。

- 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 通过展示日月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深刻地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例如,在讲解日月潭不同时间的景色时,播放相应时间的日月潭视频,如清晨带有薄雾的日月潭、中午阳光照耀下的日月潭和雨中的日月潭,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直观地体会景色的变化。

2. 朗读感悟法
- 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配乐朗读等。

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比如,在学习描写日月潭清晨景色的段落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描写得美的词语和句子,然后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通过齐读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小组合作学习法
-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日月潭景色的特点等。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探究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1 谈话导入
-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美丽的地方。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里有碧绿的湖水,周围群山环绕,景色迷人。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引出日月潭)
1.2 多媒体展示日月潭的图片
- 让学生观看日月潭的全景图、不同季节的景色图等,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2 检查生字词
- 出示生字词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认读。

- 对于容易读错的字,如“绕”(rào)、“隐”(yǐn)等,进行重点纠正。

-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

例如,“环绕”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环绕,还可以找近义词“围绕”来帮助理解。

2.3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日月潭的哪些方面?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学生可以回答课文主要写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它美丽的景色。

3. 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3.1 学习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3.1.1 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
- 找出描写日月潭地理位置的句子,如“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台湾省的位置,然后确定日月潭在台湾省的大致位置,加深对地理位置的理解。

3.1.2 探究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 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 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画出日月潭的简易图,理解日月潭名字与它的形状之间的关系。

- 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来给这个湖命名,你会取什么名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日月潭名字由来的理解。

3.2 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3.2.1 清晨的日月潭
- 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清晨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 分析句子中的词语:“薄薄的雾”“隐隐约约”,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种画面,感受清晨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 教师范读这一自然段,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再次体会清晨日月潭的宁静与神秘。

- 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进行朗读练习,读出清晨日月潭的美。

3.2.2 中午的日月潭
- 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中午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 与清晨的景色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清晰”这个词的含义,感受中午日月潭的明朗之美。

- 引导学生思考:中午的日月潭和清晨的日月潭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个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日月潭不同时间景色的特点。

3.2.3 雨中的日月潭
- 阅读第5自然段,找出描写雨中日月潭景色的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 分析“蒙蒙细雨”“披上轻纱”“一片朦胧”这些词语,让学生想象雨中日月潭的样子,感受它的朦胧美。

- 播放雨中日月潭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种美,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雨中日月潭的景色。

4.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4.1 回顾课文内容
- 引导学生回顾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不同时间的美丽景色。

4.2 情感升华
- 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对日月潭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想对日月潭说些什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 课堂练习
5.1 字词练习
- 看拼音写词语:
- rì yuè tán(日月潭)、huán rào(环绕)、míng shèng gǔ jì(名胜古迹)。

- 给下列生字组词:
- 湾(台湾)、名(名字)、胜(胜利)、迹(古迹)、央(中央)、丽(美丽)、华(中华)、展(展现)、现(现在)、披(披上)、份(一份)、坡(山坡)。

5.2 句子练习
- 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像……像……”写一句话。

- 答案示例:天上的白云像一群小羊,像一朵朵棉花糖。

- 把句子补充完整:
- 日月潭(),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 答案示例:要是下起蒙蒙细雨,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

6. 作业布置
6.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6.2 仿照课文的描写方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美景。

6.3 搜集有关台湾的其他资料,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

五、板书设计
日月潭
地理位置:台湾省中部山区
名字由来:日潭月潭
清晨:朦胧美
中午:明朗美
雨中:朦胧美
热爱祖国山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旨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日月潭,感受其美丽景色,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从初读课文的生字词学习和内容概括,到精读课文时对日月潭各个方面的深入探究,再到最后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循序渐进地达成教学目标。

尤其是在感受日月潭景色的环节中,通过对不同时间景色描写的细致分析、词语的理解、朗读的练习以及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日月潭之中,深刻体会到日月潭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