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区域治理
CASE
作者简介:段晓群,生于1988年,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
南京远信建筑服务有限公司 段晓群
摘要: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和成本的管理。
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程项目费用预结算审核的方法,然后对费用预结算审核及进度控制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加强工程费用预结算及施工成本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施工成本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5-0150-0001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其为了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不断加强成本预结算的审核,严格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一、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一,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目标,即定期审核、核对建筑工程项目早期建设阶段直至竣工结算阶段中的实际建设情况、工程造价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与实际工程量,并为工程造价竣工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不断地发展提供相应参考数据与有力支持。
工程造价预结算不断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效率。
第二,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通过预结算体系对实际成本支出情况和成本预算编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计划,从整体上减少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加强控制成本管理的力度。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流程分析(一)核对施工情况与条款要求
第一,在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当大体的施工作业完成后,施工企业就会要求进行竣工结算。
工程造价预结算在该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为:对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工程的具体条款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两者完全一致,则可以将工程施工进度推进到结算阶段。
第二,根据施工合同中的工程结算条款,对全部工程进行结算报价;但当施工合同内容模糊,条款界定范围不明确时,则需要协调各工程参与方共同协商确定新的计价标准。
(二)对建筑工程各项造价费用计取的审查工作
在费用计取审查开展过程中,具体工作内容有:对工程各项成本费用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以确保项目各施工环节中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合理性。
比如在建筑材料采购环节,由于市场上各种建筑材料的采购价格都是波动的,很难用材料采购直接费用来检验材料采购费用的合理性。
所以,有必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例如不同批次材料的采购时间,了解在这一时期各类建筑材料的采购均价和实际采购单价。
(三)对建筑工程实际工程量的审查就施工项目而言,预算成本的主要参考方向是工程设计方案中的工程量,工程量越大,项目的预算成本就越高。
但是,在一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实际施工条件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预算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这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审查人员应根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的审核,并对所施工的建筑工程中各个建筑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和建筑构造物等规格型号进行对比分析。
三、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合理性(一)构建配套的工程结算责任体系首先,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盲区和管理模糊的现象;各个施工单位、施工成本管理部门和预结算部门之间没有明确划分相应的成本管理职责范围,而在出现各种不正常的成本问题时,又难以及时发现和锁定问题产生的根源。
其次,应建立配套工程结算责任体系,对具体的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成本预结算审查工作职责范围加以明确划分,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如在建筑工程结算审核阶段,某工程施工环节,或分管项目使用工程成本费用数超出预算编制和施工成本管理计划一定程度,则需追究相关责任人的主要责任,并对费用异常超支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二)构建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企业在其发展、经营过程中,更重视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资金流动的稳定性、充沛性。
换句话说,就是在建筑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各种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以保证企业获得预期的、足量的经济效益,而进度管理则可以提高对工程进度、成本的控制力度。
但是以上提到的在一些建筑工程中,企业过于注重对施工进度的控制,而忽略了施工成本与施工进度之间的协调。
在此基础上应及时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水平和力度。
另外,该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还能及时扭转一些企业陈旧的、错误的管理观念,注重提高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进度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和施工成本管理,只有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才能保证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队伍专业素养
目前我国在开展部分项目预结算工作的过程中,还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的制约,因而出现了各种问题。
如部分预结算审核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工程预结算流程缺乏深入了解,不能为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不断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导致预结算审核结果不准确。
企业还需要适当增加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人员配备力度、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一方面注重招聘专业造价预结算方面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的预结算队伍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
四、结语
综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成本合理性和企业经济效益,帮助建筑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面对经济下行,增加有效投资,本文就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内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协调上述三种关系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莹.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关系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8(4):116-117.
[2]王芷淳.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江西建材,2018(3):1981.
[3]罗侃,姜美琴,陈敏璐.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智能城市,2017,3(12):103.
[4]何丽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