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作者:魏伟华胡洁云黄小玲叶咏梅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7期
作者单位:517300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魏伟华
【摘要】目的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方法对215例手术进行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探访与心理护理、器械仪器物品准备齐全、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骨科手术牵引床进行双下肢牵引复位、C臂X线机透视了解复位情况、为术者提供DHS/PFN专用器械作骨折内固定、有预见性地主动配合术者的操作,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护护理。

结果 215例患者手术时间60~200 min,平均90 min,术程顺利,术中输血103例,切口感染1例,未发生与护理失误有关的并发症。

结论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熟练掌握骨科器械性能用途及C臂机透视下骨科牵引床牵引复位手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是该手术护理配合成功及避免差错出现的关键。

【关键词】手术配合;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最常见于老年人跌伤等损伤,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此类病例在我国有逐年增多趋势。

老年患者全身情况一般较差,保守治疗往往合并症多甚至致死。

国外文献报道,保守治疗引起髋内翻发生率高达40%~50%,死亡率高达35%左右[1]。

因此,手术治疗目前已成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及临床首选[2,3]。

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配合完成的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5例,男性122例,女93例;年龄19~88岁,平均68.5岁;左侧133例,右侧82例。

骨折按改良Evan标准[4]分型:顺转子间骨折153例(其中ⅠA型16例,ⅠB型11例,ⅡA型36,ⅡB型22例,Ⅲ型68例),逆转子间62例。

合并损伤:伴有同侧股骨干骨折3例,其他部位骨折13例,颅脑损伤6例。

其中54例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3例,脑梗死后遗症3例,糖尿病15例,肺部感染3例,哮喘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9例,泌尿系统结石并感染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应激性溃疡1例。

除3例采用全身麻醉外,其余均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

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手术155例,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固定手术60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准备
2.1.1 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术前1 d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史病情及基础病治疗恢复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配合手术医生及病房护士,介绍术式及其优点、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患者信任,消除其恐惧与担忧,增强其信心。

2.1.2 器械物品准备骨科手术牵引床、手术用C型臂X线机及X线防护物品(防护镜、铅衣、铅帽、铅围领等)、C型臂X线机无菌套巾、一次性无菌手术衣、心电监护仪、电刀、电动吸引装置、DHS/PFA专用器械、骨科及常规手术器械、抢救药品。

同时检查器械及各规格内固定材料是否齐全无损、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确认其无故障后可正常使用。

2.2 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仔细查对患者及手术部位是否正确,认真清点器械、敷料、缝针、一次性用品、小配件等的数目并记录。

2.2.1 巡回护士配合用套管针连接三通管为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实施麻醉,妥善处置导尿管引流袋,安装电刀负极板;协助医师按手术要求正确摆放体位:DHS固定术患者仰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行双下肢牵引复位,患肢外展内旋位[4],PFN固定术根据术中需要再适当调整体位;配合台上人员根据手术需要调整C臂X线机球管位置;严密观察患者反应,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尿量,并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注意手术进程,根据术中情况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使用药物及输血。

2.2.2 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提前15~20 min洗手,各种器械与内固定材料准备齐全,并按各种规格序号顺序正确摆放,协助手术医师消毒铺巾,密切注意手术进展,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提前为术者准备器械,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转动球管时,注意保护手术野及器械避免污染,做好放射防护,手术结束与巡回护士做好各种物品的清点查对工作。

3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60~200 min,平均90 min,手术过程顺利,术中输血103例,切口感染1例,未发生与护理失误直接有关的并发症。

4 体会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传统的牵引保守疗法,卧床时间长,不能早期活动,护理工作量大,住院时间长,给患者、家属带来不便。

同时长期卧床也易带来并发症,尤其老年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在无明显手术禁忌的情况下手术内固定治疗,它能避免牵引治疗的缺点。

所以,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有明显的手术禁忌证而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者
[5],手术治疗方法越来越被广泛地认可[6],而主动积极、安全高效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与患者安全不可缺少的保障。

回顾总结这些病例的手术配合,笔者有以下体会。

4.1 充分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

务必重视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务必于术前1 d到病房访视,配合医生与病房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病情,对老年患者注意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疾病,掌握影响手术的潜在危险因素,了解其四肢浅表静脉情况。

高龄患者除有恐惧、紧张的心理外还常有悲观的心理,往往对手术缺乏信心,迫切希望医护人员对其重视和关心,更渴望手术由医术高明的医生来施行。

因此,术前要细心、耐心与其交流,充分理解、同情、开导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缓解或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在山区基层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中,经常有传统落后观念根深蒂固者,往往对手术存在较多的顾虑,有些患者有认识的误区存在,甚至武断地认为只有用中医中药才能治好,对手术有抵触心理。

这要求医护人员更耐心细心地解释并讲究技巧,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术前还要询问手术医师需要哪些特殊物品,并及时准备,因为不同的手术医生各有其不同喜好与习惯。

4.2 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是手术安全的前提。

此类手术需要术中输血者为数不少,本组术中输血103例。

输血时务必严格执行输血核对制度,以杜绝出现输血差错事故。

另外,笔者还注意到近年来有媒体报道误将无骨折患肢进行手术的个案。

为了杜绝此类低级错误发生,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术前1 d,所有手术病例,一律由手术医师在其部位用无菌龙胆紫笔划线标记,进入手术室后医生护士再作查对,以确保无误。

4.3 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手术护士除强化无菌观念,加强无菌管理外,还必须熟悉DHS/PFN手术步骤及骨科专用器械的使用。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是达到手术护理配合主动性的前提。

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务必熟悉手术步骤,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和用途,准确及时为手术者准备器械,提高手术效率。

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护士要从多渠道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通过看手术录像,请高年资骨科医师讲解器械的使用、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对手术护士进行培训。

由于骨科手术的器械种类繁多,术中台面极易混乱而导致反复寻找器械费时费力,影响手术进程。

所以应有2个无菌器械台,器械护士穿一次性无菌手术衣,常规器械与特殊器械分别放置,不常用器械用无菌单覆盖,使用频率最高的器械单独放置,以避免器械长时间暴露,减少污染机会。

当器械使用频率高时,器械尤其是套筒、丝锥上的血迹应及时清除,避免引起卡堵而影响手术进行。

传递器械时若器械较长,应小心传递,避免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同时,笔者还体会到有些细节问题应该引起注意,导针及钻头等易断物品务必在使用前后注意检查其有无轧痕裂痕及损坏,以免使用过程中折断,而每次用完后也务必检查其完整性,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4.4 注意预防与骨科牵引床手术有关的护理并发症。

避免过度牵引,会阴部、骶部、足部加衬垫保护,以预防压疮与下肢、神经(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一经完毕立即放松牵引。

4.5 严格执行C型臂X线机下手术的防护措施。

术中反复多次使用C臂机,除防止球管转动过程中导致术野污染的同时,必须按要求严格执行放射防护工作,避免台上台下人员甚至走廊及邻近手术间手术人员及患者遭受辐射。

4.6 加强术中患者的安全监测和管理及应激处理的配合。

首先,此类病例老年人较多,老年人骨质往往比较疏松,转子间血液循环又较为丰富,DHS固定术沿导针在股骨颈扩孔攻丝及PFN固定术扩孔扩髓时出血更多,尤其是伴随同侧股骨干骨折及复杂的粉碎骨折,骨科牵引床牵引下未能很好复位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时间往往较长,失血量更多。

另外伴血压高者出血快,出血多时又导致血压下降。

这些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风险更大。

其次,麻醉后及术后过床等多次搬动与改变体位也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甚至休克。

因此这就要求,不但器械护士要准确判断术者意图与需求、有预见性地主动配合其尽快地完成手术操作,巡回护士主动配合麻醉师密切观察出血量、生命体征、血氧、尿量变化及遵医嘱作常规处理,而且对术中出现的应激情况,无论台上台下,护士都必须有超前心理准备,并做到呼之即应、用时即来、行之高效,为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Lin PC,Chang SY.Functional recovery among elderly people one year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 JNursRes,2004,12(1):72-82.
[2] Cole PA, BhandariM.Whats' new in orthopaedic trauma.J Bone JointSurg(Am),2005, 87(12):2823-2838.
[3]张世民,袁锋,俞光荣,等.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流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18:1365-1368.
[4] Jensen JS,Michaelsen M.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treated with Mclaughlin osteosynthesis.Acta Orthop Scand,1975,46(5):795-803.
[5]骆锦强,邹幼平,钟巍巍,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4:392-393.
[6]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65-868.
(收稿日期:2011-04-01)
(本文编辑:陈丹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