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输血前ABO血型,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输血前ABO血型,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6-02T01:35:42.74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7期作者:唐文婧
[导读] 目的探讨输血前ABO及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唐文婧
鹤岗鹤矿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ABO及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方法将50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输血前均接受及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
结果本次参与研究的50例血液样本在进行抗体筛查后,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占比2.00%;血型鉴定结果以O型最多占比40.00%,其次为B型的28.00%、A型的24.00%、AB型的8.00%及Rh血型的
2.00%。
结论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可准确掌握患者血型情况,并制定针对性输血方案,从而显著提升输血安全性,并降低医疗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ABO血型;Rh血型;血型鉴定;抗体筛查;输血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BO and Rh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ody screening on the safety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lood transfu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Jul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ody screening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 Results after antibody screening, one of the 50 blood samples involved in the study showed irregular antibody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2.00%; Type O accounted for 40.00%, followed by 28.00% of type B, 24.00% of type A, 8.00% of type AB and 2.00% of RH. Conclusion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ody screening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blood group of patients and formulate targeted blood transfusion scheme, so as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events.
[Key words] ABO blood group; Rh blood group;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Antibody screening; transfusion safety 输血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往往用于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
但是输血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不仅要做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抗体的相关检查,同时还要确认患者血型,才可以确保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
而随着近年来意外事件以及多种危重疾病发生率的提升,导致现阶段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并且临床常见因输血而导致的医患纠纷发生率,致使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被广泛关注【2】。
而本次主要就临床输血治疗前的血型鉴定与抗体筛查进行研究,以期提升我院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性。
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50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男患29例,女患21例;年龄19-73岁,均值(44.71±3.66)岁。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文件;(2)年龄〉18岁;(3)沟通良好;(4)依从性良好;(5)病史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3)合并急性感染;(4)合并认知障碍;(5)合并血液疾病;(6)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
1.2 方法
均抽取所有患者指尖血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
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5ml,经过离心处理后获得血清样本,然后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流程进行抗体筛查,以及应用微柱凝胶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
1.3 指标观察
统计学血型鉴定结果,以及不规则抗体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型鉴定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中O型最多占比40.00%,其次为B型的28.00%、A型的24.00%、AB型的8.00%及Rh血型的2.00%。
详见表1:
2.2 不规则抗体检查结果分析
本次参与研究的50例血液样本在进行抗体筛查后,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占比2.00%。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针对一些失血及危重患者常通过输血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抢救,此种治疗方式虽有较显著功效,但是在输血过程中也会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而部分临床研究显示【3】,造成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为,输血前未能明确患
者血清详情,致使血型不匹配,以及血液中携带不规则抗体。
而部分医学研究实验结果显示【4】,在对患者展开输血治疗前,通过展开有效的血液检验,不仅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可提升输血安全性,进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受血者生命安全。
因此来说,加强输血之前血液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针对输血检查常应用盐水检验法,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可快速地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5】。
然而其检验准确度却并不理想,且存在不完全抗体遗漏检验的情况,因此限制了检验效果,也导致了输血过程中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不利于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6】。
而随着血液检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临床输血治疗时血型不匹配而导致的医疗事件显著减少,但是因为不规则抗体引发的溶血反应却呈增长趋势。
其主要是指出除去ABO型系统之外所有抗体,一旦输血患者有不规则抗体,那么就会增加溶血反应的发生率,从而影响输血治疗安全性,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7】。
而随着抗体筛查在血液检验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效果,致使其也逐渐被应用到临床输血治疗前的血液检查中【8】。
通过抗体筛查可以及时发现不规则抗体情况,进而为临床进一步输血治疗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有效地提升了临床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
本次将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应用到患者输血治疗前的检验中,明确地显示了患者的血型,即20例O型,14例B型,12例A型,8例AB型,并且还明确了有1例患者为Rh阴性血型。
同时在50例血液样本中也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
通过明确患者的血型及检出不规则抗体,不仅为临床输血治疗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性,有利于疾病预后质量的改善与提升。
综上所述,对输血治疗的患者展开输血前的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有着积极临床意义,适用于都有输血治疗患者,并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伟伟,王晓宁,王震,等.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4):852-855.
[2]吴昌松,王启春.6种不同实验名称微柱凝胶试剂卡临床应用浅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66-68.
[3]贺锋,程金凤,蔡细英.MNS意外抗体检测及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影响的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8,31(10):746-749.
[4]刘建华.ABO、RH(D)血型鉴定中卡式微柱凝胶技术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3):122-124.
[5]周芳,赵文敬.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22):81-83.
[6]姬元忠,张玉春,邢银花.凝聚胺技术与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内科,2017,12(1):108-110.
[7]张川.微柱凝胶法检测血型及配血出现双群结果原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3760-3761.
[8]覃日吉,范微,谭玉清,等.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血型检测卡鉴定新生儿血型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8,29(4):56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